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收编老毛子1
冷冷地审视过这些士兵,海平川勒住战马一跃而下。
他这个利落的动作,让在场所有的白俄士兵纷纷震撼。
知道姜诚打算收编的意图,海平川今天还带了个会说俄语的手下;
但眼前,这个表明投降之意的军官既然会说中文,海平川就直接开口了:“放下武器,我们接受投降!”
他紧接着又补充道,“只是,暂时还不能放你们走——先跟我们回去见督军大人。”
一听就算放下武器也不愿放他们走,带头的那个毛子军官登时圆睁双眼。
张学成却大声喊着如果真要杀你们,我们这么多人又全副武装的,你们哪儿还有命?
这军官跟四下士兵交换眼光,还是听从了海平川的要求。
一行人被海平川的骑军辖制在中间,浩浩荡荡地开进吉林府。
此时已接近凌晨时分,姜诚几乎刚结束一场财政会议。
当年的孟恩远经营此地,被吴俊升撵着仓皇出逃,在省城吉林留下票号、企业、粮草、武器装备,甚至还有部分士兵——都成了遗留下的宝贵遗产。
但要死的是,这些东西都被吴俊升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我现在才是反应过来,为啥大帅当初分配的时候,让咱占长春,让他二哥哥霸吉林府。”
出门把这些文官都送出门的时候,孙正楠返回会议室与正在查阅文件的上司说着,“确实是学成的话啊,人人都有个亲疏远近。”
姜诚被他的话吸引,转瞬抬头回望过来。
鼻息轻轻哼笑了一声,他低头翻了翻眼前的账:“除了这亲疏远近……帅爷也是先任命我的。”
“这要是提前不给吴俊升喂些好处,他转头就能跟我干起来——从这方面看,咱爷还是精明的。”
其实吴俊升抢省城东西这事,在他入驻的时候姜诚就已经想到了。
他当时没吭声,就是因为自己并不缺钱。
先前宗社党的遗产8吨黄金,目前还牢牢地存在四平的地下,几乎还一分没动。
另外,矿区林区还有海如松经营的牧区也都在赚钱,吉林还是粮食主产地;再加上四平的药厂被服厂……钱这东西,他姜诚已经没数了。
所以,那位二爷捞点油水他是一点没放在心上,反而觉得因为这点散碎生出点事没意义。
“姜爷,您可真大度。”
孙正楠看了看他,却没往下继续说这事。
姜诚笑容更是玩味:我大度?跟这群旧军阀我还大度个毛啊……他挖了钱,我挖他的军官啊。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姜诚口气玩味地把经典魔改,“就当咱是钱把老丁老金这些人挖过来了呗,哈哈!”
话说到这儿一主一仆都笑了,此时海平川也回来汇报,说是把这支毛子部队带回来了。
一听人数居然有六百多人,姜诚眼睛顿时亮了:“走走,去伱营地看看!”
就是个几百个人的部队,居然让自家上司如此激动,连向来沉稳的孙正楠也有些发懵。
“哎哎,咋还不让人歇口气啊你,有你这么给人当领导的嘛?”张学成没海平川走得快,可他灰头土脸地跟着杨洪义刚上了楼,就见姜诚跟打了个大胜仗似得,高高兴兴地带着护卫和海平川孙正楠下楼。
“时候不早了,学成你要累了先跟四叔回家睡吧!”
话是这么说,但他俩哪儿能放心去睡,还是跟着这位吉林的最高长官往军营去。
此时军营早就过了熄灯时间,从大门口看着一片死寂,但守门的哨兵一见是姜诚的车队,连忙去把路障抬开并且敬礼。
整个营区除了几盏照明灯,所有的营房都是静悄悄黑漆漆的——吉林府的常备军数量也并不少,但海平川一直按照讲武堂所学,管理得相当严格。
“姜爷,人带回来都在操场那边。”
海平川小跑着给姜诚拉开车门,一边走一边汇报道,“照着您先前的意思,我叫人仔细盘点过他们的装备弹药和补给了,跟您想的差不多。”
看来这群老毛子,还真是如自己所想……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广袤的东北靠“打游击战”活命。
不过等会儿,
姜诚偏了他一眼,对方神色若定,但口气却十分恭顺。
如果没记错,自打帅府下令自己正式就任后,人前他就对自己改了称呼。
无声地点了点头,示意他给自己带路。
绕过营房和大食堂,他们眼前被照明灯打亮的大操场上,有一大群的兵。
六百多人,很多人对这个人数并没有多少概念……但这些身材庞大强壮的斯拉夫人,竟然占据了大操场不小的区域。
跟着海平川的骑军们入城,又是大半夜,很多人又饥饿又疲倦,挤在一起昏昏欲睡——
但觉察这位最高长官骤然出现,很多人还是无比戒备地登时跳起。
眼看他们这副紧张兮兮的神情,姜诚的护卫们,以及在场负责看守他们的士兵也一阵凛然,纷纷把手上的步枪架起,枪栓拉的山响。
“把家伙放下。”
眼看那带头的军官神情腾地变得仇恨且极端警戒,姜诚笑着对四下士兵们摆手。
他会一点俄语,上前就用对方的语言打了个招呼;后者先是愣了一愣,转瞬又道:“华夏的高层,你不必如此客气——”
“我现在就想知道,都投降了,你预备什么时候放我们走?”
还真是性子直来直去的斯拉夫人。
姜诚对他上下一番打量:这男人身高接近两米,体型也足足有自己两个粗,赤金色的头发沾满血污;
尽管脸上充斥着疲劳,但他的目光依旧坚毅。
意识到面前的这位应该是个职业军人,姜诚的口气沉稳了许多。
他突然朗声表示,自己愿意收编他的白俄弟兄,往后跟自己的蒙古骑兵团一样,算29师的独立编制。
而他的待遇仿旅级长官,手下的弟兄军饷跟自己人一视同仁。
姜诚知道,这些白俄士兵……很有可能在东线上作战过。
他们每日面对恶劣的环境和无尽的炮火,战壕里冰冷且泥泞——死亡的气息盘踞在每个人眼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