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章 西夏
    第92章 西夏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看着数万宋军精锐不断战死,内心滴血不止。这些都是宋军精锐啊!
    赵光美也心情沉痛:“大哥,此次再次战死数万士卒,之前雍熙北伐东路军也死伤数万、溃兵无数,这都是精锐士卒。如此下来,我大宋的精兵还有多少?”
    参与这几次战斗的基层将官和士卒们都是有一定作战经验,甚至也有积年老将(基层),士兵们也都是打过打仗、对战斗自有一套心得的,这般接连损失两次,又剩下多少?
    赵匡胤行军打仗多年,自然十分了解:“就算剩下的人,心气恐怕也已经打没了。”经历这两次惨败,剩下的士卒还有多少心气?
    嗯?他突然反应过来:“那后来搞什么专注内政,不会也有这几次连连惨败不敢打的原因吧?”
    要真是这样,那可真是晦气!几次失败,就不敢打了?历史上有几个人敢说自己/自己手下能够百战百胜、全无败绩?大多数人,都是有胜有败,但通过一步步来,最终能够达到战略目的。
    赵匡胤撇撇嘴,不过,像赵光义这样想要一战就达成最终结果的风格,确实也容易因为数次战败就畏敌如虎啊,呵呵。
    辽朝,统和五年。
    朝中似是有人想起来什么:“贺令图啊,臣好像记得。”
    另一名大臣兴致勃勃,显然也有所了解:“臣也知道这个人,这种贪功冒进之人,确实少见,让人记忆犹新。”
    不少人哄笑起来,也有一些人对此事不甚了解,连忙询问身边同僚。
    原来,在此次战斗中,他们的将领耶律休哥曾经修书一封送给贺令图,内容是“我获罪于契丹,想要归顺宋朝”,贺令图见到书信,顿时兴高采烈,觉得自己终于等到了想要的巨大功劳,于是带着手下兵马跑去耶律休哥的营地见他,结果就被耶律休哥的兵马杀光了所有士卒,自己也被俘虏。
    “原来如此!确实可笑。”听罢,不了解的人也觉得此人实在独特,也实在可笑。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看着宋朝再次战败,也只能叹息:“宋军精锐尽丧,斗志全无。此后,再少有主动进攻辽国之事……”
    一旁的儿子们点头,朱元璋继续道:“守内虚外,不修军力,只论文学,纵使财富满溢、人才济济,也难有作为。”
    “所以!”朱元璋盯着乖乖听话的儿子们,语调严肃,“万事万物都离不了平衡二字!可别自己觉得什么威胁不大就可劲儿捧,那都是笑话,所谓的影响不大,都是因为其规模不大,权力不大而已。”
    见儿子们都认真点头,一副受教的样子,他转过身去,继续观看。
    身后,朱柏悄悄地问朱标:“大哥,我看书上说还有一个大败辽军的静塞军来着啊。”
    朱标也小声回道:“确实,但是后面你有认真看吗?”见朱柏一脸疑惑,他接着道:“唐河之战,静塞军大败辽军,于是‘会边将取‘静塞’马分录帐下以自卫’”。
    “就是说静塞军被拆分给了各个边将,被他们放在身边用来当自己的卫队啦!就没有静塞军啦!”朱棣也凑过来,压低声音道。
    “啊——”朱柏有些郁闷。
    【雍熙北征是宋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赵光义企图收复燕云的最后努力。
    而这次惨败对宋朝上下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从此,上至皇帝,下至臣民士卒,纷纷对辽军极为畏惧,产生了无法抑制的“恐辽”心理。
    从此宋朝彻底放弃了用武力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变得保守内向,赵光义也逐渐转向专注于内——守内虚外的基本国策。
    而体现在边疆战时上,就是把以往的主动出击、战略进攻变成了战略防御、据守要塞,完完全全变成了守势。
    如何防守?“来则掩杀,去则勿追”“驱而去之,及境则止”的被动防御被发扬光大,这也确实守住了宋朝的边疆。但长此以往,对宋朝却并非正确选择。
    一切战争的基本原则、基本目的,都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从整体上看,消灭敌人优先级要高于保存自己,只有更彻底地消灭敌人,才能真正地保全自己。
    宋朝在防守战中守住了边境,但如果未能对进攻的辽军达成一定消灭,则实际上也不能算是完全的胜利。】
    秦朝。
    “保全自己,消灭敌人。”始皇帝默念着这句话,回想起大秦自王国时期、不断东出的整个战争历程,或许一两次战争没有直接消灭敌人,但也都是为了后续的消灭做准备。王国时期武安君白起的数次战斗,把这句话展现的淋漓尽致——没有一次不是消灭敌人。
    对于这句话,嬴政也是赞同的,如果不是为了消灭敌人,那战争又有何意义?而不消灭敌人,又如何保全自己?敌人可不会因为你不主动攻击就放你一条生路。
    要是如这宋朝一样搞被动防御,决不主动出击、甚至连追杀都不做,那大秦估计早就不知道被哪个国家灭亡了。
    毕竟,那可是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何况,就连通常不直接涉及武力的政治斗争上,都是在消灭敌人,保全自己。
    汉朝初年。
    刘邦对于这句话有着深刻理解,或者说切身体会:“没有消灭敌人,与失败又有何异?”
    在尚有余力或者机会正好的时候,不尽可能地绞杀敌人,必然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说不定,日后江山倾覆、兵败身死就是起源于此!
    没错,就是在嘲讽项羽,当时他要是杀掉了自己,也不会有日后的楚汉之争,更不会有四面楚歌、大汉天下!
    想到这里,他对匈奴咬牙切齿:等着吧,乃公这一代不行,还有后世子孙,只要我大汉存在一日,就不会放过你们!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眸中异彩连连,这话说的实在太对他胃口了!毕竟,他可是一力倡导要对匈奴主动出击,而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打过了焉支山,匈奴又如何骚扰边关、伤害汉家百姓?
    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朕觉得,日后只要有余力,就应当主动出击,最好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侵扰大汉一分一毫。”
    霍去病也眸光闪闪,十分赞同:“陛下,臣也这么认为!我大汉国力雄厚,正应当主动出兵,消灭匈奴,那些草场也当属于大汉!”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扫视群臣,问道:“众卿以为,朕应当如何应对辽国?”
    大臣们彼此对视,经过赵光义多年调整,此时站在此处的基本都是听从于他的人,自是对他的心思颇为了解。
    同时,到此时,宋朝已经实行防御政策数年,大家也都习惯了不主动出击、不用操心军事的日子,并不太愿意改变。
    于是,一名官员道:“圣人行事,一举一动都考虑周到,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边疆之事,只要有合适的将领,再加固壁垒挖深沟濠,蓄精养锐,以闲逸自处,我方安宁敌方劳顿,这样岂不为上佳?况且,现下百姓方才休养生息,时间尚短,而百姓才是根本。圣人先务本而后求末,使国内安定来抵御敌国,尧舜也是如此啊!”
    此人的话音刚落,另一名官员也谏言道:“正是如此。官家爱护百姓,一直为百姓着想,是以不轻言动兵。只要官家安定天下之心,使百姓都知道陛下的心意,感念陛下的恩惠,就是大大的德政了!而当官家施行德政,安定百姓,那么辽国那样的蛮夷也会趋利避害,自然就会归服于官家了!”
    与后期的赵光义一样口称“德政”的宋朝皇帝还有数位,毕竟,哪怕时间推移,宋朝的“恐辽症”依旧没有被治愈,很多时候在朝廷中能够占据上风的是主和派。
    虽然有时候,主和派又会变成投降派。
    【总之,此后的赵光义逐渐把目光转向了国内,打算专心经营内政。
    淳化二年,他还曾对大臣说了这么一句话:“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这段话既表明了他自己的执政理念,也奠定了后代宋朝的整体政治纲领——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内患才是“深可惧也”。
    当然,外事不说,内患确实需要一个皇帝认真处理,但皇帝们眼中的内患就真的是宋王朝真正的内患吗?
    回到赵光义的执政理念上。
    其实,在“外忧”上狠狠打击了他一番的,除了辽朝,还有西夏和交趾。】
    宋朝,开宝元年。
    “外忧确实一般只有边事,但这正是重中之重啊!”赵光美对赵光义这样全了自己脸面、自圆其说也不知该说什么,“西夏又是何处?莫非是夏州李氏?”
    “应该是吧,可这李氏不是归顺了我大宋吗?先前节度使李彝兴(原名李彝殷,因避讳改兴)和李光睿还出兵助力,攻打了北汉,俘虏都送了回来。”
    赵匡胤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赵光义,没想到他不仅对辽惨败,还能再搞出夏州李氏独立的事情,是觉得宋朝的外忧还不够多吗?
    至于那句话,你就算被打得不敢搞边境了,要缩回去搞内政了,你也不能这么说啊!这句话一出,后来不愿改变的人都有据可依了。
    像过去专心经略内政,暂且搁置边事的皇帝们是如何说的?基本上都遵循一个套路:先搞内政,内政搞好了才能让边事更好——可你怎么就直接说外忧不过边事?一点余地都不打算留了?
    明朝,洪武年。
    晋王朱倒是有些唏嘘不已:“宋朝的皇帝们确实专注内患了,可要不是压根没找对内患,要不是找对了却没有触及根本,还有的解决了一个内患后、自己又造出来一个新的……”
    “没错,特别是党争出现以后。”朱标也开口回道,兄弟几人自己悄悄讨论,没有惊动他们爹。
    【先说西夏。
    西夏是党项一族,在唐朝时不断内附迁徙,一支最强大的部族迁徙到了夏州,称为平夏部。唐朝对于这一类外族内附基本施行羁縻制度,授予部族的首领州刺史等官职。
    此时平夏部还是一个普通的、武力值比较高的大唐下属。
    直到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此时的平夏部首领、宥州刺史拓跋思恭亲自出兵,协助朝廷镇压黄巢,于是唐僖宗封其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节度使。叛乱平定后,又封为夏国公,赐姓李,随后将其统治地区更名为“定难军”。
    至此,夏州李氏统辖五州:夏、银、绥、宥、静,这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定难五州”。
    李氏家族数代经略定难五州,势力深耕,百姓也对其颇为拥护。
    及至宋太祖赵匡胤创立宋朝,第六代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即刻上书朝贡,赵匡胤也承认了其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的割据地位。随后李彝殷死,其子李光睿继位,这期间都与宋朝保持着良好关系。】
    宋朝,开宝元年。
    “看来问题就出在李光睿死后。”赵德芳从中得出结论,毕竟李彝兴和其子李光睿在位期间,定难和宋朝关系都保持得不错,唯一的悬念就是李光睿死后,新一任节度使态度未知。
    “其实定难五州一直都在不断尝试扩张势力,”赵匡胤反而给出了另一种角度,“虽然他们一直态度恭顺,并且愿意出兵相助我攻伐北汉,但也在借机提升自己的力量。如此一来,势力扩大是迟早的事情,能否妥善处置,就要看当时的皇帝和朝廷的水准了。”
    只不过,不知道赵光义怎么搞的,居然还真让这定难五州分裂出去、独立成国了。
    唐朝,贞观三年。
    每次讲到宋朝初年的时候,总能够让贞观君臣们一窥唐朝后期的情况和问题。此次也不例外。
    “唐僖宗……算了不提,”昏庸享乐,果然是末年君王,搞出了起义——黄巢,听起姓氏并非大族著姓,如此,又与那农民起义无限接近。
    想到此处,李世民开口:“朕以为这黄巢起义,大约不能是孤例。而数次起义,与后来的藩镇割据不无关系,但朝廷自己也脱不开责任。”
    农民起义基本于生存相关联,多半都是横征暴敛所导致,房玄龄于是道:“臣以为,朝廷必是有横征暴敛之事,此为人祸,若是辅以天灾,必起争端。”他顿了顿,聊到藩镇割据的问题,“而关乎藩镇,大约是自藩镇诞生后,朝廷的财政就出现了问题,其后也未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反而走上了搜刮百姓的道路。”
    “朕没想到,朕的后代子孙居然彻底压迫百姓。”李世民掩面叹息,他一直都坚定宣扬“民”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地贯彻自己的话。而后来的皇帝们就算不能发自内心地爱护民众,那单纯为了基业稳固,也不应当过度欺压他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