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1章 大明火器的进化
    第271章 大明火器的进化
    “你二人都有大功!”皇帝龙心大悦,还看着另一个人,“你也很不错,孙隆。”
    “臣不敢称功。”
    “这是奴婢应当做的。”
    贺盛瑞和赵士祯心里松了口气,孙隆更是如释重负。
    万历一朝,孙隆先是既得到朱翊钧的欣赏,与张居正的关系也不错。从万历五年夏天一直到万历二十八年,孙隆除了万历七年回京了一趟,他就一直呆在杭州,管江浙织造。
    织造局其实并不新鲜,皇帝在江南有南京、苏州、杭州三大织造局,由内臣管;地方也有自己的地方局,既满足实物赋税中的丝绸布匹需要,也是财源。
    孙隆管的是苏杭织造局,后来又代征苏松等府税课,成为了“臭名昭著”的矿监税使。
    如果不是万里二十八年被朱常洛下令提前返回了京城,在后面等着孙隆的有苏州民变。
    现在是朱常洛用对了人。
    贺盛瑞有十分强的规划、建设与总体管理能力,赵士祯是能亲自动手的技术工程师,孙隆则具备二十多年的大规模“手工业”管理经验。
    “此前天枢营所演练的鸟铳和鲁密铳,虎蹲炮和弗朗机车炮,卿等都看到过威力了。”朱常洛看着田乐和李成梁等人,“这种新铳和新炮,卿等以为如何?”
    李成梁的眼睛有点亮,目光只盯着那新铳。
    他看着赵士祯:“赵督堂,这种新铳,何时能够大量造办?能每支都像这支一样准吗?”
    赵士祯一脸为难,先看了看朱常洛,然后才说道:“臣如实禀奏:陛下盼臣能制出这种新铳,如今费劲心思,也不过得了区区三杆。大匠们所制样铳,十杆里面都不一定挑得出一杆合用。”
    李成梁眼里露出失望的眼神,摇了摇头十分可惜的模样。
    之前演练,这新铳已经不用像鸟铳一样,发射时总要吊一根火绳。即便训练有素的鸟铳兵,在那火绳燃完之前也只能击发三丸。
    而这种新铳,不用再燃火绳了。
    久经战阵的李成梁自然很清楚,战场上每少一个步骤意味着什么。更何况,不用燃火绳,就意味着许多刮风下雨的潮湿天气里,这种新铳会好用得多。
    另外,这种新铳不止少一个步骤。它装弹装药,都有一个特别结构,不必先倒铳药和弹丸,再倒引药。
    朱常洛听了赵士祯的话,把这杆枪拿到了手上细细端详着。
    大明并不是完全停止了火器的研究,赵士祯就是一个证明。
    鸟铳就是一种燧发枪,相比于最早时期的火门枪已经在点火机制上提升了一代。
    最早期的火枪叫火门枪,有前膛和专门的药室。
    使用时,士兵要先往直直的管子里倒火药和弹丸,再用一根通条压实。然后,再往位于前膛后面的药室内倒入引药,再经过通往药室的火门处的引线引燃。
    因为只能从枪口往枪底压,弹丸当然必须小于枪管口径。击发时,大量火药还没燃完,更有一部分火力会通过火门喷发出来,小小的弹丸就飞了出去。
    火药燃烧爆炸产生的力量通过后方的火门、前方枪管里的缝隙乱喷,弹丸的射程、准确度及射速都很有限。
    这样的操作流程,训练有素的士兵每发射一颗子弹恐怕都需要一分钟。
    在短兵相接命悬一线的战场上,分秒必争。这种火枪的有效杀伤射程只有几十米左右,这点距离,不说骑兵,就算是冲锋的步兵也不用多少时间赶到面前。
    这就是虽然宋元时就有了火枪,但火器部队面对冷兵器的北虏骑兵仍然作用不大的原因。
    火绳枪就是在点火机制上的提升,仅仅是把射速提高了大约三四成,射程略微提高。
    利用这种特性,倒是已经能用三排火绳枪兵来搞什么排队枪毙战术,勉强提高攻击力。但由于基本原理与火门枪没什么差别,攻击力仍然有限。
    早在嘉靖皇帝登基的那年,正德年间就与大明有过接触的葡萄牙人与大明在广东屯门一带爆发了冲突。
    屯门海战虽然最终获胜,但赢得并不顺利。时任广东海防道副使的汪鋐是先败后胜的,这一战有两个成果:一是毕竟击败了葡萄牙人的舰队,二是认识到了火力上的劣势。
    【佛郎机凶狠无状,唯恃此铳此船耳。铳之猛烈,自古兵器未有出其右者。用之御虏守城,最为便利,请颁其式于各边,制造御虏。】万历十一年汪鋐当上吏部尚书之后,奏请嘉靖皇帝借鉴西方兵器的优势,改进火器。
    嘉靖二十七年,东南抗倭过程中也俘获了一批火绳枪。到了嘉靖末年,大明已经造出了“较西番尤为精绝”的鸟铳。
    在东南抗倭过程里,已经出现了数层鸟铳手连环叠放的战术。“贼每见铳来,伏地而避,见铳不能应手即便冲来,今后分为数层,不得早放,仍用短兵卫之。”
    后来,又有大概位于如今土耳其一带的鲁密国派遣使者朵思麻到了大明,进献了他们的火绳枪。在鸟铳和鲁密国进献火绳枪的基础上,赵士祯在万历二十六年改进成了鲁密铳。
    现在大明军中,这鲁密铳性能最好,射程提高了五成左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朱常洛特别提拔赵士祯做军略堂督堂后,当然对他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虽然不是军器专家,但朱常洛至少也清楚火枪的发展脉络和一些关键。譬如燧发取代火绳,前膛装填改为后膛装填,火药子弹融为一体定量装填。
    这个时代受限于工艺,当然不必去想什么自动步枪。但凡能搞出大批量的燧发枪,想方设法提高射速、射程和准度,那就已经了不得了。
    他其实没有想到他们三人能搞出现在这个样品来。
    燧发、在后膛拉栓装填前弹后药的子弹、射程一举提升到鲁密铳的近两倍。此前演示时朱常洛估摸了一下,有两百米了。
    射击频率因为燧发和装填方式改进的原因,自然不是鸟铳和鲁密铳能比的,提升了近两倍。
    这下子,大约一分钟的时间里足以射出三发子弹。如果能够量产,再用排队枪毙战术轮流击发,那就是李成梁因此激动的原因。
    可惜……
    朱常洛问道:“只有大匠们制得出来,难处有哪些,你一一细说。”
    “是。”赵士祯也很希望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那燧石。不太易寻。大小形状,硬脆不一。用了多次之后,还要换用才好,如今臣等还找不到大量合用的燧石。”
    “要什么样的,好好去寻便是!大明地大物博,还怕寻不到?”李成梁立即说道。
    “宁远侯莫急,这只是最易解决的难处。”赵士祯摇了摇头,“再者是铳管。启禀陛下,合用者十中不能有一,便因这铳管冶铸。陛下所言弹药一体,膛后装填,又说了这栓榫之妙,臣等是试制出来了。只是这样一来,弹药大小和铳管大小就得分毫无差。要不然,既有炸膛之险,又不能既远且准。”
    朱常洛默默地点了点头。
    火枪的射程,说穿了就是弹丸能够利用百分之多少的火药爆炸推力。至于射击准确度,朱常洛也知道有膛线的说法,让子弹射出时是高速旋转的状态。
    目前提高了射速、射程,标准化的精密制造工艺就成为了难关。
    毕竟是计划着大量制造装备的,成本不可能不考虑。
    “还有这栓榫。”赵士祯又说道,“此铳是新铳,还未曾击发数弹。虽然妙用多多,但用过多次之后,引药残渣战场上不免淤塞,清理不及乱中出错,这铳就要卡住了。”
    李成梁听到这后两个难题,长长叹了一口气:“可惜!”
    战场之上,最不缺的就是乱中出错或惊慌失措。
    他细细端详着那杆铳,有些明白赵士祯的意思了。
    朱常洛沉默了一阵,忽然笑着说道:“有样铳,问题一个一个解决罢了。还有别的难题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