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章 大明的悲剧
    第72章 大明的悲剧
    【不可否认,张居正是一个好老师。】
    【也不可否认,他教导了一个好学生。】
    【作为一个改革家兼帝师,张居正无疑是想通过对小万历的教育来延续自己辉煌的改革大业。】
    【他一生只在两件事上过心血,一是完成一场成功的改革,另外一个就是培养一个改革的接班人。】
    【可没想到这两件事到最后居然成了一对矛盾。】
    ……
    看到此处,历朝历代无不唏嘘不已。
    或许是因满清的对比,看到日后神州大地的落败,看到百年的屈辱史,许多人对明王朝的败落都抱有遗憾。
    这使得大家格外在意,小万历为何要亲手毁掉自己老师毕生的心血。
    这对老师和学生间的矛盾,真的到了这般无可挽回的地步了吗?
    ……
    【其实张居正和万历皇帝之间的矛盾明朝人他自己就总结过。】
    【咱们就翻开明神宗实录,那基本上就能够看懂为什么,明神宗实录是成书于天启朝(明熹宗朱由校。)】
    【此时明王朝之前经历了万历三大征,又经历了后来的萨尔浒之战,整个国家都在朝着倾覆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会儿的明朝官员在评价张居正的时候,就不至于像万历朝那样过于情绪化。】
    【毕竟这个节骨眼上,谁才是适合做首辅的人,大家心里多少都有点数。】
    【明神宗实录对于张居正的评价有好有坏。】
    【好的一面呢,说他在王朝内部不稳的时候,尽量的把明帝国给拽回到了发展的正轨当中,执政期间朝廷官员的执行力有所上升,国家的府库也是比较充实的,在行政上也确实是做到了一个臣子能够做到的极致。】
    【这个评价其实已经相当高了,毕竟明朝在朱元璋的时候就把丞相制度给废了,结果张居正最后能够被明朝人称之为是古贤相,那说明他做的确实不错。】
    ……
    “丞相制度被废了?”
    随着天幕的讲述,历朝历代又get(发现)新的知识点。
    “丞相制度,乃国家之根本,岂能轻易废除?”
    刘备目光中闪过惊疑,没了丞相,谁来帮皇帝处理政务?
    若凡事皆出自皇帝之手,天底下那么多事,做皇帝的得多累啊!
    这朱元璋莫不是工作狂不成?
    就算他是工作狂,他的子孙不是啊!
    皇帝将天底下的事全都大包大揽,岂不是要把人累死。
    诸葛亮倒是不怎么惊讶。
    古往今来,朝廷的制度一直在变,后世皇帝都没了,更别提被皇帝之下的宰相之位了。
    可饶是朱元璋将丞相制度废除,还是会有张居正这样人统领朝纲,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丞相制度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他也猜到张居正最后被清算的原因。
    毕竟权力这东西,很容易让人分不清形势。
    当一个人拥有了足够多权力,很容易就会跨过君臣之间的那条线,大汉时的霍家就是很好的例子。
    霍光虽是权臣,但是汉宣帝在霍光活着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相处的还算不错。
    唯一的一次小冲突就是在立皇后这件事情上,汉宣帝一直是没有敢向霍光要权,但是他唯一坚持的一件事就是要立自己在民间的时候就已经结识的许平君为皇后。
    汉宣帝从小流落在民间,甚至一度沦落成奴婢,打小饱尝人间疾苦的汉宣帝与妻子许平君相知相爱,成了皇帝之后,唯一的所求不过是想许平君为后。
    原本霍家是希望霍光的女儿当皇后的,但霍光却没有过多干涉,表现的很大度。
    汉宣帝也因此就圆了他故剑情深的梦。
    当年霍光去世的时候,排场那是非常大的,汉宣帝还有太后都是亲自到场葬礼的,甚至都是准皇帝级别,按理说霍家完全可以安安全全的软着陆。
    但是坏就坏在霍光的老婆一直越过君臣之间的那条红线,没有一个身为臣子应有的自知之明。
    眼看女儿没有了做皇后的机会,就在公元前71年,趁着皇后许平君生育的时候,霍光的老婆买通了女医纯鱼眼给皇后许平君下毒,导致许平君中毒身亡。
    虽说霍光后来把这件事给压了下来,但经过此事宣帝心中很明显已经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之所以没有立刻动手,无非是在等待时机罢了。
    结果霍光死后,霍家的儿子们个个飞扬跋扈,没有自知之明。
    后来发现皇帝对霍家的态度不对后,霍光的老婆自爆许皇后是被自己给毒死的,将霍家逼上绝路,起兵造反,最终霍家被全灭。
    这就是典型的权势太大,仗势欺人惯了,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
    正因为有史为鉴,日后在处理与刘婵关系的时候,诸葛亮向来都是以理服人,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采取过什么过于强硬的手段。
    但张居正能否做到这一点,就两说了。
    毕竟权势迷人眼。
    身为臣子,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不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事后被清算倒也说得通。
    诸葛亮叹息一声。
    倘若张居正能在教育皇帝的时候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许大明的未来能够有所不同。
    ……
    【可张居正的问题也不少,太任性了,脾气差心眼小,用人完全看自己的心情。】
    【最可怕的是最后一句叫威权震主。】
    【这四个字完全就把张居正和万历之间的矛盾给概括起来了。】
    ……
    果然……
    诸葛亮眼神一凝。
    跟他想的如出一辙。
    张居正是有能力,但在处理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上,他表现出来的并不像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这是他的失败,也是他与万历皇帝悲剧的根源。
    ……
    【这个威权震主有多夸张呢,据说有一次万历皇帝在上课的时候读论语,万历帝把一个字给念错了,当时在场的还有很多官员,结果张居正非常严厉的把小万历给斥责了一顿,纠正读音。】
    【这一嗓子不仅把万历给吓坏了,他也把在场的大臣们给吓坏了,你好歹是个臣子,你这么和皇帝说话,确实是有点不把皇帝当回事了。】
    【张居正不光是对万历这样,对于万历的母亲李太后其实也差不多。】
    【万历二年,李太后捐了5万两,在涿州修了几个桥。】
    【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李太后有一个毛病,就是非常迷信。】
    【整天是信佛信仙,到处钱去祭拜。】
    【李太后打算在涿州的桥修完之后再修一个娘娘庙,结果张居正就立马发动工部,以及工科给事中上书,批评李太后大搞封建迷信,而且言辞还非常激烈。】
    【直接给李太后怼得没话说了。】
    【结果在当年涿州的桥梁被大水给冲毁了,张居正就跟李太后说,这个桥当初没有修好,现在被水给冲了,重修还得再15000,可是朝廷现在钱也不够,要不您老人家就把这钱也给包了吧。】【李太后都无语了,我刚拿5万去修桥不到一年,你就把桥给修塌了,什么豆腐渣工程。】
    【而且钱也就算了,我就想修一个娘娘庙,你弄了一大堆的人上书骂我不说,还要我再出1万五,你这不欺负老实人吗?】
    【虽然李太后最后还是把这笔钱给出了,那心里面肯定是不好受的。】
    【所以从这些事也就能够看得出张居正和皇帝家之间最大的问题。】
    【不是说他改革惹怒了多少人,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自己和万历皇帝还有李太后之间的关系。】
    【在明代那种皇权高度集中的时代,张居正是完全忽略了这个小孩子他本身是个皇帝。】
    【而且随着皇帝年龄不断的增长,他对于权力的渴望也是在增长的,可是张居正竟然真的把万历当成了一个完全可以随意惩罚的学生,还把李太后当成了可以随意叫来的普通家长。】
    【皇权社会之下,君臣之间无论如何都是有条红线的。】
    【可张居正天天踩着线,不把这娘俩当回事,那自然也要承受万历的怒火了。】
    ……
    “过分了……过分了……”
    刘备惋惜的摇了摇头。
    试想一下,自己要是在这种高压环境的教育下,估计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由此看来,万历皇帝真正掌权以后,长达28年不上朝也就可以理解了。
    李世民叹息一声。
    张居正是个好老师,教育学生的手段很严厉,但过于严厉,就会适得其反了。
    要知道他面前的学生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学生,最后他还是一个少年。
    少年人都是要面子的。
    你当着群臣的面丝毫不给皇帝留面子,人家不记恨你才怪。
    当然了,万历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身为皇帝,不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肆意毁坏与国家有益的政策,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可见万历小儿并非明主。
    大明虽有张居正这一剂猛药,却因其与万历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未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当真让人惋惜。
    与此同时,胡惟庸,严嵩,刘瑾等人不屑一笑。
    人生不过短短百年,当个庸臣舒舒服服的捞些金银,给后世儿孙留下厚厚的家业不好吗?
    冒天下之大不韪,执着改革,到处树敌,何必呢?没看到吴起,商鞅,王安石那些人的下场吗?
    就算改革成功了,不过史书上轻轻一提,人都死了有什么用?
    而且还要担心失败被砍头,何苦呢?
    ……
    【张居正被翻盘了,张居正所亲手建立的万历新政也被翻盘了。】
    【张居正被翻盘,还只是一家一户的悲剧,但张居正亲手建立的万历新政也被翻盘了,这才是一个国家一个王朝悲剧的开始。】
    ……
    “唉……”
    朱棣痛苦的闭上眼睛。
    就这一点上,万历小儿就是大明的罪人。
    商鞅变法之后,商鞅虽死,嬴驷尚且保留了变法。
    因为作为一个君主,他知道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强大。
    可万历小儿呢?
    完全没有此等战略眼光,身为皇帝,就是无能。
    张居正虽有僭越的嫌疑,终究没有做出什么迫害国家的事。
    作为臣子尽职尽责,比那些贪官庸吏强太多了,虽非完人,但于国于民有大功,朱棣对张居正更多的是感激。
    反观万历小儿,身为帝王,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长达28年不上朝,愧对大明江山,愧对天下百姓。
    乃是大明的罪人!
    ……
    【正是张居正倾注了全部心血培养出来的这个改革事业的接班人,亲手颠覆了张居正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一切。】
    【张居正的考成法被废除了,被考成法扒下去的那些贪官污吏们,无能的官员们官复原职。】
    【张居正越级提拔的治理黄河的能手潘季驯,在百姓中德高望重,就是因为替张居正做了些辩护,而勒令离职退休。】
    【张居正的学生,重视的人才兵部尚书张逢时,甚至被构陷下狱。】
    【甚至连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戚继光啊,抗倭英雄,不过是因为和张居正的关系特别好,也被从北部蓟辽前线一杆子调到了广东去。】
    【广东没仗可打,没兵可带。】
    【对于戚继光这样的军事家来讲,无仗可打,无兵可待带,这是一种多大的孤独和痛苦。】
    【所以戚继光愤而辞职,最后在孤独愤闷贫病交加之中凄惨死去。】
    【所以很多人悲叹,在万历十年,也就是大明王朝1582年张居正去世之后,世间再无张居正。】
    【一个王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剧才开始真正上演。】
    【在张居正死后的四年,也在考成法被废除之后的第二年,辽东巡抚周咏注意到在辽东以外的一个叫建州的地方,一个女真族部落的首领渐渐地做大起来。】
    【周咏当即上书朝廷,主张出兵征剿要予以痛击,免得养虎一患。】
    【结果在没有考成法的日子,征剿的将领可以擅自把征剿改为诏安。】
    【又把诏安改为安抚,摸了一下就完了。】
    【让那个远在辽东之外的,远在建州的那个女真族的首领得以从容作大开疆拓土,最后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而这个人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我经常想,要是张居正在,要是考成法在,要是方逢时戚继光都在,努尔哈赤还会是后来的努尔哈赤吗?】
    【可惜历史不相信假如。】
    ……
    “大明亡的不冤啊……”于谦摇了摇头。
    古往今来,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都在一定成都上影响了国家,虽然变法的人死了,但是变法的制度依旧保留了一部分。
    但张居正的变法呢?
    在张居正死后,被万历全盘否定,这种完全不管对国家有没有用,全面推翻的做法,可见完全来自对张居正的报复。
    可以说,说明亡于万历一点都不冤。
    身为皇帝,不明是非,一味否决,只凭自己喜好无视国家利益,本身就是罪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