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官吏罢工,再开杀戒!
火耗。
是地方衙门收赋税银两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碎银子,所以需要重新熔铸成银锭。
这个过程,会去除碎银中的杂质等物,无可避免会损耗掉一些重量。
为了补齐这一部分的损耗,就在原赋税额的基础上,又加收了一笔钱。
而这部分钱,就叫火耗。
同样。
在征纳粮食的时候,为了补齐粮食运输储存时的损失,也会加收一部分的“雀鼠耗”。
诸如此类,额外施加在百姓头上的钱粮征纳,统称为火耗。
而且,征收上来的火耗,不是运到户部入账,而会存放在地方银库,用于大小官员的职务销,津贴的发放。
朝廷之所以设置火耗,其本意是为了补偿朝廷命官微薄的俸禄。
太祖高皇帝汲取宋廷高薪养廉惨败的教训,故在本朝官员俸禄上尤为苛刻。
但正因这份朝廷对官员的好心,却成了压在万民肩上的一座大山。
收上来的火耗,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受朝廷监管,地方官员可以随意处置。
偏偏地方衙门又有根据当地情况征收火耗的权力,这就造成地方衙门征收的火耗钱粮,超过了朝廷赋税规定的钱粮,甚至远超朝廷赋税规定的钱粮。
朝廷规制,百姓二十税一。
但这群狗日的为了捞银子,在征纳赋税、火耗时,直接给翻了个翻,更加丧尽天良的,给翻了个几翻。
大明百姓实际承担的赋税,达到了惊人的十税取一,乃至于五税取一。
皇上突然旨令火耗归公,赋税的所有损耗,皆由朝廷承担,任何人不得在二十税一的基础上额外加征、摊派钱粮,张居正内阁当即身体一震。
这是截断了天下官员的财路啊!
张居正站了起来,恭声道:“臣启皇上,我大明朝官员素来清贫,掌火耗支配,生活方能勉强为济,如果火耗归公,恐怕会有无数官员活不下去。”
“那可以不当官嘛。”
张居正的话音刚落,朱厚熜的圣音随即便在大殿里响起,回荡。
金玉回响,张居正、高拱、李春芳身体顿时僵在那里。
朱厚熜望着呆滞的首辅、次相、阁老,淡笑道:“既然做官这么难,以朕看就别勉为其难了,朕也没有强迫你们的意思,黄锦。”
“奴婢在。”黄锦立刻应声。
“拟道圣旨,凡两京一十三省官员,不问品秩,愿意辞官还乡者,朕一律照还,绝不挽留。”
“奴婢遵旨。”
黄锦连忙去办。
李春芳喉咙滚动,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干涩生疼。
这是吓的。
接受不了朝廷微薄俸禄,那就别当官了,找个能好好生活的事由,好好生活。
皇上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皇上又将官员们几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读当成了什么?
“圣明天纵无过皇上!”陈以勤欣喜若狂拜倒道。
张、高、李立时怒目而视。
叛徒!
朝廷的叛徒!
官员中间的叛徒!
“张居正,高拱,李春芳。”朱厚熜望向了他们。
三人躬身,“臣在!”
朱厚熜平静道:“朕先前看了个诗谜,说与你们听,你们猜猜,谜底是什么。”“谨聆圣言。”
“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朱厚熜深深地望着他们,声音不高不低,道:“说说,是什么。”
全是聪明人。
几个呼吸间,张、高、李便猜出了谜底,不敢说,又不能不答,张居正强忍着惶恐,开口道:“臣请皇上赐下纸笔。”
朱厚熜挥了挥袖,小太监忙不迭取来纸笔,大殿里没有设案几,便只能放在了仨人刚才坐的那把墩子上。
张、高、李站着拿起了笔,躬下腰去,在宣纸上恭恭敬敬地写上了“好自为之”四个楷字,双手捧起,轻轻吹干了墨汁,向小太监递去。
小太监转呈到朱厚熜面前,朱厚熜露出了笑:“好学问!好学问啊!好!好好!好好好!”
张、高、李怔怔地站在那里,谢皇上的夸赞不是,不谢皇上的夸赞也不是。
天恩无常啊。
“既无别事,便退下吧。”朱厚熜站起身,朝着精舍那边走去。
张居正、高拱、李春芳望着皇上龙行虎步的背影,目光有些茫然,与陈以勤一道,躬身道:“臣告退!”
张居正内阁走了。
黄锦回来了。
圣旨已降。
黄锦往香炉里添着香,夸赞道:“陈阁老,当真是个好阁老。”
在御前,在大殿里,陈以勤为了农家能以一敌三,为民争利的模样,着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以为这天底下的官员就没有什么好人,如今看来,也不全是啊。
“好阁老?”
朱厚熜望了他一眼,点点头,又摇摇头,“大体是吧。”
陈以勤的家族。
在某种程度上讲,都到了世家的程度,隐隐约约的,还超出了世家的境界。
陈家是耕读传家,但主要是读,耕地并没有多少,地里产出的粮食基本只够族人所食。
可是,陈家族中,藏了太多“读物”,先贤典籍、圣人手札、名人字画、珍贵古玩等等极具价值的东西。
随便拿出一件出来,变卖了,就足够家族所有人活个几十年。
于是,陈氏一族追求的,不是无尽财富,而是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的,才是权力,变幻无常的,只会让人无力。
或许,陈氏一族比皇室更盼望大明朝千秋万代,只要大明江山社稷稳定,陈氏一族凭借家族底蕴,就能代代有高官得坐,骏马得骑。
这便是陈以勤在农家问题上一改常态,哪怕得罪同僚,不惜付出生命,也寸步不让的真正原因。
陈氏一族早就悟出了,历来造反的人,都是种田的人,没有其他人能翻了天的。
稳住种田的人,就稳住了大明江山,陈氏一族,也就一直能稳下去。
陈以勤是在为家族做事,可也是在为百姓做实事,好与不好,至少在百姓眼中是个好阁老。
“万岁爷,火耗归公传于天下,若那些官吏,既不辞官又不愿意配合,沉默抵抗该怎么办?”黄锦想到了火耗归公的问题,那些官吏要是磨工,大明朝这架马车怕是会停下来。
朱厚熜冷着声调,杀意凛然:“与违抗圣旨同罪,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