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酿酒和粮食
彼得又开始捣鼓什么了,他在自己搭建的炼金室中做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炼金术起源于埃及,后在希腊化时期得到发展。中世纪时,欧洲人相信通过一些手段可以点石成金,于是开始大量的实验,虽然没有金子,但也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在西班牙,这个被阿拉伯人占领的基督教国家,处于阿拉伯和基督教夹缝中的犹太人开始了第一批翻译工作,不过由于他们并不是炼金术士,也不甚精通拉丁文,所以当时翻译的诸如《七十论》这样的着作的译文晦涩难懂,甚至完全失义。后来,基督教世界的一些学者开始接触炼金术,才正式宣告了炼金术欧洲时期的开启。
彼得也建造了一个炼金室,无聊的时候就在这里鼓捣鼓捣。并且以假名与其他炼金术士进行书信往来,比如他从一个佛罗伦萨的疯子炼金术士口中得知,将尿液进行蒸馏等一系列工序后,会有金子出现。
。。。也算是独特的见解。
不过彼得最近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改进酿酒技术。
欧洲现在最常见的酒就是葡萄酒,粮食酒比较少,虽然有了啤酒,但度数太低,如果有更高度数的粮食酒就行了,罗斯人应该会喜欢的。
他记得伏特加多了个过滤的步骤,先将原酒进行过滤,然后进行蒸馏。这个时代进行过滤的只能是木炭,先将用大麦酿的原酒用木炭进行过滤,再用从十字军东征传来的白兰地蒸馏器进行蒸馏。这样就拥有了浓度高达90%的酒精,接着再用蒸馏水进行淡化处理,这样一瓶晶莹剔透的新型酒就做好了。
制作的过程中,彼得都不敢睡觉,生怕实验失败。而且每10升蒸馏液用1.5千克木炭连续过滤不得少于8小时,这样的折磨是很受不了的。要不是彼得还做些别的,大公还以为自己的儿子炼金走火入魔了。
最终,经过一个星期的“炼金”,12瓶晶莹剔透的酒成功出炉。就是还没有试过,不知道这效果如何。
彼得尝了一口,一股浓烈的感觉在他的嘴里扩散。辛辣味直冲天灵盖,彼得冲的差点晕倒。
“看样子还可以”
这样的酒肯定能征服哥萨克和那些生活在高纬度的人,这样的口感非常适合他们。而且在兑水之前的酒液可以当医用酒精使用,真正做到了一酒多用。
除了酿酒,彼得还进行一些别的实验,但大部分都失败了。可见这样的成功也不会持续下去,这种事情只能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多布罗加的粮食年年丰收,铁器农具和肥料的应用让粮食产量提高不少,对粮食价格的调控取得成功,不管是丰年还是灾年,价格都不会太离谱,以最大的可能避免谷贱伤农的情况。
即使这样,多布罗加的粮仓都已经接近满的状态。大量的粮食堆积在这里,再不吃就要发霉了。
为了消耗这些粮食,彼得对当地的主食面包下手。彼得下令不得在面包中掺杂奇怪的东西,包括石子、泥土。里面最加上谷糠和草糠,比例不得超过五分之一。
本来彼得内心还是很不安的,觉得自己心太黑了,为了不让黑面包口感变差,他特地吩咐面包师们少加点草糠。不过,主管做的比他更黑。彼得吩咐在面包里加两成的草糠,他直接要求加三成……
在他们看来,领主让人在面包里添加草糠,绝对是天才的想法。而且他觉得,添加草糠,比添加石子和泥土,实在善良太多了。
要知道,添加了泥土和石子的黑面包,那就和板砖差不多硬了,直接可以拿来打架了。吃的时候,还特别硌牙。可把泥土和石子换成草糠后,,黑面包也不那么像板砖了,吃起来也软多了。虽然不能和纯的黑面包比,但比那些“黑棍”黑面包实在好太多了。
这也是彼得平时没有吃过真正的“黑棍”面包,那种能当板砖的黑棍面包,黑心的老板能在里面掺杂两成的泥土。当这些泥土在烤炉里被烘干后,能不硬吗?所以,在吃黑棍面包的时候,经常要用热水化开。因为,要用热水把那些泥土成分软化,否则无法下口。
而掺杂了草糠的黑面包则不同,不管怎么说,草糠也是能吃的东西——虽然档次太低。但对于中世纪的贫苦百姓而言,面包里成分都是能吃得东西,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毕竟,草糠也是能被胃部消化的,只是没啥营养而已,但至少抵饿。
面包的改良又收获了一拨民心,他们吃的已经超过绝大部分国家的人。有了闲钱还会购买一些蛋糕改善一下。越来越丰盛的食物表明农民境地越来越好。
但就算这么消耗,粮食还有很多。彼得只能拿出去卖,除了向高加索地区出售外,对西欧和卡斯蒂利亚出售也是可以的。
卡斯蒂利亚国土虽大,但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原。全国只有11%的土地,位于200米海拔以下的平原地区。也只有在这些平原地区,才有农业活动。而且,这11%的平原,也不都是开垦成农田的。所以,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国土看着大,耕地面积却不多。加上人口还不少,所以粮价较贵。把粮食运到那里去贩卖,是非常划算的买卖。而且根据可靠消息,伊比利亚那边粮食需求比英国大多了,而且常年依赖进口。阿拉贡每年都要从殖民地西西里岛这个“金盆地”运输大量的粮食回国,并从邻国法国进口大量的粮食。
此外,巴尔干地区也是多山。主要粮食来源都集中在多瑙河下游和伏伊伏丁那。现在大部分巴尔干都纳入瓦拉几亚的版图里,粮食自然也流动起来了。
一些农民开始种植其他作物来获得更多的收入,最常见的还是葡萄,因为适合种植的玉米,土豆都还在美洲呆着呢,甜菜是种植也有增加,可惜不是后世那种高甜菜,不然塞浦路斯的甘蔗种植园就要没一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