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新军制的完善
魔道、邪道、包括正道中,都有一批人,悄悄的联系到了厂卫。
不管是为了一条退路,还是为了什么。
他们就是这样做了。
对于这种多为手握一方势力、影响力很大的人,厂卫高层也不敢擅自决定,报到朱厚照这里。
朱厚照的意思从来都很明确,只要手中没有无辜百姓的血债,他就可以容下对方。
厂卫高层得到明确的回答,开始筛选。
其实这种筛选,并不是太准确。
因为很多事情,厂卫也找不到实际证据。
但就是这种并不太严格的筛选,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合格。
厂卫中有人提议,对这些无法合格的人,可以先虚与委蛇,安抚住他们,以免他们被拒绝后,造成更大的危害。
权衡之后,这个提议又上报到朱厚照这里。
对此,朱厚照想了下后,道:“绝不可以。
我大明如今不是打天下,而是堂堂正正的治理天下,不需要顾忌那么多,凡是有血债的、必须全部受到惩罚。
况且若是现在与他们虚与委蛇,日后再翻脸,那岂不是小人?大明朝廷怎能做那样的事?”
“至于担心他们造成更大的危害,既然知道他们身上有百姓的血债,又有机会,当然是立即将他们抓起来啊。”
命令下达到锦衣卫,没人敢质疑,立即开始行动。
短短几天,便抓到了几位先天之境的魔道、邪道之人。
但消息也不可避免的泄露,很多身怀百姓血债的人,立即骂骂咧咧的远离厂卫。
便是那些没有的,也心有些顾忌。
不过厂卫也不是太在乎了。
规矩摆在这,他们堂堂正正的做事就好了,愿意加入厂卫的人仍然有很多。
快至二月时,新加入厂卫的先天高手,一共便有十几位。
这仅仅是二十来天,等消息传的更开后,显然还会有不少先天高手加入。
至于后天之境,各地厂卫加在一起,共有上万人想要加入锦衣卫。
正还在进行各种审核中。
二月初一。
朱厚照时隔一年,再次见到了王守仁。
“老王、你这是变了不少啊,变得像个军人了。”朱厚照打量着王守仁高兴道。
“身处军伍之间,日日面对将士,臣自然要有些变化了。”王守仁仍是那般沉稳、儒雅的笑道。
不过举手抬足间,都多了一股雷厉风行的果断气息。
面容上也多了一种凌厉之意。
更像是一位随时可以出鞘的大将军。
“变化的好,就应该这样,以前的你看上去有些文弱,不像是朕的大将军,现在像多了。”朱厚照用力地拍拍王守仁胸膛笑道。
“那臣就多谢陛下夸赞了。”王守仁身躯不晃,自若的笑道。
“老王你的身体也变强了不少啊,一会咱俩打一场。”朱厚照眼神一亮,期待道。”
“那就请陛下手下留情了。”王守仁想了下,还是没有拒绝。
不出意外,陛下已经很久没有尽兴的打一场了。
时间虽急,却也不差这一点。
“好,老王你先说说你这一年的趣事。”朱厚照压下了心里的几分迫不及待,也很感兴趣的说道。
“是。”王守仁应了声,开始说起了他这一年的所看所见所闻所想。
虽然两者之间的书信交流,从来都没有停过。
但终究远不如面对面的交流。
朱厚照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的发问。
一个多时辰后,王守仁才初步停下来,朱厚照想了想问道:“所以老王你确定,五五制才是最适合我如今大明军队的?”
“对。”王守仁肯定地点点头,这才是他此次亲自返回京城的最重要原因。
经过一年的实践,他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大明军队的军制。
至于之前的新军制、包括军阁等等,都是王守仁和朱厚照凭空商量出来的。
没有经过实践。
王守仁在晋地一待便是一年,为那十几万大军操碎了心,连军阁都有所忽略,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他要找出新军制最完善、适合的制度。
这也是为什么,朱厚照没有在其它地方建立新军的原因,连沐崑回到云南,都只是整顿卫所,而不是建立新军。
原先对李靖说的,也只是让他训练两万大军,而不是建立新军。
是李靖真正把朱厚照说服了,才让他尝试建立一支新军试试。
这一切,大部分原因都是因新军制本就还在实验、没有最终确定的状态。
对于新军制,朱厚照和王守仁可谓极为重视,没有一点的急躁,宁愿费长时间的实践去完善。见朱厚照思索着,王守仁继续道:“臣在晋地,前几个月主要是整顿军队,抓紧军队权力。
后面便不断的探索新军制,五个军、各自推行一种军制,最终确定,五五制最佳。”
“最基层的军官,仍是以十人一小旗为主,设立小旗长。
五小旗为一总旗,设立总旗长、副总旗长,共五十二人。
废除百将一级,五总旗设立一营,这一营、也是我大明军队最基本的作战团队,极为重要。”
“设立营将一位,副营将一位,还要设立后勤司、军法司。
后勤司掌发饷、一个火头旗、军中大夫等一切后勤之事,十五人。
军法司掌监察军纪、教导将士读书习字,还要安抚将士的情绪、身心、士气等问题,一人便足以。
再加上两位传令兵,一共算下来,一营有二百八十人。”
“五营为一团,设团指挥使、副团指挥使各一位。
设团后勤司、军法司、以及装备司。
团后勤司、军法司跟营级差不多,人数需扩大,团军法司也需给其一小旗,做执法之用。
装备司掌军队兵械装备、马匹等。
团指挥使还有一小旗人,包括传令兵、文书一位等。
一团有一千四百五十人。”
“五团为一卫,设卫指挥使一人、副卫指挥使一人。
设卫后勤司、军法司、装备司、军政司。
军政司辅佐卫指挥使,掌全军军务,包括军功审核、营级军官的升迁。
一卫七千四百人。”
“五卫便是一军,设军级四司,全军三万八千人左右,直受军阁管辖。
四司全部双向管理,对指挥使、以及上级四司负责,如此也算是监督。
但唯独军法司不同,军法司只受上级军法司管辖,不受同级指挥使管辖。
因为军法司不仅仅是掌管军纪,还负责教导士兵读书习字,安抚士兵心理精神上的问题。
这个职位,是最贴近底层将士的,只要他们做好了,有他们在,那么整支军队就将完全是大明的军队,不会受指挥使影响多大。
只是军指挥使想要彻彻底底的掌握军势,就要增加一些困难了,会削弱一部分军指挥使的权威。”
“不过臣相信,当将士们都学会读书习字,明白何为家国大义。
他们的军势将会更加强大,到时、若军指挥使跟将士们是一样的意志,就足以发挥出更强大的力量。
而若是军指挥使别有二心,他们也发挥不出多大的军势之力。
因此,军法司乃是重中之重,或许将会是我军未来的根基。”
王守仁侃侃而谈,将自己这一年来的心血全部说了出来。
朱厚照听得非常认真,时而皱眉,时而露出笑容。
待王守仁停下十数息后,朱厚照方才笑道:“老王、这个五五制听起来,朕没有什么好说的,算是完善,但具体效果还要看实战。
你有一点说的不错,这个军法司的确非常重要,超乎寻常的重要。
朕虽然不担心将士反叛,但如果有人反叛,受苦的还是底层将士。
而且这样也能更加关注底层士兵的情况。
这比什么监军都强多了。”
“陛下所言甚是。”王守仁点头笑道。
这一年来,他越研究陛下让教导底层士兵读书习字,他便感悟越多。
与军法军纪一结合,便明白了。
只要操作好,这定是大明军队的根基。
“不过如此一来,军队之中就需要大量的,懂得识字、最好还能说会道的人。
其余三司也皆需要不少文职,原先兵部的人早就不够了。”王守仁道。
“这个简单,朕单独开一个军队科举,凡是有秀才功名、不,凡是会读书习字,年龄超过十八、不超过三十的,都可以参加。
等他们考上后,统一按照四司所需的能力培训,成为军队中的文职,并且永远不会改为政事官员,只能往上级升迁。
对了,我们可以举办一个军学院,专门为大明军队培养基层军官和文职。
正好,老是从武帝龙骑中抽调,人数也远远不够。”朱厚照眼神发亮,越说越兴奋。
王守仁眼神也是一亮,由衷的道:“陛下圣明,就由武帝龙骑担任老师、教官。
生源中,基层军官一系、可以从大明军队中选取,为将来全面改革军队做准备。
文职方面,就从大明学子中选取。”
由武帝龙骑担任基层军官的老师、教官,那有一天,大明所有军队的军官,恐怕大部分都将出自武帝龙骑手下,也就是出自陛下麾下。
这对各方面都更好。
(第一章。)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