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章 亩产3000斤!震惊的老朱,咱要给袁老立庙!
    第45章 亩产3000斤!震惊的老朱,咱要给袁老立庙!
    朱元璋虽然不知道‘公斤’是何意,但两倍产量的提升,他还是能看懂的。
    “不错不错,能将水稻亩产量提升两倍,让百姓饿不着肚子,当属大功一件!”
    朱元璋兴奋道:“此等人物若是放在咱大明,咱一定给他大官做。”
    老朱对袁老敬佩不已。
    十年之光阴,经历数次失败,可见想象其中艰难。
    可无论多么困难,无论外界怎样冷嘲热讽,这位后世稻神都不曾放弃。
    这种精神,这份毅力,即便老朱都自愧不如。
    与此同时,一旁的太子朱标看着‘公斤’这个单位,若有所思。
    后世所用的计重单位‘公斤’与古代常用的‘斤’称呼间只差了一个字,很容易就能让人联想到‘公斤’是一个计重单位。
    再联想到大明当今水稻亩产值大约三四百斤的样子……
    “莫非后世一公斤,差不多等同于大明一斤?”
    朱标心中冒出这样一个看似合理的想法。
    ……
    【从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平均增产约20%,使华夏成为全球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之一。】
    【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提高了华夏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数量,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1979年,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成为华夏农业技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一年,老美从我国引进了多个杂交水稻品种,如南优2号、南优6号、威优6号和四优6号等。】
    【这些品种的引入使得老美水稻种植面积显著增加,达到了之前的25%,其中60%的耕地都用于种植水稻。】
    【此外,杂交水稻的成功推广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由于杂交水稻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被称为“东方魔稻”!】
    【自1980年起,华夏一直是世界上杂交水稻技术的输出国,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对华夏的长达25年的粮食援助划上了句号。】
    【自2006年1月1日起,华夏将不再接受该机构的援助,标志着华夏正式从世界粮食计划署“毕业”,意味着我们有能力自己解决国民的吃饭问题。】
    【此后,我国转而成为粮食援助捐赠国。】
    【时至今日,华夏杂交水稻亩产记录仍在不断刷新。】
    【2011年9月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达到900公斤以上,从此华夏人将不再为粮而发愁。】
    【2014年,杂交水稻亩产成功达到1000公斤。】
    【2017年,袁老团队再次刷新纪录,实现了杂交水稻单季亩产1100公斤的目标。】
    【2020年,袁老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突破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达到1530.76公斤,等于3061.52斤!】
    【袁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非常激动!亩产3000斤就意味着一亩地可以养活5个人”!】
    单季亩产1100公斤!
    双季亩产3000斤!
    一亩地可以养活5个人!
    看到这恐怖的数据,老朱彻底失态了!
    瞪大眼睛,死死的盯着天幕上那串恐怖的数字,心中如翻江倒海一般。
    “后世一公斤,竟然等同我大明的两斤?”
    此刻,朱标心中同样掀起狂风巨浪,这才明白自己刚才的猜想错的有多离谱!
    “亩产值3000斤,是我大明的十倍!”
    老朱激动地整个人都在颤抖:“依天幕所言,后世百姓,岂不是家家都有余粮,人人都是大地主,土财主?”“难怪!难怪这位袁姓后人能被称为稻神!”
    “亩产值3000斤啊,咱大明若是能有此等人物,何愁百姓吃不饱肚子!”
    “百姓能吃饱肚子,就不会造反!不造反……咱大明就不会亡……”
    老朱越想越激动。
    但激动过后,心中便升起一股巨大的遗憾。
    “可惜了!天幕并没有详细介绍这‘东方魔稻’的培育方法……”
    老朱连连哀叹。
    如今他已通过天幕知道后世杂交水稻恐怖的亩产量,心中自然万分渴望能够拥有亩产3000斤的水稻种子。
    看着老爹懊悔的样子,太子朱标拿起自己刚才记录的内容,细细读了几遍。
    突然笑道:
    “父皇,天幕虽未详细解释魔稻的培育方法,不过我想从这些只言片语中,还是能够看出一些门道的。”
    “哦?”老朱眼睛一亮,忙道:“标儿,你看出了什么?”
    “父皇,你看这句‘想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必须培育出高产量的粮食种子’,再结合‘杂交’二字……”
    “孩儿想,这杂交水稻的培养方法,应该是将两种不同的水稻相互杂交,然后不断测试其亩产量,在其中优中选优,将其中产量高的种子挑出来,然后再不断杂交,从中选优,由此不断杂交,直到培养出合适的稻种……”
    老朱听着听着,恍然大悟般地点了点头。
    欣喜道:“咱标儿就是聪明,在理!在理!”
    朱标微笑道:“父皇,事不宜迟,儿臣请立即下旨,向全国征收良种,派专人加以培育。”
    “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
    朱标郑重道:“我相信,只要不断培育良种,优中择优,总有一天,咱大明也能有属于自己的‘魔稻’!”
    “说得好!”
    老朱激动地拉着朱标的手:“标儿,此事太过重大,一定要挑选个用心尽责的人,由你全权盯着,否则咱不放心!”
    “放心吧父皇!”
    朱标神情凝重的点点头:“孩儿一定不负所托!”
    “另外还请父皇留下旨意,后世儿孙,当以培育魔稻为首要大事,不可荒废!”
    “准了!”
    老朱大手一挥:“虽说稻神非咱大明之人,然对我华夏有功,更是让咱知道了杂交水稻的存在,所以咱决定,为其开宗立庙,再择一良日,昭告天下,封其为稻神,享香火,好让咱大明子民牢记他的功绩!”
    ……
    永乐时期。
    看着天幕中的丰收之景,朱棣等人同样大受震撼。
    “上天莫非是欺朕不懂农事?一亩地,如何能产3000多斤的稻米?”
    亩产量十倍于大明,朱棣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总感觉天幕有些夸大其词。”
    朱瞻基小声嘀咕了一声,不光朱棣,他同样有些怀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