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章 税收制度
    第68章 税收制度
    “军中无酒,只能以茶代酒了。”
    刘禅坐在主位上,下首坐着祝融公主。
    “酒能醉人,军中若是多有酒水,怕将校士卒也不会如此勤于练军了。”
    祝融公主捧着酒水,小口的抿了一口。
    “其实今日让公主过来,也不仅仅是挑选精壮士卒的事情。”
    “哦?”
    祝融公主将手上的茶碗放下去,绝美的脸上露出探寻之色。
    “那不知郎君还有何事?你我本一体,不妨直说。”
    刘禅盯着祝融公主秋波泛起的眼睛,语气稍稍加重,说道:“此事若要施行下去,颇为艰难,届时必有反抗,流血漂橹,人头落地之事不可避免。”
    祝融公主心中微微一紧,但她脸上还是挤出了一点笑容出来。
    “若是对蛮族有利,便再艰难,妾身也愿意襄助郎君。”
    祝融公主虽然倒向了刘禅,但有一个前提,便是不能损害蛮族的利益。
    刘禅赞赏的看了祝融公主一眼,说道:“公主放心,此事对蛮族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对于蛮族贵人、部族首领来说,则是灭顶之灾。”
    “哦?”
    祝融公主眉头一皱,问道:“这是为何?”
    刘禅没有直接回答祝融公主这问题,而是反问道:“大理王城居南中四郡中,如何收取赋税?”
    祝融公主想了一下,说道:“由各地的蛮族首领定期上贡。”
    “上贡多少?”
    “收成的十分之一。”
    “那你如何知晓他的收成?”
    “这”
    祝融公主眉头微皱,但还是继续说道:“这是按百年前一郡十万人丁收取的。”
    刘禅呵呵一笑,说道:“百年前南中一郡都不止十万人,现如今,更是不止了,大理王城赋税收之不上,自然军力不胜,乃至于越巂郡夷王高定敢不服蛮王王令,益州郡孟获觊觎蛮王大位。”
    “这便是赋税制度的问题。”
    赋税是古代中国王朝成立和维护统治的一大重要支柱,赋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为了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一种政策措施。
    赋税制度不行,那一地的资源便得不到整合,最终会出现类似叟王高定、益州郡孟获这样的地方毒瘤,危及统治。
    “公子所言,我南中四郡的赋税制度太过陈旧了?”
    “不是陈旧,是太陈旧了,这已经是千年之前的制度了。”
    刘禅看着祝融公主,缓缓说道:“赋税自夏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只是以类似于税的概念的产物存在的,即为“贡”,字面意思可理解为贡赋,从贝从武,以征而收。部落或者平民根据田地产出的一定比例来进行上贡。
    也就是说,公主的南中地区,所谓的赋税,不过是夏朝时期的制度而已,连井田都不如。”
    祝融公主端正坐姿,她虽然有接受过汉文化教育,但毕竟能教授她知识的汉人都水平不高。
    这个时代关键知识是密不外传的,类似于这种制度的知识,祝融公主还是第一次听到。
    “还请郎君教我。”
    多爱学习啊!
    刘禅瞥了一眼头一点一点,差点要打瞌睡的关银屏,心中微微叹气。
    人家学习加补课,你学习的时候在睡觉,这脑子好用才怪!
    “赋税制度主要包括,以人丁为根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根据的财产税,即户调;以田亩为根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及以成年男子为根据的徭役和兵役;关税市税等林林总总的其他杂税。”
    看着在低头深思,消化知识的祝融公主,刘禅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从三皇五帝至今,施用的许多税收制度、如井田制、初税亩、屯田制。”
    祝融公主眼神中全是探寻,她将坐垫稍稍前移,与刘禅靠得更近了。
    原本朦朦胧胧还在打瞌睡的关银屏,不知怎的,突然精神起来了,她转了个方向,故意挡在祝融公主与刘禅之间。
    听课没见你这般积极?
    刘禅没好气的挖了关银屏一眼。
    “何谓井田制、初税亩、屯田制?”好学学生祝融公主细腰挺直,问询道。
    “所谓井田制,是西周时期,以道路和沟渠为界线,周天子把土地分割成“井”字形,中间为公田,其余八块为私田分给八家。中间公田由这八家助耕,收获全部归“公”,由各级封建主获得,比如周天子,诸侯等。
    初税亩,是春秋时期的鲁国鲁宣公时期施行的,鲁国承认土地私有,不分公田与私田,一律按照土地交纳土地税。后来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并且可以买卖。
    至于屯田制,乃是我朝为了守护西北边疆地区,减少长距离运输粮食带来的不便,使用军人开垦土地进行耕种,既能守边,也能解决粮食问题。”
    祝融公主思索片刻,问道:“那南中地区,到底该施行井田制、初税亩,还是屯田制?”
    “都不是!”
    刘禅摇了摇头。
    “都不是?”
    祝融公主唇口未张,心中有些好奇。
    “郎君胸中有比这三个更好的制度?”
    “不错。”
    所谓的井田制、初税亩、屯田制,这种制度,其实也是相对落后的。
    譬如唐朝的租庸调制,这可是是中国古代实物税的集大成者,远远甩过前面的三种税收制度,更不用说唐代中期的两税法、北宋时期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明代时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清朝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了。
    若能够选择,刘禅肯定选最后一个了。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这一制度的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
    摊丁入亩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突破3亿大关,再到道光十四年全国人口突破4亿。
    这虽然有高产作物如红薯玉米的功劳,但税收制度的变化,无疑才是其中的关键!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一口吃成一个胖子,那肯定是不行了,步子大了还会扯着蛋呢!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是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但便是如此,在当初也激起千层浪,作为皇帝的雍正,都差点翻车,文人官绅更是将其骂的狗血淋头。
    刘禅要是敢在这个时候搞出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毫不客气的说,不用曹操孙权来攻,他刘禅自己表演一个死给你看。
    那既然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不行,那刘禅要选择哪种制度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