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41.第141章 (大章)宣布新城计划
    第141章 (大章)宣布新城计划
    ps:前两章的浐河均应该是沣河,写错了,已修正。浐河是灞河的支流,沣河才是从渭河长安段上游汇入渭河的最大支流。我今天看短视频看到一个陕西老表提,我还说人家一陕西人能记错了,结果自己回头才记起这几章把浐河沣河也写反了。(此段免费)
    ————
    沿途经过这么多地方,霍海和刘彻不说,有些人都知道这项目肯定不只是治水那么简单了。
    这里面得是有多少利益啊?!
    刘彻看着窗外干涸和留下泥沙的宽阔河床,若有所思:“霍海,你让他们投资运河,难道是要让他们在漕运上分一杯羹?”
    霍海摆头。
    怎么可能!
    根据工业革命的经验,一条运河的开放,足可以让一座城市发生质变。
    工业革命时期,举城的人一起投资,开凿运河,然后让这座城市改天换地的例子不在少数。
    霍海怎么可能把航运收费的权限开放给他们?
    更不可能给他们开放码头修建权。
    就算是没有霍海去主导,刘彻这么会算账,稍微一算,也不可能给他们这个权利。
    霍海:“我要让他们合作的是,仓库修建的地皮。”
    刘彻思索了一下:“他们钱来买一块地,然后修建仓库?修建仓库就是为了存放运过来的货物?他们真的愿意?”
    霍海:“如果不修建仓库,难道他们把运过来的货当天就运走?”
    “他们货物又不是天天来,有时候三五天来一次,有时候十天半个月来不了一次,如果每次来货物马上运走,就等于要养一批专职运输工人,而且一个月有可能只出工两次。”
    “如果有这样的大慈善家,那陛下可就有福了。”
    这不是妥妥的给社会发福利么?福利最终还是会回到朝廷手里。
    这不就等于给朝廷加倍送钱么?
    刘彻顺着这个思路一想,还真是,要干货物转运这一行的大贵族,还非得在运河这一线有自己的仓库不可。
    如果没有,以后就得租。
    但是租的价格肯定不会便宜,租个几年,比买地皮都贵。
    而且,运河全在自己手里,自己想怎么收费就怎么收费。
    说白了,刘彻和霍海联合钳制运河的所有权利,运河的航运收费权属于刘彻和霍海共有,而货物转运税收费用权利属于刘彻和朝廷三公九卿共有。
    有这两项权利,刘彻退可以掌握所有贵族富人收入几何。
    进可以掐断他们的收益。
    刘彻完全可以利用税收和运河费用,让贵族们就能靠航运吊着一口气饿不死。
    不过此时刘彻也明白霍海分解权贵联盟的方法了。
    这些人真金白银把钱砸在运河,那与运河配套的就要在属地的商业运营。
    这一套投资投进去,那就是他们的大半家产了。
    他们只能指望长安县的商业更繁荣,一旦出问题,那他们就血本无归了。
    这种状态下,他们又怎么可能还为了煤、钢的运营权,而去联盟?
    刘彻总算是明白经济的意思了。
    经济经济,经天纬地悬壶济世?
    不对不对,应该是经国和济民。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种全新的政治手段,而且还是一种,请君入瓮,入了之后无法反抗的手段。
    刘彻:“最近一个月,长安县的房价上浮了快一倍了,等今天我们即将修建新城的消息传出去,长安的房价会不会崩?”
    “如果崩了,那恐怕怨声载道。”
    霍海愕然转头。
    好家伙,伟大的皇帝陛下居然开始在乎这个了?
    夭寿啊!天老爷啊!
    看来,哪怕铁石心肠如刘彻一般,知道不用去纯靠黑心就能完成大事之后,其实也是在乎名声的。
    总有人说什么毕竟,该拿的好处一点不少,还更多了,同时,百姓还没怨言,还开开心心的,何乐而不为呢?
    一开始刘彻就知道什么尧舜禹汤,是骗人的。
    倒不是说尧舜禹汤的事迹和圣贤名是骗人的,而是说,以后的皇帝就当不了尧舜禹汤。
    刘彻宁愿当秦始皇plus版。
    之所以同意董仲舒那些进言,不是因为刘彻自己愿意当,而是愿意让后面的皇帝去学着当。
    但,假如自己既能当秦始皇plus,又被评价为尧舜禹汤一般的圣贤领袖……何乐而不为呢?
    本来以为是不可兼得的,现在看来,犹未可知啊!
    霍海疑惑后,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陛下别忘了,长安县本来只能住十万人,现在住进来四万读书人,除了读书人,还有三辅之地更远地方的很多人都搬到长安县来居住了,否则我们哪来的那么多劳工?”
    “这些人中,不少人是要买房子的。”
    “所以,就算我们宣布了新城计划,长安县的房价也不会崩,只是涨的没那么快而已。”
    “以我们的发展规模,要是不建新城,那房价才是要涨爆。”
    霍海对这个太有经验了。
    前世,随着经济大发展,房价涨价潮来了之后,多少小县城的房价都涨爆了?
    脑子好使的班底,都在那段时间搞出了新城计划。
    就是暴力压制房价不要涨太高。
    把本来要疯狂进入老城盘子的钱,挪出来到了新城。
    减缓房价爆发的趋势,同时又开发出了新的区域,又增长了财税收入,又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新城二字,就是经济大发展态势下的资金流调节阀,也是操盘手段。
    刘彻对于这个答案很满意。
    因为其实刘彻最近睡不太好觉。
    就算如他一般黑心,他最近也感觉到有点困惑。
    一切发展的太顺利了,顺利到有点离了大谱了。
    刘彻这一个季度,已经派人利用新的金属炼制的技术,炼制了超多的铜矿,制造了大量的钱币。
    甚至于刘彻都没有使用缺斤短两的钱币,而是足斤的钱币!
    因为很多钱币已经投入市场了,实际上已经换成产物了,刘彻仓库里的丝绢,数量都快翻倍了。
    包括市面上多出来的粮食,全都被他买走了。
    他让桑弘羊计算着,不要影响长安正常的粮食消耗,也就是不引发粮食大涨价的前提下,有多少收多少。
    只有他和桑弘羊知道,靠长安近的地方几乎大量的粮食都到了长安,现在就在国库里。
    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
    这种状态下,刘彻还有大量的钱币直接放进了国库,随时准备调用出来。
    就是这种情况下,刘彻居然没有看出来这波大发展中到底是谁吃亏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一个事情中大家都得了好处,至少也是没坏处,居然没人吃亏?
    所以刘彻老感觉某些环节要崩塌。
    但,一切都没问题。
    所以,刘彻又想到了房价可能要崩。
    但是根据霍海的说法,房价也不会蹦。
    刘彻现在有点信了,难道,经济发展起来,真的没有坏处,全是好处?
    霍海要知道刘彻要问的是这个的话,怕是直接就明说了。
    哪儿是经济发展全是好处?
    是因为原版的操作系统效率太低下,大量的利益直接在无用环节损耗掉了。
    现在吃的根本就不是经济发展的好处。
    现在吃的是提升操作系统效率后,损耗降低转换出来的高出品率。
    经济发展的好处,现在还没开始显现呢!这才哪儿哪!
    目前长安的米价比其他地方贵出三倍来,一石最高也才三十大钱。
    目前长安工价已经三千大钱了,换句话说,一个月打工,可以赚一百石。
    一石是三十公斤。
    也就是说,一个工人的月收入,等于三千公斤米。
    这可是算的零售价,而不是批发价,也不是收货价格,要是自己去收货然后运回长安,少说也能到六千公斤,如果是在距离长安远一些的地方去收货,能收到一万二千公斤不止。
    换算成后世的收入,这差不多是近万元的购买力。
    按照时代来看,这个时代的人人均能赚二百块的购买力,都逆天了。
    这说明什么?
    除了长安本来工价就高的因素外。
    说明霍海故意抬高了这么高的地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运输业,居然还有得赚。
    这说明以前的国家操作系统就是一坨屎,把百分之九十五的利润都虚空消耗掉了。
    而霍海之所以一开始就给工人们定下了三千大钱的超级高工资,就是为了吸引附近的人源源不断的来到长安,为长安提供发展的动力。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房地产。
    有人,才能发展房地产。
    目前紧急内驱才走到哪儿?这还早着呢。
    因为不少官员随行的人是步行,所以这一趟要到驰道,有小二十公里的距离,虽然路很好走,但这一走还是走了一个半时辰。
    一个半时辰过去,驰道那边早就动工了。
    庄熊罴为什么没去大桥,而是让罗建在大桥盯着?因为庄熊罴要盯着驰道施工现场。
    原来的渭河水已经排干了。
    虽然河底依旧淤积,没个几天不会干燥下来,还有很多小水塘,甚至进去都能捡着鱼。
    但不代表工程也要等那么久。
    庄熊罴和张立他们研究爆破时,拿山石当实验对象,当时开采了很多石头。
    这边计划出来后,开采计划更多了。
    硬化两岸河岸,需要大量用到石头。
    一部分石头直接送到了码头上。
    现在渭河断流后,码头前的可就不是一条大河了。
    而是一条充满了砂浆泥浆淤泥的凹沟。
    渭河大桥下以前叫做大坑谷,现在变成了新渭河。
    而老渭河码头间夹着的就不是渭河了,而是大坑谷了。
    庄熊罴指挥着工人,把条石推到码头边,往下倒。
    码头最中间这一块是要留着架桥的,但是两边依旧很宽,此时条石已经铺出去很远了。
    车夫们推着改装独轮车,运送着条石到了石头路边缘,两手一提,把车把手抬起来,条石自然而然就滚下了独轮车,滚到了前路上。
    都用不着人工去放置。
    如果一条条石下去,还在往下沉,那就再来一条。
    河两边码头同时动工,现在条石路中间,都已经接通了。
    只是走起来不方便,容易卡着脚。
    后面的人还在继续运条石,把路扩宽。
    而更后面的人,已经开始推着泥巴上路了。
    泥巴往地上一倒,就有两个工人拿着绑上了草绳的大木桩子,开始夯土。
    当初修长城不过如此。
    甚至于,修长城还没这个效率,毕竟这是发工资的,还包吃,有饭吃有肉吃有油水。
    一个领工钱的工人,顶五个徭役的工作量。
    参观团前队快走到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一条路在渭河干枯留下的河道上通向了对岸。
    “这么快?”
    “快?你不看看这是多少人。”
    上万人推着车子就干!
    孔延年遥望着路:“霍大人,这河水已经断流了,等河底干涸,估计也要不了几天,到时候自然就能通路了,直接用夯土筑路就行。”
    “现在这样用这么上好的条石去铺路,得多少钱啊?”
    霍海此时已经从马车出来了,自己骑着马,一边得意:“那岂不是要缩短工期?”
    “还有这河堤蕴藏的水量,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条石隔开路,其一是方便过路,其二还有阻断小股水流的作用。”
    “这路旁边,以后要修成大桥,等以后运河通水后,就不用坐船通过了,直接就能从桥上过。”
    旁边的大臣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通水前修桥,的确方便!”
    “咦?这么说来的话,那长安北面大坑谷上的那也是桥?!”
    很多人都知道,大坑谷上面在修建什么建筑,但是并不清楚是干嘛用的。
    现在不明白了吗,渭河已经在桥下了。
    有人马上意识到:“那现在去同关,岂不是不用等着过河,而是一路畅通无阻?”
    以前同关到长安,无论如何也要个大半天时间,来回其实很麻烦,毕竟过河。而且,河上不是没发生过翻船这种事情。
    而现在,可以跑马了!
    这意味着如果是快马加鞭,一个时辰就能到!
    如果不是不计一切代价的加急,自己骑马,最多也就两个时辰。
    如此一来,同关煤矿那些赚了钱的矿工,岂不是到长安更方便了?
    霍海都笑了,岂止。
    以前同关过来长安,是五十公里,一百里整!
    现在到新城,你猜怎么着,只有四十三公里啦!
    比后世都近。
    后世修路还修的歪歪扭扭的,奇奇怪怪的人,饶这饶那。
    而现在这条路,是驰道,一开始就是笔直的对着北面修的,一条道拉到底,直接一路放马飙车到相府到长乐宫都没问题。
    随着大队伍越来越近,上万工人已经夯出了一条夯土路。
    这夯土路下方是石基的,又重,全都是沉入了淤泥底部,压实了的,现在又夯土暴力捶打,稳得一批。
    放在后世,这都不现实,毕竟不可能出动一万人来干这么个事儿。
    但放在这个时代,皇帝要他俩时辰通车,就得通车。
    何况还给发工资,还是高工资。
    刘彻站在马车前台上,眺望桥梁:“诸位,随朕过河……过去看看?”
    以后这儿就不再是过河了,虽然很多人在这儿过了无数次河,不过在运河修起来之前,这儿只能叫过路了,不能叫过河。
    一群人都想看看霍海和皇帝陛下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筑路的民工开始往旁边撤,他们不是要去休息了,而是他们已经要开始运河工程了。
    运河河道疏浚,还有梳理运河河道硬化的墙壁是很有必要的。这一次要彻底的解决半悬河问题,让运河段永久不会悬起来,所以在这一段直接用石料堆河岸。
    至于里面的泥沙,还得晾晒两天才能动工。
    霍海走在前面介绍:“这儿以后会是古运河大桥。”
    “这运河大桥的两边,就会是码头,这儿我会把码头一路修到这儿来。”
    以后这里就不是百米宽的大坑谷了,而是只有不到二十米的河道,所以两岸要往中间推进。
    霍海指了指位置:“而码头人力转运,就往西走,车运送会有专门的一座桥。”
    “为了不妨碍长安驰道本身的运输,这儿不止会有一座桥,而是一套桥梁。”
    “让货物随时可以运走。”
    霍海手中的马鞭指着对面;“以后,这运河的水会是两边居民的饮用水,越靠近上游,就是越珍贵的土地,到时候这边都会开发成豪宅,在这里拥有一套豪宅,那才叫豪门,聚风聚水,财运亨通。”
    在场的人,谁在长安还没个房子?所有人都鄙夷之。
    霍海这些豪宅又不是给他们准备的,刘家宗亲多的数不清,那才是大款,根本没准备跟他们多说话:“中间这一段,那就是码头区了,以后这边会有很多仓库。”
    “你们可以算一下,如果没有仓库,未来要用运河做生意的,每天要找脚力多走多少路,多开多少工钱。”
    霍海刚说时,这些人还没在意。
    孔延年接话:“能多多少钱?”
    霍海:“这你就问对了,你想啊,就比如你从鲁国运来一批货物,到了后肯定要存放,不可能一运过来就全部零售了吧?”
    孔延年思索了一下点头:“的确。”
    霍海:“既然是这样,如果你运过来就把货物运走,得多少人去运货?你不可能天天有货物到长安吧?那岂不是养着一群人,一个月只能用一两次?”
    孔延年:“如果有仓库,难道就不运输了?”
    霍海:“如果有仓库,那就等出售的时候再调货,每天有一两个人一辆车往店铺运输就足够了。”
    “如果是打包给了其他商人,别人自然会到你仓库来取。”
    “而从船上下货那天,也用不着自己养工人,用码头的工人不就行了?”
    孔延年:“那我在长安的店铺多,我在到货的日子,把所有店铺的人都组织起来专门一天运货不就行了?”
    霍海:“那我祝你生意清闲到能随时把所有店铺的人都组织起来能专门来码头运货。”
    “我可不想要这种清闲,长安县家家店铺每天都忙的鬼一样,你家店铺要是这么清闲的话,你的任务就不是航运了,而是先把经理开了,找个靠谱的经理。”
    目前霍家的生意多,商富上位霍家商会总经理后,经理两个字代替驵会两个字已经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称呼了。
    而且驵会一般是中立的中介。
    职业经理人代替驵会已经在长安流行开来了。
    如今梅黑夫在长安有多风光?谁人不想当梅黑夫?
    梅黑夫叫同关煤矿总经理,很多人也开始模仿这个叫法,虽然自己生意不如同关煤矿大,但说出去,自己干的是梅黑夫同样的活儿,有面儿!
    对于投资人也一样,说出去让人听起来自己的产业就是新产业,不是以前那些老古董老板样儿,而是新玩意儿,时代的弄潮儿。
    听了霍海的话,在场的人都哄笑了起来。
    是啊,谁愿意店里的人清闲到这种程度?
    还专门让店里的人集中起来去取货?
    大家都巴不得店里的掌柜和工人忙的脚不沾地呢!
    孔延年被大家笑了也不生气,反问:“霍大人,我一开始就说想要投资运河,这码头是陛下的,自然是轮不到我,这仓库,我投点?”
    霍海:“仓库建设的确接投资,这仓库投资还不小。”
    大家都疑惑,仓库有什么好投资的,还不小?无非就是修房子嘛。
    你霍老二想要用买下来的地皮赚钱就直说,大家又没说不让你赚。
    你就算赚个一百倍那也是你本事大,有种把渭河给断了,算你厉害。
    他们这么想,霍海更不能让他们这么想了。
    霍海:“大家想一下,你们辛辛苦苦从平阳县,从鲁国,中山国,甚至更远的安乐县,这些地方运送了货物过来,结果放在仓库里,一个火星子,哗~”
    霍海一边说,一边张开双臂比划。
    “就一下,烧的一干二净!”
    一群人背后冷汗直流。
    虽然航运,赚钱,可假如一船货,送到还没产生效益,直接烧没了!
    那可就炸裂了。
    这可不是什么小生意,每一船货,那都是占据总家当一定百分比的啊!
    “呸呸呸,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这还没开始呢,就想这些?”
    霍海:“仓库区,我们会建立很多机构,比如安保安全,比如瞭望塔,一旦望到什么地方着火,马上出动灭火队。”
    “说个不好听的,要是谁家着火了,一不小心给隔壁家烧了,不止自己血本无归,你还得赔别人家的。”
    “我喜欢丑话说在前头,这种防范于未然的事情,绝对是建立起有效的机制,比自己求仙问卜更靠谱。”
    有些人点起了头来。
    霍海:“还有,仓库区四通八达,路都要钱修,要养护,如果我只是把地卖给大家,大家各扫门前雪,搞不好你家修了一段水泥路,别人家门口没修,直接运不了货,怎么办?”
    “搞不好你仓库刚修好,结果发现四面八方都被别人家的仓库给堵住了,没给你留出路,怎么办?”
    “各位,你们以为我会把所有地都拿出来卖了?”
    “我不会,我反而要留下一半以上的地来修路。”
    “除了路,防火,还有很多问题。”
    “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能带动长安经济的港口区,而不是一片杂乱无章的破房子。”
    一群人点了点头。
    霍海:“不只是这样,你们仓库要不要人守着?要不要人管理?”
    “还有,有些货物运输过来需要加工的,加工场所要不要?”
    “这些都是可以钱定制的。”
    “我是要赚钱吗?同关煤矿赚的钱还不够多?我要做的事情是,把这个区域规划好,更有利于集中力量干大事。”
    一群人点头,似乎是这样没错。
    说着说着,已经到了原本的渭河北岸。
    大家回头望去,感慨颇多。
    昨天,这儿还需要很麻烦的渡河呢,如果自己长期有船在这儿,渡河需要四分之一个时辰。
    如果找船渡河,半天一天看运气。
    要不是后来有了同关煤矿,让这儿渡河变成了常态,很多时候去北岸办公反而不方便。
    就比如以前去给高皇帝上香,那就是个大麻烦事儿,现在居然通路了。
    这时代变得太快了吧?
    队伍往北走,霍海指着旁边:“这里靠近长安县最近,又靠近码头区,以后会建设成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区域。”
    “这儿的房价将会很高。”
    霍海描绘着:“这里的房子会修成最坚固的砖房,而且是专门烧制的冬暖夏凉隔热隔寒的材料。并且豪华气派,门用最好的蜀地运来的木头制作,以后会标配供暖!”
    “一到冬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暖。”
    “整个街区随时都有巡逻团队,保护安全。”
    “在这里还会修建最好的学校,教孩子读书。”
    有些人根本不在意。
    霍海笑了笑:“以后的贵族小孩子们啊,从小就一起玩儿,这要是谁家小孩不来上学,那就生分了,疏远咯。”
    很多听乐呵的人懵了。
    仔细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啊。
    如果贵族的孩子都来这儿上学,大官员的孩子都来这儿上学,自家的孩子不来,那以后别人都是朋党,都互相认识,都是同学,自己家的……
    霍海:“这里还会开设最好的医馆,有专人负责环境卫生,避免任何腐败腐烂的东西出现在街区上,最大限度的避免疾病感染。”
    “这里家中的污水,不用自己送走,这里会建立地下排污管道,你只管排水,所有污水都会自然流走,而每天都会有专人把固体垃圾收走。”
    “住在这里,入则享受最安静的环境,最隐私的空间,出则享受繁华,十分钟内就能走到繁华街区,全大汉任何地方的产物,在这里都有出售。”
    随着霍海的描述,所有人都想象到了这种生活。
    霍海:“这里每一个院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景色布置,庭院景观,绿植,啧啧,闲暇时,约上三五好友,在家中喝茶,到兴起时,出门就能走到酒馆,喝个尽兴。”
    “啧啧。”
    说的我自己都想住过来了。
    一直在看旁边景色的刘彻叉着腰,回头:“给朕留个一百套。”
    霍海回头:“啊?陛下,一共都没规划多少套,您是知道的,现在长安城人多,好多人有了钱但没房子,我这新修的房子肯定比以前的旧房子方便舒适,很多人都要买的。”
    刘彻:“得留,给朕留一百套最好的顶级的豪宅,以后有功之人,就赏院子。”
    霍海拍大腿:“还是陛下想得周到,这么好的房子,当然是大功之臣住是最好,虽然这顶级的豪宅一共就规划了二百来套,臣……给陛下留一百套!为大汉的功臣们留一百套!”
    有人急了:“哎!霍大人,陛下,这一共二百套,就去了一百套了,咱们想买怎么办啊?”
    霍海:“那没办法,那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了,最顶级的豪宅只有这么多,但是第二流的豪宅数量多一些。”
    说着队伍继续往北走。
    桑弘羊奉诏上了马车,看着霍海依旧在介绍每个地方要修建什么,规划成了什么:“陛下,这么搞,真的卖得出去?”
    刘彻瞥了桑弘羊一眼:“以前,我们也怀疑牛奶卖不出去,毕竟大汉没谁喝牛奶。”
    “结果霍海伙同全长安的医生,遇到谁身体不好生了病,就说是小孩没喝牛奶,对疾病没有抵抗力导致的,喝牛奶能少生病,你猜怎么着?”
    桑弘羊:“可是根据科学报,这好像是真的,有数据支持的。”
    刘彻点头:“我不是说他耍手段骗人,而是说他能抓住别人的痛点。”
    “你看着吧,光是全屋供暖这一条,就会让他们对这些新房子趋之若鹜的。”
    “贵族小学这种绝杀手段都不说了,没人能拒绝。”
    目前很多贵族家里面都安装了地暖了,但有个问题,一般都是安装在主楼。
    还没谁家那么有钱,在家安装好几套的。
    这只安装了主楼的,家里的老人怎么办?小孩怎么办?
    大夫人住在主楼,二夫人嫉妒怎么办?三夫人呢?小妾呢?
    虽然这些事情絮叨起来就那么回事儿。
    但天天在耳边絮叨。
    总有一天你忍不住。
    这时候,你再想起新式房子全屋都供暖,点钱就能让耳朵解脱。
    你就说你掏不掏吧。
    同学这事儿就更别提了!
    长安城以前攀关系都是血缘,但是在新一代里面已经变了,很多小孩并不是和表哥堂哥一起玩儿了,而是和同学一起玩儿。
    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
    除了这些手段,霍海没有别的手段了?刘彻不信。
    当初霍海了多少钱买下同关那么多地?
    陆陆续续了不足上亿。
    现在产值多少?
    霍海没有继续搞煤矿的事情,反而一头扎进房地产行业,投资高达四十亿,甚至更多。
    里面的产出要多少才符合他这投入?
    桑弘羊:“看来臣也要早点买几套,就算不住,当投资也好。”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