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让老臣继续发光发热
泰昌九年正月十五上元节,望日朝会。
大明皇帝高坐于上,朝参官恭敬叩拜。
奉天皇极殿内,中间的通道也满是官员。
而在最前面,则是五位奉旨入京的亲王。
还有沈一贯、申时行、王锡爵三个人。
回到阔别已久的紫禁城内,见过了如今的奉天皇极殿,想着如今的五相平常就在奉天殿部分的暖阁之中办公,沈一贯和申时行都心情复杂。
王锡爵还好,毕竟他有过这样的体验了。
申时行则没有。让贤之后,他就先编实录和《太岳公集》,后来就回乡了。
但他现在又被请了回来。
王锡爵则是让位于萧大亨之后,去年又奉旨暂时协助年轻的定国公等人保证京城稳固,一直还留在北京。
今日朝会,全是歌功颂德。
“左军右都督袁可立报来:腊月三十夜,建州逆贼夜袭界凡寨。官军奋勇御敌,随后奉令于正月初一退回萨尔浒大营。正月初六,贼兵一万三千余众自界凡寨西行,镇远侯顾大礼所率京营并辽东边军、察哈尔仆兵御敌于苏子河谷口。是役官军大胜,阵斩六百三十七首级,逆贼暂退至界凡寨以西试图整军再战……”
开头的典仪完成之后,先是枢密院禀报边情。
努尔哈赤的大儿子带领的大军定要先试试能不能把大明逼回边墙以内,但他也不敢在没控制住萨尔浒之后就分兵进苏子河谷堵刘綎他们的后路。
更何况现在除了拿下被大明刻意放弃的界凡寨之后,如今在萨尔浒东边却进退两难了。
打,打不过。
退走,大明就能肆无忌惮地再夺回界凡寨,让抚顺关通往苏子河谷的补给线畅通无阻。
等春暖雪化,刘綎他们一路打向赫图阿拉只是时间问题。
形势其实已然明朗。
随后枢密院、礼部又一同禀报了科尔沁的乞和。
朱常洛给出早已做下的决定:“建州女真假意恭顺多年,如今野心毕露。努尔哈赤建国之余,更自号皇帝,檄文辱朕,更污蔑大明驱使其远征朝鲜,勾连朝鲜,趁大明正用兵鞑靼之际背主反逆!”
“又有朝鲜,恩将仇报。父皇在时,大明先救扶其国于将亡,复赈济其民何止一年?今光海君李晖以庶次子之身,毒弑其父,流放其兄,篡位称王,以致朝鲜内乱大起,民不聊生!”
“此二贼,大明必除之!”
“如今土默特顺义王、忠顺公深明大义,察哈尔汗主兵败乞降,朕已册封为元顺王。疆界既定,两国交好。科尔沁虽份属汗庭,实则自主为政。今既乞和,朕欲封为兴安王,以断建州女真臂助。”
顿了顿之后,他说道:“今年万寿圣节,朕御驾先巡宣府、辽西两镇,承德府、辽宁省,再于万寿圣节之际,会盟鞑靼各部及岭南女真头领于通辽。”
看向枢密院之后,他语重心长:“盼官军用命,先破赫图阿拉,逐建州女真,鼎定辽东胜势。纵不能擒杀努尔哈赤及一众逆贼头目,也要让他们做那丧家之犬,尽失故地!”
“臣等领旨!”
田乐知道皇帝决心不用急了。对于仍在辽东作战的官兵来说,现在就是稳稳地推过去。
而下一个问题则更简单。
朱常洛看着方从哲:“礼部宜正告朝鲜,昔年朝鲜国主奏请内附,大明拒之,盼其好生保境安民,两国仍如往日。如今李晖弑父篡位,朝鲜叛军四起,失地之余更与建州女真媾和、叛攻恩国。朕意已决,朝鲜李氏伦常败坏,误国害民,朕欲另立朝鲜新王,允朝鲜内附而治之,以绝辽东无穷祸患。朝鲜有识之士,当擒李晖绑缚京城以议罪,当举义旗以迎王师!”
“臣领旨。”
朝鲜的内部矛盾明显已经大到极点。
努尔哈赤当然不算污蔑大明,朱常洛确实暗示过他,但也只是暗示。
连努尔哈赤当时请他明示,朱常洛也只是说了一番对朝鲜情况的评价,更不存在什么字据文书。
所以在朝鲜内部,在许多不满光海君的人看来,李晖确实是与入侵朝鲜、夺了一道之地的建州女真媾和了。
不仅与他媾和了,还借助他的力量剿杀反叛李晖的人。
最后,更是背弃了一直以来作为宗主国的大明,为朝鲜引来了真正的灭国之祸。
现在大明有了充足的理由,而朱常洛则为朝鲜画出了明确的蓝图和红线:李氏民心尽失,不再有资格做朝鲜的主人。朝鲜作为一国,将以内附于大明的形式由大明另立新王来治理。
对朝鲜来说,是一次彻底洗牌的机会。
这里面,会有投机者,会有确实不满于现状而寻求出路的爱国者,这些爱国者里面有心向大明的,也会有极力抗御大明的。
但是都一样,其根本就是武力。
大明天子的明确意志只会给朝鲜内部带来更大的混乱,而随后则将以武力为依托,先彻底清扫那些不肯服从大明意志的权贵。
仅仅只是权贵而已。
普通老百姓里虽然也会有“义士”,但一旦朝鲜有了一个新的强大国家机器,又能翻起多大的浪?
与边情有关的几件事说完了,其后则是辽宁省、承德府要选定官员班底,开始过去筹建的事。
后期迁民实边、支援仍在进行的战事,都需要人。
“辽东巡抚熊廷弼临危不乱,抗御建州女真有功,又熟知辽东边情。”朱常洛毫不犹豫地说,“这第一任总督辽宁政务,就让他来做吧。承德府今后重任在身,内要安置好新迁百姓、主持好诸多营建,外要做好向鞑靼各部、叶赫女真外宣文教、保障边贸商路的事,这知府由舒柏卿去做。”
舒柏卿出使土默特回来之后自然是立了功。虽然从鉴察院台阁佥书去做承德府知府,这仍旧是正四品,但这架构完全不一样的承德府知府当然分量更重。
熊廷弼不在这里,舒柏卿连忙出班谢恩。
有了这个承德府知府的经历,下一步其他省也改革衙署,说不定他这辈子真能摸一摸封疆大吏的位置了。
中枢重臣他是不敢想的。“除了这两个位置,其他人就依进贤院所推,取正选先召入京。通政学苑做好准备,把他们的进修办好,让他们都尽快熟知两地边情。”
再之后还有一些其他事,比如说今年的财计预算,新边镇的军费开支,辽东治安司、理藩司这些新衙门的筹建。
这些事,过年之前朱常洛就已经与五相都通过气,现在无非在朝会上正式定下来,形成旨意颁告下去。
退朝之后,才是今天最重要的事。
蜀王朱宣圻、肃王朱绅尧、楚王朱华增、潞王朱翊镠、郑王朱翊铎,都被留了下来。
列席的除了五相,还有宗人府的侯拱辰、王昺,以及沈一贯、申时行、王锡爵三个老臣。
赐座之后,朱常洛才看着他们说道:“太祖建藩诸边,当时各王都能领军。现在,你们不能领军,也领不了军了。但是,藩王仍能为藩屏,这一次朕想让你们领着看不见的军,这军力却要强大、长效得多,那就是王化、文教。”
他一个个看了过去:“郑王驻开平,蜀王驻临潢,楚王驻扶州,肃王与潞王,一在建州,一在朝鲜。如今条件是艰苦了一些,但任重道远,是大明与周边诸国关系的新尝试,也是宗室制度的新尝试。”
要向他们说的,无非是朱常洛的新理念。
除了边防上的必要部署和经济往来上的加大力度,大明面对的更大难题还是这些地方的教化。
仍有大量的普通百姓没有离开,或者被俘虏了。其中既有昔年逃边的汉民、边军,也有外族。在如今的新边陲之外,则有更多的外族。
朱常洛除了希望让更多的宗室底层到这些地方寻找新出路,还希望各藩最有财力的藩王们在那里肩负起文教重任。
计划之中的理藩院规划了一系列的边陲书院,就地培养人才,还想吸纳外族权贵子弟来受熏陶。
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朱常洛给他们画的饼就是以现在的地方为跳板,将来若有机会,比如说什么漠北自治,他们若能有足够影响力了,后世子孙与草原权贵也都有血脉联系,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出路下就能成为真正的一国之主。
交通条件一般般的现在,大明朝廷直接实控的范围有限,周边都是一圈自治藩国的状态还将长期存在。
但朱常洛有心先打个基础。
不扯什么血统纯粹了,他就是要混血。
血脉纯粹与否不重要,相反,朱常洛现在就开始让藩王们帮他们整理他们的文化、保护他们的文化和习俗,只不过又一定要建立起一套汉文的规范与之对应。
至少要有更多外族会汉文,培养他们的学者群体。
朱常洛相信他们现在会愿意去做,只要大明给这个机会——毕竟大明在肉眼可见地变强,他们哪怕是出于忧患,也不会放过这个近距离了解大明、追赶大明的机会。
五位藩王不管愿与不愿,现在皇帝都先赶着他们上架了。
选择蜀王、楚王、肃王的原因之前已经提到过,而郑王嘛,当然是朱常洛对朱载堉出身的这一藩的重视。
至于潞王……他是朱常洛的亲叔叔,是内定的朝鲜王。
亲疏有别,其他四王也计较不了太多。
只不过朱常洛对这个叔叔的要求就很多了:“王叔,如今朝廷还没开始用兵朝鲜,只不过朕意已决,这事是定要办成的。接下来,你不妨先去辽东九连城。北洋舰队如今在獐子岛一带,等鸭绿江解冻之后,就会先取朝鲜义州。边军过去之后,北洋舰队再夺下皮岛。朝鲜有心内附大明的人,定会遣人来联络,将来治理朝鲜,少不得要用他们的人,该先去会会。”
“臣明白,臣明白!”
朱翊镠当然开心。哪怕是内附的状态,将来的朝鲜朝堂重臣也必须经过大明许可而任命,但仍旧是一方国主啊。
他觉得这个侄子比哥哥厉害多了,当真有再造天地之势!
和五王的沟通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五相都在,不论是他们的安全,他们的职责,他们将来要做的事的保障,这些都会细细提到。
越如此,越显得这是皇帝和重臣们经过了慎重考虑、周密计划的事。
沈一贯、申时行、王锡爵三人则一直听着。
直到五王告退,朱常洛才看着他们笑了起来:“咱们君臣之间,就不在这里说了。养心殿那边已经备好,今日赐宴,既叙别情,也聊聊将来。”
移驾养心殿后,朱常洛先看了看王安和邹义,随后叹了一声:“朕是念旧情的皇帝,今日成敬不在,田义和陈矩则都已故去。”
说罢看着沈一贯、申时行、王锡爵三人:“因此,就越发舍不得你们了。闲居乡里,天伦之乐固然怡情,但家有一老尚且如有一宝,何况国朝老臣?朕与他们五人都商议了一下,定了个规矩。”
说罢再次笑了起来:“将来但凡从一品以上致仕,要是身子骨还好,就都受朕委任一个咨政学士,留居京城吧。也不劳累,朕遇事不决,想多听听意见的时候也方便咨询。若是身子骨不好,又或者实在想得一番清闲,那也能署个咨政学士的衔还居故里,无非书信往来会慢许多。”
三人心中一震,立刻先谢恩。
虽然没有具体职差了,但这无疑是一种让位之后仍然能够保持巨大影响力的方式,也是一种待遇。
当然了,他们都清楚,皇帝现在提起这件事绝不只是他说的“念旧情”。
果然,随后皇帝就开了口:“你们都是在朝多年,位列台阁多年,门生故旧遍天下。现如今,幸赖将士用命,朝廷上下一心,大明有此大胜,朕也有了偌大威望。君臣之间就不绕来绕去了,你们都知道朕想改制,想推行新政。大明内忧外患,朕这一生总是都要做些什么的。接下来,中枢和地方衙署改制、诸多新政,还要咨政学士们继续发光发热啊。”
其实三个人都是有觉悟的。
无非是皇帝希望他们凭借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关系,让那些听得进去他们话的,好好顺应大势。
当然,也是继续给他们提携后辈的机会。
咨政咨政,总要先知道皇帝和朝廷的想法,然后再根据需要提提自己的建议。
采不采纳虽然不一定,但总归是知道先机的,知道大明这艘巨轮往哪里走。
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他们仨才是最先感受到大势,或者在大势里率先被淘汰或者率先顺应的人。
“陛下恩重,老臣之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