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8章 妈都认不出来的米格21改(二合一)
    第188章 妈都认不出来的米格21改(二合一)
    由于第二天还要工作,因此接风宴并没有持续到太晚时间,酒也喝的十分克制。
    绝大多数人在散场时都还保持了十分清晰的意识,比如昨天下午才特地从筑城飞到蓉城的648所副总设计师孙惠中。
    他刚才全程都没有发言,只是静静地听着常浩南对其他人的提问做出解释。
    虽然已经从很多渠道听说了这个少年天才的事迹,但孙惠中觉得自己还是得亲眼见识一下才好。
    于是现在,这位648所唯一的总工程师心中只剩下了佩服。
    “常工1
    离开招待所之后,孙惠中从后面叫住常浩南,然后快步跟了上去:
    常浩南回过头,看到一个头发半白的男人站在自己身后。
    “请问您是……”
    虽然说起来已经做了不少事情,但他穿越过来其实也才半年时间,根本来不及和太多人接触。
    而前世作为一个普通军工工程师也同样人脉有限,所以除了极少数如雷贯耳的大佬之外,大多数面孔都是陌生的。
    “孙惠中,筑城648所来的。”
    二人在昏黄的路灯下面握了握手。
    定睛细看之下,常浩南才发现对方的年纪似乎并没有特别大,应该只是三十出头的水平,之所以早早白头大概只是因为先天原因或者压力太大。
    “常工,我想再问一些跟进发匹配有关的问题。”
    时间毕竟已经很晚了,而且孙惠中是住在招待所的,和宿舍区并不去往同一个方向,因此他也没绕什么弯子,直接说明了来意。
    这种事情常浩南自然不会拒绝:
    “请说。”
    “我们所想要在歼7f的基础上,开发一种双座型号的飞机。”
    孙惠中并不避讳从兄弟单位这边借鉴思路的想法,毕竟648所的设计团队人数总共才三位数,经验和水平也是一言难尽,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抄作业并不丢人:
    “但之前听蓉城这边的同志说,歼7f的进气道和前机身是由您完成的一体化设计,对机身的修改会严重影响进气效率,所以我想问一下,您觉得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如何?”
    “确实是这样,歼7f的高进气效率和稳定性建立在由机头部分对来流进行一次压缩的基础上,而要想改双座的话,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对前机身进行大改,这样几乎需要把整个设计推倒重来。”
    单座改双座看上去简单,但操作起来工作量并不校
    对于一些体量比较小的飞机来说,多一个飞行员会产生很明显的影响,而飞机气动设计越精密复杂,给这种改动留出的操作空间也会越校
    歼7f两边全占了,属于尤其麻烦的。
    所以常浩南略加思索之后,很快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尽管这是一盆冷水:
    “我在设计这个型号的时候,只是想要赋予歼7真正意义上的超视距作战能力,没想过让它承担更多复杂的功能,所以并没有留出什么余量,改双座的话……我个人并不看好。”
    那个时候他刚刚穿越过来,只是想赶紧搞个短平快的项目引起老师注意,借此迅速参与到具体的型号项目中来。
    实际上,常浩南至今都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是如何跨过刘洪波教授这一层,直接引起了杜义山的注意。
    总之最终产生的效果比预期好了太多。
    “原来是这样……”
    站在对面的孙惠中微微低下头,露出了一个有些惋惜的表情:
    “我们本来准备,对歼教7进行进一步改进的,目前正在做机翼选型和进气道匹配这些预研工作,在接触到歼7f项目后,本来觉得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参考,可惜……”
    对方这么一说,常浩南突然想起来了之前在歼8c交付仪式上面,跟那两名海航25团飞行员之间的对话。
    他们就说过现在部队缺少一种好用的高级教练机。
    要解决这个问题,从头设计一种全新的高级教练机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目前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方面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方案。
    别的不说,两台小推力或者一台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就拿不出来。
    况且眼下也没有那么充裕的资金。
    但利用歼8iiact的多余度数字电传技术,结合中等推力、性能出色的涡喷14,在歼7基础上改出一个型号来还是可行的。
    这个思路在后世的最终产物是教练9,正好是648所的产物。
    而常浩南完全有能力让它提前诞生,并且……
    变得更加完美!
    因此他话锋一转,对已经准备告别的孙惠中说道:
    “既然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你们不如做的更大胆一些。”
    听到这句话的后者顿时眼前一亮,抬起头看向常浩南:
    “您也认为我们需要一种新的高级教练机?”
    尽管以歼7f作为技术基础的方案已经被否定,但能得到对这个教练机思路的肯定还是让孙惠中相当高兴的。
    要知道,预研这种东西的成果转化率其实是很低的,有时候10个预研计划最终往往只有两三个形成了可以开展下去的正式项目,最终修成正果的则可能更少。
    他们之前提交的两份预研报告就都因为深度不足而被打了回来。
    因此648所内部也对于这个新型高级教练机的计划有所顾虑——
    硬着头皮继续下去需要更多投入,而且谁也不敢打包票说军队一定会要,对于小家小业的他们来说这本来就是个风险。
    就连最初提出这个想法的孙惠中也没有太多信心。
    要知道他虽然挂着648所副总设计师的头衔,但这完全是因为所里确实没什么人才,才让他一个不到30岁而且并没有领导过任何型号设计的人顶了上去。
    年轻,又没有成功经验,自然就会底气不足。
    所以当听到常浩南表达支持的态度时,孙惠中是相当兴奋的。
    前者年纪固然更小,但从刚才晚宴上的情况来看绝对有真才实学,又在八三工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的表态,绝对是有分量的。
    “当然,歼教7是你们搞的,你们应该也很清楚缺陷。”
    常浩南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面前之人来自648所就口下留情:
    “低速性能和后座视野太差,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教官甚至需要自制潜望镜来观察前方的情况,而且潜力也不够,培养歼7和老歼8的飞行员勉强够用,但咱们的空军正在大踏步进入三代机时代,所以这个型号肯定没办法长时间挑大梁。”
    实际上,歼教7这个型号本来应该只是发挥过渡作用,进入新世纪后就会逐渐换装新型教练机。
    但是跟这个时代的很多其它装备一样,过渡着过渡着,就过渡成了主力装备。
    因为种种原因,计划中的新型教练机始终未能到位,最终歼教7作为一种本质上的基础型二代机,竟然一直生产到了2017年……
    “唉……说的太对了。”
    孙惠中轻叹了一口气:
    “有您这句话,我们继续搞预研的时候,心里多少也能踏实一些。”
    “伱刚才说目前正在做机翼选型和进气道匹配,具体的进度如何?”
    教练9算不上什么明星型号,常浩南只知道原来时间线上直到2011年才正式服役,对于研发流程并没有太多了解。      “目前初步确定要使用类似歼7e那样的双三角翼,进气道的话……还没有定论,本来想参考下颌式进气道,但您刚刚说可行性不高,那……或许还要再想一想。”
    说到这里的孙惠中稍微有点不好意思,毕竟听起来这飞机从头到脚好像都在借鉴兄弟单位的型号……
    常浩南倒是不在乎这个,他现在想的是要怎么把自己脑中的设计方案告诉给对方。
    不只是让648所简单地抄个答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好还能让他们从中获得经验,
    况且他现在也只是有一个对于教练9的初步概念,更详细的东西得经过计算才能得到,总之肯定没办法今晚上就掏出设计方案来。
    于是常浩南斟酌了一下语句:
    “其实,我当初在设计歼7f的时候,倒是也考虑过有过另外一种方案,只不过相较于歼7的改动太大,没办法从老飞机直接升级,所以设计工作只进行了一点。”
    “如果贵所有这个意愿的话,等我把歼7f匹配新发动机的改动处理完,可以和你们一起完善一下那个方案……”
    这对孙惠中来说完全是意外之喜。
    所以常浩南话还没说完,他就赶紧表示同意:
    “当然,我可以跟所里面申请,从设计团队里面调一些骨干成员过来。”
    孙惠中从一开始也没寻思过让对方去648所的事情。
    一方面,明眼人都能看出常浩南这次来611,搞歼7f只是顺便,参与十号工程恐怕才是正经事,这个新教练机不是什么重要项目,不可能在这上面占用太多时间精力。
    另一方面,航空工业这几个主要设计所对应的城市里面,盛京、镐京和蓉城肯定是相对最好的,冰城、瓷都和洪都也还可以,唯独筑城的地理条件实在是比较糟糕。
    “那就先这样,等7f的事情结束咱们再聊。”
    常浩南说着点了点头:
    “另外,调过来的人至少要掌握一些数字化设计的基础,这样效率会高出不少。”
    “没问题,我明天就打电话。”
    此时的孙惠中已经把兴奋挂在了脸上:
    “太感谢常工您了1
    ……
    第二天,常浩南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工作。
    随机事件,前面半年时间里,卢育英带领的团队并没有闲着,几乎已经完成了对进气道和机头以外部分的设计。
    对于他来说,歼7f的设计流程他其实已经走过一遍,如今更换新的发动机,无非是带着整个项目团队再重新过一遍流程罢了。
    当初带着三个真·本科生都能在三个星期内完成初步设计,现在就更不是问题。
    况且611所计算中心的设备水平,也完全不比盛京那边差。
    总之,在常浩南和项目团队配合之下,半个月时间过后,歼7f的完整设计方案就被顺利拿了出来。
    跟最初版本的设计相比,除了把进气道收窄变短,让飞机看上去变得更加协调之外,还参照改进歼8c时姚梦娜的经验,把座舱风挡改为圆弧式,大大改善了飞行员的视野,并在垂尾根部增设了一组140升容量的油箱,聊胜于无地提升了一些航程……
    至于剩下的工作,自然就是给132厂发图,让他们把两架原型机给造出来了。
    一架从歼7b升级而来的歼7f1,和一架全新制造的歼7f2。
    不过现在时间已经来到一月底,就算那边效率再怎么高,首飞也得等到年后才能进行。
    至于年前剩下的时间,自然是要留给孙惠中和648所那边。
    他们已经在蓉城这边等待半个月时间了,并且还全程参与了歼7f的改进工作,也算是积攒了一些经验。
    ……
    计算中心,服务器机房里面。
    孙惠中把一摞资料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常工,这是我们目前预研的主要成果,都在这边了。”
    几名来自648所的同志们围在方桌周围,面露希冀地看向正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前图纸上的常浩南。
    在改进歼7f的这段过程中,他们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工作效率。
    因此现在对于后者,基本上是抱着无限的信心。
    半晌之后,常浩南重新抬起头:
    “既然是教练机,那就不适合使用单进气道设计。”
    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又从旁边抽出一张纸,在上面画出了一架飞机的正视图:
    “无论机头、机腹还是下颌,单进气道都必定要布置在机身轴线上,侵占高度空间,这样就很难布置一个有高度差的后座舱,所以肯定要选择两侧进气。”
    “考虑到歼7本身的结构特点,后机身不宜做出太多改变,那么基本上就只能考虑肋下进气道的设计。”
    “另外,就是机翼,双三角翼的选择没什么问题,但是歼7e的设计放到现在来看还是太粗糙了。”
    常浩南放下铅笔,示意众人来到工作站前面:
    “双三角翼的平面形状有两种:一种前、后翼的后掠角都是固定的,也就是歼7e上的那种直边双三角翼。而另外一种,前翼的后掠角会从某一个角度开始逐渐增大,直至与机身平行的90°,这种情况下,前翼发挥的本质已经接近于一个超大面积的边条翼,而后翼外形也会随之变为角度较小的后掠翼,就像是f18战斗机那样。”
    他调出前面几天趁着等待计算结果的时候做出来的机翼3d建模,然后继续讲到:
    “从定型的角度上讲,后一种方案的前翼涡和后翼涡之间的距离会更大,在较大的攻角之下,其涡破裂点的位置已经推进到前翼面的中部,螺旋形涡破裂后形成的分离流动由于受到不断增大的当地后掠角的影响,重新形成结构相当紧凑的旋涡结构。”
    “这样的分离涡结构分布使得后一种方案在前翼涡破裂后仍能够产生可观的涡升力,换句话说,飞机的失速攻角和升力系数会增大,并且大攻角下的操纵性,尤其是滚转操纵性更好。”
    “而作为代价,这种方案的阻力要比第一种方案大得多,飞机的最大航速应该很难超过1.5倍音速。”
    说到这里,常浩南总算把几个初步做好的部分拼在一起,组成了一架飞机的形状:
    “不过对于一架教练机来说,只要能让学员体验到超音速飞行就可以了,最大速度并不是核心性能,用它换来大攻角性能的全面提升,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然,更详细的数值计算工作还没有开始,具体的设计方案,以及最终能优化到什么程度目前还不知道,所以这也是后面这段时间我们的主要任务。”
    不过这最后两句话,他身旁围着的一众人多数都没有听到。
    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已经被屏幕上那个飞机建模所吸引了——
    尽管它目前还没有经过详细设计,十分粗糙且不太协调。
    但是……
    两肋进气道、带大边条的后掠翼、由于腾出空间所以空间巨大且视野优良的座舱、甚至能塞进去一部小型雷达的机头……
    如果说从歼7f身上,还能看出一点点原来型号的影子。
    那么眼前这架飞机,哪怕把米格设计局的设计师拉过来,他们也绝对认不出这是一架米格21的改进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