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章:更能消幾番風雨--南越割據
    香港地区在纳入秦王朝的控制范围下不久,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就病逝了。
    始皇不病也好,一病就快要将整个江山断送。
    继位的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比始皇帝更荒唐、更暴戾。
    秦始皇干了的好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什么灭六国、修筑长城、筑驰道与车同轨、开凿灵渠、建阿房宫、骊山陵、兵马俑。
    今天我们在陜西看到的陶俑栩栩如生、气势磅礴,今天我们在北京看到的万里长城鹰击长空、浩浩汤汤,我们就能想像,当时的老百姓是生活在一个何等水深火热的地方。
    始皇驾崩后,二世继续修建阿房宫,继续修建直道和驰道,继续大规模役使百姓。
    有一段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管窥二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意思是,始皇驾崩后,没有孩子的妃子都要殉葬,一句「死者甚众」,大家便能想像当时的血腥画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容忍的限度,当人们受到外界不断向底线试探的情况,他们往往也在默默承受,直到某一刻,他承受不了。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前208年)、吴广(?-前208年)发动了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陈胜、吴广究竟是何等人物?居然敢发动叛乱?不怕杀头吗?
    说到底,他们二人都出生于低下的贫苦农民家庭,却与九百个同样处境的贫民被秦廷强征驻守渔阳(今北京密云),但他们走到大泽乡(今宿州东南刘村集)之时,突然乌云密布,雨水持续下降,降至一个地步,他们没法前行。
    等了一天又一天,雨水也没有停下的迹象。
    下雨天总挂念从前,陈胜、吴广想起了从前的生活,想起了自己的亲人。
    何以这样说呢?因为现在,他们再不想念,以后恐怕也再没有这个机会了。
    按秦律,误期者斩,一律处斩。
    你就想像一下,今天你上学、上班,放在秦朝,如果迟到了,你的刑罚是斩首。
    想来也是惊人吧,秦朝的严刑,真如贾谊说的「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记,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
    反正都是死了,继续前进是死,逃跑是死,作反也是死,倒不如轰轰烈烈斗一场革命!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的精彩故事就此诞生,历史上将会记得他们的名字,惜当时秦朝仍有海量武将和兵力,陈、吴最后以失败告终。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吴起义之后,后有刘邦(前256年-前195年)、项羽(前232年-前202年)的起义,秦王朝最终在风雨飘摇之间灭亡!
    说远了说远了,那关香港什么事呢?
    原来在秦末,中原陷入一片混乱之际,时任龙川令的赵佗,在听取南海尉任嚣的临终建议,居然恃着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向南岭的横浦关(今广东省南雄市梅关附近)、阳山关(今广东省阳山县北)、湟溪关(今广东省阳山县和连州市交界处的连江边上)等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并乘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换上自己的亲信。
    前203年,赵佗(?-前137年)以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为都城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前203年-前111年),自称「南越武王」,香港就在他的统治之下!
    南越国的统治范围,包括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所以,越南人又可以说跟香港人同宗同源了,大家都是南越国的子民。
    本来,南越国占地理优势,中原地区短时间内也没有空间来处理南方割据势力。
    加上赵佗这个人吧,也是识时务者,在楚汉相争结束后,也愿意和汉朝臣服,愿意永久成为汉朝的藩臣,并向国内发布命令,去除帝制,重新称王,故此,汉初期间,汉越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友好关系。
    香港吧,在南越的统治确实使岭南地区摆脱了中原的混战局面,保留了岭南地区的文化风俗,使国内政治、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