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章 锦衣卫遍布全国
    第134章 锦衣卫遍布全国
    洪武十四年春,新年刚过,老朱就做了一些政治改革。
    首先是学永乐朝改制,把文官集团进行分化,给予内阁行政权,又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将户部调为三司,并设立锦衣卫。
    他在永乐朝待了一天,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朱棣在用了朱云峰给的那套五权分立后,他的掌控力究竟有多强。
    可以说除了他给的法理以外,朱棣在用了这套制度之后,皇权已经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顶峰水准。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与清朝的控制力比拟,但清朝本身就是特殊情况,是由汉、满、蒙三个民族互相制衡、扶持、约束的产物。
    明朝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这套对文官集团的极致分权,已经是相对不错。
    副作用他自然也知道。
    皇权过度集中强大,遇到厉害的君王还好,遇到愚蠢的君王那对于国家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但朱元璋认为,现在需要的就是加强集权,集中精力办大事。皇帝要求什么,下面就能立马去办,而且办得好,没有推诿和阻碍。
    而且他也不认为在自己与朱标手里,两代君王能对国家造成灾难,即便以后可能出现问题,那也等以后再说。
    至少在他和长子掌权的这几十年里,他必须要让皇权达到顶峰,以此推行各种制度和发展。
    其次是征调民夫,规划一些国家级大工程。
    比如开挖运河、兴建水利设施、疏通各地堵塞河道,加固运河堤坝,建水泥厂、砖石厂、高炉炼铁,同时正式在河北武安县建立一家钢铁厂。
    这些其实都是朱标之前做的规划布置,此次由老朱正式实施。
    包括这个钢铁厂的成立以及选址。
    年初的时候云峰集团就在山东一家高端仪器制造厂订购了几台汽轮发电机组。
    功率为一万千瓦。
    说实话,这个功率在水力发电当中算大的,但在火力发电中不算大。
    因为我国的大型火力发电厂,一台发电机要是没有个30万千瓦功率,都不好意思叫大型火力发电厂。
    而这样的30万千瓦功率,甚至50万,100万功率的机器,大型火力发电厂往往都有好几台,甚至十多台,每小时能发几千万度电。
    所以一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至少在我国属于小打小闹,很多县城的火力发电厂都比这个多。
    但在大明就已经很了不起。
    毕竟目前大明的发电全靠朱云峰搞来的小型水力发电机。
    那发电机去年下半年搞了2台,年底的时候又弄了4台,每台功率才200千瓦,加起来都不到1000千瓦。
    而如果有台火力发电机机组,用煤炭作为动力,每小时能发一万度电。
    朱云峰采购的电弧炉都是小型电弧炉,重量也就两吨多重,一炉能产钢五到八吨左右,炼钢周期为两小时,一次炼钢耗电约240到300度,每小时120到150度。
    这意味着光这一台火力发电机机组就能供应六七十台小型电弧炉同时开工,每小时能产钢一百五十到三百多吨,一天近六千吨的产能。
    当然。
    朱云峰也没采购到那么多电弧炉,因为小型电弧炉虽然不贵,就几万块钱一台。
    但这玩意儿并不是拿来炼普通钢铁的,而是用于合成钢。
    普通钢铁都是那种几十吨,乃至数百吨重的超大型电弧炉,一次性就能产钢几百上千吨,根本不会有人用小型电弧炉炼普通钢铁。
    这次朱云峰是搞了合法手续批下来,打算在雪峰山里开炼钢厂,才买了几台大型电弧炉,再在其中夹杂了十多台小型电弧炉,以此掩人耳目,瞒天过海。
    所以火力发电机组虽然订购了几台,但只会送一台到大明,加上十多台小型电弧炉,勉强能组成一个火力发电厂以及电弧炉炼钢厂。
    一天产电一万度,产钢一千吨,还有多余的电量用于城市照明,再加上皇庄的那点水力发电,就是大明目前所有的工业。
    至于为什么选武安也简单。
    众所周知,我国钢铁产量,河北是毫无争议的老大。
    而河北两大产钢市,分别为唐山市,邯郸市。
    唐山市主要由其代管县级市迁安市,邯郸市则由其代管县级市武安市。
    因此我国钢铁产量其实就是看迁安与武安。
    光这两个县级市,2023年一个产钢3766万吨,一个3224万吨。
    与之相比,同年安徽在全国钢铁产量排名第六,广西排名第七,加起来产量差不多是这俩县级市的总和。
    优质的煤炭与铁矿相邻得非常近,并且储量巨大,就是迁安与武安的巨大优势。
    但此时迁安正处于北元和大明边境。
    虽然大明已经对北元呈现出压倒性的武力优势,可边境不稳怎么发展工业?
    所以武安是最好的选择。
    从开春到洪武十四年三月份,季赫就累得跟孙子一样。
    这段时间他得一个人负责用叉车把火力发电机机组跟电弧炉送到大明,虽然都是未组装的零部件,但也累得够呛。
    之后还得把送过去的零部件,教那些工匠如何组装。
    也幸好现在大明的工匠已经学会了用各种工具,而且还有完整的图纸,不然的话也是个麻烦。
    组装好发电机组以及电弧炉后,再运送到武安去。
    而且不止是这些,火力发电除了发电机组不止是汽轮发电机,还有过滤系统、水汽系统、燃烧系统,最后才是发电系统。
    需要传送带、储存仓、打碎机、管道、筒仓、锅炉、控制阀门、冷凝器等等设备。
    虽然朱云峰买的是一套小型器械,每个单独的设备都不算大,但全部组装到一起还是非常麻烦。
    季赫折腾了足足两个多月,才总算是在武安把这家火电厂与钢铁厂弄了起来。
    此时朱云峰和朱标朱棣依旧在现代。
    他们去了南京,也去了北京,之后还坐了飞机去过东北,去了内蒙草原,看遍了祖国大好河山,差不多马上就要回来。
    而就在季赫跟朱云峰打了电话,得知朱标与朱棣马上就要回来的时候,锦衣卫们,也开始遍布全国。
    历史上洪武年间的锦衣卫只在南京城活动,因为老朱只是想用锦衣卫来做屠刀,以搞定四大案,因而没有推广到全国的意思,人数也只有几千人,并不算多。
    锦衣卫真正扩张是在朱棣篡位以后。
    为了巩固权力,朱棣恢复锦衣卫职能,并且扩大锦衣卫势力,将其遍布全国,在重要州府设立千户所,普通州府设立百户所,以监视地方,人数也扩张到十余万之众。
    如今朱元璋干脆一步到位,下令在全国各地驻扎卫所抽调精锐,人数为9万8千人,组成锦衣卫,穿飞鱼服,跨绣春刀,于全国各州府设立千户与百户所,各县则驻扎一小旗,由州府千户所或百户所统领。
    并且御史台改为督察院后,于全国各州府设立监察、巡查御史,又令锦衣卫成立暗卫,用于穿便服寻访当地,调查风土人情,以及是否有贪官污吏。
    如此督察院、锦衣卫,分明暗四波人,来往于各州府、县探听情报,监视百姓、士绅、官员,加强对基层的管理。便在这个时候。
    严州府遂安县,万年乡霞头山脚胡家宅邸,胡永康翘着二郎腿,坐在门前的大树下乘凉。
    已经是三月份,南方的天气略显炎热,远处他家的佃户在田里干活,他则喝着冰镇酸梅汤,悠闲地坐在那看着佃户们甩开膀子卖力气。
    旁边还有几个奴仆伺候。
    管家小心翼翼地说道:“老爹,听说县里来了拨当差的,驻扎在那了,好像叫什么锦衣卫,不知道会不会坏事。”
    胡永康笑道:“怕甚么,有我兄弟在衙门里当差,就算是知县大人,那也拿不着我。天门上的事,皇爷爷(明朝民间对皇帝的称呼)说了算,这山沟沟里,我说了算。”
    “是。”
    管家应了一声。
    就在这个时候,数十个乡民闹哄哄地走了过来。
    见此情形,管家连忙冲进宅子里,嚷嚷了几声,呼啦啦冲出来二十多个奴仆打手。
    虽然乡民的人数更多,但胡永康却是一点不慌,反而好整以暇地坐在那。
    不一会儿有乡民过来说道:“里长,该给说法了,为什么不让我们种县里给的种子?不让我们种,你们自己却种上了。”
    “对啊,你之前说这种子不好,那肥也不能用,结果我们还是跟往常一样种,你们却种得那么好,那不是在诓瞒我等吗?”
    “东头的那块地你也一直霸占着,该还给我家了吧。县里现在来了锦衣卫,再不还给我,我就去县里告你去。”
    乡民们纷纷嚷嚷。
    胡永康冷笑一声道:“吵什么。”
    他说完后,从椅子上站起来。
    见他起身,原本还气势汹汹的乡民顿时就哑火。
    胡永康其实算不上什么大地主,县城里做生意的富户有不少比他有钱得多。
    其余乡也不是没有地主。
    但谁都知道他哥哥在县衙刑房当典吏,手底下有一群差役,负责缉拿县里的罪犯。
    所以即便是比他有钱的富户也往往不敢招惹他。
    毕竟这年头,流水的县官可没有他这样的地头蛇说话管用。
    就看到胡永康冷声道:“乡亲们一年收成就指望着这地能出粮食,这种子是好是坏,谁能知道?若是不好,种下去没收成,那就要饿肚子。我为了大家着想,先试种一番,有何不可啊?”
    见此大家面面相觑。
    今年县里发了种子,要求全县百姓都种新种,并且去县里的典农卫所领取各家所需的足额肥料,用于为新种施肥。
    然而他们乡的种子与肥料发下来,却全被胡永康截胡,一粒种子都没有下去。
    胡永康平日里在乡间横行霸道,殴打乡邻,欺压良善,甚至到了灾荒年月,对乡民的土地强买强卖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乡民敢怒不敢言。
    但眼看着新种子种下后长势喜人,同样都是水稻,新种子稻苗紧密,稻杆高长,显然产量丰厚。
    一时间乡民们不乐意了,才想上来讨个说法。
    可胡永康一番歪理邪说,却是让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毕竟乡民们见识浅、认知低,地主士绅说什么他们只能信什么,哪有别的想法?
    然而其中有个乡民却怒声道:“那你霸占俺家地怎么说,地是县里分发下来的,地契都被俺藏着,你却看中那地是良田,非要夺去。”
    “呵呵。”
    胡永康面容更加冷厉,冷笑道:“还记得我爹跟你说过吗?没用!你就是告上一辈子都没用,这块地,做梦都不会还给你。”
    说着他抬起头看向天空,指了指上面,人却伸头对着那乡民嗤笑道:“我跟你说,它就算是皇爷爷批下来的,批到最后,还是要批到我这个当里长的手里,到了我手里,那就是我说了算,明白了吗?”
    那乡民双拳握紧,压抑着怒气,眼眸当中泪光闪烁。
    旁边连忙有别的乡民拉住他。
    “都散了吧。”
    胡永康扫视了一圈,笑嘻嘻地说道:“怎么,你们要造反是吧?那更好了,我把你们抓起来,送到县衙里砍了头,你们的地,就都是我的了,还记得王五六是怎么死的了吗?”
    “走吧。”
    乡民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拉着那被夺走土地的乡民的手,失魂落魄的离开。
    朝廷建立后,皇爷爷给天下百姓分发土地。
    十四年前,村里的王五六父子给分了十多亩田,王五六的娘死的早,他爹还未等他娶到媳妇也病逝了。
    本来王五六刚满二十岁,有了这十多亩田地,就能够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可几年前,胡永康看中了这些地,找了县衙的差役寻个由头把他抓了起来,到现在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村里人都知道王五六可能早就死了。
    但谁也没有办法。
    只能怪王五六他爹没兄弟,王五六自己也没兄弟,两代单传没有亲人撑腰,被胡永康吃了绝户。
    如今提起王五六的事情,乡民们心中害怕,最终也只能走了。
    看到他们来势汹汹,却颓然离开,管家笑道:“这群泥腿子,也敢找老爹要说法了。”
    “这新种子产量是高啊,要是让他们种了,那以后不家家都有余粮,家家都富裕起来了吗?那我还怎么买他们的地呢?”
    胡永康摇头晃脑,满脸笑容道:“要不是怕吃相太难看,名声搞臭了,让周围乡绅怕,联合起来把我兄弟弄下去,他们的地早就是我的了,不过也要不了多久,要是今年老天爷帮帮忙,来次旱灾,他们颗粒无收,我们却五谷丰登,就有正当理由把他们的地都买过来。”
    管家想了想道:“那不如把他们的水源断了。”
    “好主意。”
    胡永康眼睛一亮,兴奋地连点头道:“好主意啊。”
    乡民的地没有水,水稻肯定要旱死,他们没吃的,最后那地还不是得卖给他吗?
    然而胡永康不知道是,在数十个乡民身后,两个陌生面孔装做看热闹的乡民,混迹在其中,冷眼旁观着事情的经过。
    很快。
    下午时分,这里发生的事情就上报到了严州府锦衣卫百户所。
    而百户所也迅速把情况上报到南京。
    不止是遂安县。
    全国各地已经正式建成的锦衣卫卫所,都已经开展工作,汇报进驻地方后,调查到的一切情报与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