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我愿只身赴长安,清小人 除奸佞 败谗贼.
李楹台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一样,一脸焦急的扒在马车的车窗上,朝着金蝉大声喊道。
吁~~~
“你想起什么了?”
金蝉拉住了飞奔的马匹,朝着李楹台问去。
“那个老道,我想起他是谁了,就说怎么感觉有点熟悉!”
李楹台此话一出,让金蝉瞬间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刚才在小镇时,他就听见了那个老头的自语。
只不过仅凭那一句话,金蝉还不能确定,是不是这个老道当年把青檀埋入了白朗的体内。
又或者说。
青檀以前是他的东西,但却被别人意外得到后,带入了桃源内。
“是谁?”
金蝉开口问道。
“十五年前,他受王后邀约,曾在大明宫内面见过唐王。”
“我记得他叫赵归真,道号朱阳山人,那一身显眼的红袍配上一张干巴巴的老脸,绝对是他,错不了,十五年前就那副样子!”
“那家伙曾当面给唐王说过,女子若为太子必祸乱天下,气的我娘几天几夜没有睡着。”
李楹台回想起当日的情景,恨的牙痒痒。
“后来呢?”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父王当时还算宠溺我,听到这话后,直接把他赶出了长安城,连带王后都受到了责罚,只是没想到在这里又遇见了。”
听完李楹台的话,金蝉摸着下巴思考了起来。
“不对,既然他是王后请来的,而且又当着唐王的面说出这句针对你的话,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你再想想,伱被困南荒这件事,和唐王重立王后的儿子为太子,你觉得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
金蝉立马就发现了事情的关键。
甚至还在心里得出,这个赵归真,说不定就是给唐王和普渡贤师搭桥的人。
“.”
听到金蝉的分析,李楹台也沉默了起来。
如果从自己进入军营,再到被困南荒,最后改立太子,这一切都是预谋不是巧合的话。
那么策划这一切的人,便只能是大唐的王后,如今太子的亲生母亲。
“我娘他”
李楹台立马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若按照王后阴狠算计的秉性,自己生死未卜被困南荒的一刻,母亲的下场绝不会好过。
弄不好.
李楹台脸色越来越难看,各种不好的念头,在脑子里蹦出。
“别想这么多了,早入长安,登基为王才是最好的选择!”
金蝉安慰了一下李楹台。
然后抬头看了眼早已变黑的天空,便打算就地稍作休整,明日一早再赶路出发。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顺利躲过李无孝的军队后,再进入官道那么几人很快便能抵达长安。
简单的筑起篝火。
虽然已到了子时,但三人却都没有睡意。
金蝉是因为嬴楼那边用药的副作用,还在陷入沉睡。
而李楹台则是没有心情。
唯独小洛阳一人,借着火光,津津有味的看着从书生家里带出来的书卷。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时辰。
金蝉终于打断了沉浸在书本中的小洛阳。
“小丫头,你该去睡觉了!”
“大哥哥,再等等嘛,这位吕叔叔他写的自传真的很有意思,而且他真的也很有学问!”
小洛阳抬起小脑袋,恳求金蝉让自己再看会。“自传?”
“小丫头,你说说这自传里都写了些什么?”
金蝉听到这话来了兴趣,说不定在吕书生的自传里,就有关于大唐这几年来的变化。
“我还没看完,不过他真的很了不起,我在普渡教看的那几本书上不懂的内容,他全写在了里面,只不过”
小洛阳顿了一下,表情变的有一丝忧伤。
“只不过,这位吕叔叔似乎很不得志,几年前他考上了状元,但却因为得罪了国师,被摘掉了状元郎的头衔,最终被贬为乞丐,一生不得离开家乡,只能靠乞讨为生。”
“他真的考上状元了啊!不过我父王是疯了吗?只是得罪国师而已,居然会被如此不公的对待。”
李楹台先是为吕书生考上状元而感到高兴,而后又马上愤愤不平。
要知道唐国自立国以来,便广招天下贤士、广开科举。
历代唐王对待那些有才华的读书人更是敬贤礼士。
就算是现任唐王,早年期间也经常带着李楹台去学院,向读书人请教学问。
“我父王这是怎么了?”
李楹台低下头,有些难受的自语道。
而此时此刻,她觉得小时候那个宠溺自己的唐王,似乎变的越来越陌生了。
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小丫头,自传中有没有提起国师是谁?”
金蝉立马问道。
“还没有,我才看到一半而已!”
小洛阳认真的回答道。
“你先去睡吧,小小年纪得注意休息才行。”
金蝉说完,便把小洛阳手里的书“抢”了过来,然后自己翻阅了起来。
“好吧!”
对于金蝉的话,小洛阳只能乖乖听从。
微微嘟了下小嘴以表不满后,便起身呼哧呼哧的爬上了马车。
“天有不测风云、国有旦夕祸福;我有冲天之志,却无运可通;就算民殷国富,唐王文治武功,但一时之愚,便将毁于阴人之手;我愿只身赴长安,清小人、除奸佞、败谗贼”
只是开头的寥寥几句,金蝉便发现此人的确有才,而且一腔的热血,令人着实敬佩。
继续读下去。
金蝉的眉头越来越紧,逐渐挤成了一个“川”字。
在这本自传里。
这位姓吕的读书人,把唐国这十三年来的变化,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氏大唐,一京四都。
以长安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四个行政副都。
它们不但能捍卫京师,并且各个繁荣昌盛,民生殷实。
而来自大唐境内所有城市的税收、物资,都会先经过这四个副都,然后再运往京师长安。
原本一切欣欣向荣。
国家也逐步走向更高的辉煌。
但是。
直到十三年前的某天,一切都变了。
前任国师突然告病还乡,新的国师之位便由朱阳山人赵归真接替。
而自赵归真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唐王便宣布重立太子,增收赋税、广搜民脂民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