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傻柱成正式工,许大茂心态崩了(上)求投资求追读
“娄先生……我家的情况想来您应该是知道一二的,我爹跑了!我现在才十五岁,在大院里也没个靠山,这么高工资我怕保不住?”何雨柱低沉着道。
娄董事听完,先是惊疑一下,随即便露出欣赏的神情。该出手时就出手当仁不让,该退让时就退让毫不留恋,当真是少年英才啊!
想到自己也犹豫要不要把轧钢厂交给国家,看样子也该早作决定了,于是思索一会温和说道:
“是我考虑不周了!这样,你的工资就定为三十六万每月,允许拿一些厨房剩菜回家补贴家用,你看如何?”
何雨柱听完不由眼睛一亮,厨子拿剩菜是一种默认的规矩,但这事却见不得光,只能私下进行,保不齐有人因此打小报告也不一定。可现在得到娄董事的承诺,这事就变得光明正大了,谁也不能拿这说事了。
于是何雨柱当即抱拳道:“多谢娄董抬爱!”
“嗯,小何师傅今后也算你们的同事了,他的事大家就不要随便说出去,否则惹人笑话,对轧钢厂的声誉也不好。”娄董事环顾一周后,郑重讲道。
“是,董事长!”几个陪同吃饭的高层连忙保证道。
何雨柱很是感激的鞠了一躬,然后便退出房间前往食堂。
“王姐,我送你回去吧,小何师傅还要去人事部签字和办理相关身份证明,可能要下午才能回去了。”娄董事吩附好一众小弟就准备回去了,他现在可没以前那么重视轧钢厂了,毕竟现在轧钢厂虽然还没到公私合营的地步,但轧钢厂可是重工业工厂,国家可是有专门的监督部门,他便再也没有了从前随心所欲的经营权力,今天能来也是心血来潮,待了一个上午也足够了。
……
“听说没,何大清丢下傻柱兄妹跟个寡妇跑了!”
四合院里,在轧钢厂工作的人下班回来后,何大清跑了的消息最究还是传了出来。
倒不是之前吃饭那些高层说的,而是何雨柱主动讲出来,毕竟何大清是厂里的大厨,没来上班当然会有人来过问,所以何雨柱在成为正式工后就干脆自己讲出来,免得别人瞎打听。
“这有什么,何大清虽然混账,但他儿子可不孬,听说上午已经成为食堂的正式工,还掌一个灶台,而且还得了轧钢厂一个董事看中,一个月有三十六万的工资呢,不比二级钳工差。”另一个知道多点的四合院住户不屑反驳道。
1950点全东北地区试行八级制度,而后1952在在全国大范围城市进行试点。
包括京城、魔都、天津等地……
华中、华南、华东、华北地区都有改革试点的城市。
而八级制度的前身其实依旧来源于老大哥。
老大哥(苏连)从成立到三十年代,在工人层面,一起进行了4次工资调整和改革,1926年开始实行了以八级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工资等级制度,后续陆续进行了一些小调整,至五十年代中。
抗日战争以及抗日战争结束后,在东北大连地区中苏合营企业里,老大哥员工执行老大哥的八级工资制度,我国员工实行七级工资加配给粮制度。解放战争后期,我国开始逐步获得老大哥工业体系援建,首先受益的便是东北,随之而来的就是工资职称体系的改革。
1949年秋,“按劳分配”的理念指导下,东北总工会开始协商制定符合国情的工资制度。
1950年4月,东北发布《关于调整公营产业工人、技术人员工薪及改行八级工资制的指示》,按照生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将工资分为八个等级。后续又补充上了“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
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先后经历了“八级工”“三级工”“五级工”阶段,目前正在从“六级工”向新的“八级工”方向发展。
1952年开始,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行政区,也先后实行了各自适宜的八级工资制。
1956年,正式建立和全国推行八级工资制度。在早期,我国举国上下都在进行全门类工业体系建设,工人阶级也享受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八级工”的工资制度,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力。
从工资来说,八级工可以是一级工的3倍以上,有的八级工比厂长的工资还高。
一、“八级工”阶段
我国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源于技能薪酬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营企业广泛实施的“八级工制度”,严格地说,实为“八级工资制”。八级工资制是在我国企业工人中实行的一种工资等级制度,按照生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将工资分为八个等级。
1950年,东北发布《关于调整公营产业工人、技术人员工薪及改行八级工资制的指示》,实行“八级工资制”。
1951年,东北又将工资标准改为五类产业,此后工资标准、产业分类曾有多次调整,而八级工资涉及的等级制度没有根本改变。
1952年开始,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工资管理工作移交劳动部门负责。1956年,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使工人的工资等级制度更加合理,各产业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修订工人的技术等级标准,严格地按照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考工升级,使升级成为一种正常的制度。”
八级工制度的产生和实行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从1956年正式建立并实行八级工资制,至今在相当一部分老工人的档案工资中还有记载,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当时存在的合理性。
八级工资制实行初期,运行比较正常。一是工资水平确定的比较恰当,符合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物价水平)、生产状况(重点建设重工业)和人民的长远利益。
ps: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票求打赏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