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7章 歼7,超进化!(二合一)
    第187章 歼7,超进化!(二合一)
    在飞机上,总算空出时间的常浩南盖上毛毯,从穿着军装的空乘小姐姐手里接过一杯果汁。
    姚梦娜直接回了学校,并没有跟着一起前往蓉城——
    既然是做项目,那必定少不了年末总结之类的案头工作。
    而以他现在的地位,这些活肯定是不用自己干的。
    就只能辛苦一下师姐了。
    于是无事可做的常浩南准备总结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
    因为精工计划的顺利开展,以及磨粒流加工设备投入使用,112厂和601所得以从项目经费中名正言顺地拿出一笔6万元的资金作为提成,奖励给了他本人。
    此外,在离开之前,杨奉畑又专门找上他,表示总公司方面给的嘉奖实在不足以服众,自己会继续向上面申请符合后者所做贡献的荣誉。
    尽管常浩南并不会因为这些身外之物就改变自己已经定下来的计划,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拉拢人心这方面,杨奉畑显然是有一手的。
    在八三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盛京的112厂和601所除了要搞十一号工程这个包括至少3-4个子型号的大活之外,还同时在对一种隐身飞翼式无人机进行技术预研。
    这是一个自筹资金的项目,相比于歼7f而言经费当然宽裕很多,但考虑到其相当宏大的目标,不难预料会面对诸多困难。
    而如果能获得一个强力外援的帮助,这两个项目的进度显然都会加快很多。
    除了物质奖励和那个微不足道的嘉奖之外,对于常浩南来说,更重要的还是系统。
    或许是由于精工计划折腾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这次他直接获得了高达125点科研点数,以及大量经验值,尤其是管理方面的经验值:
    【科研点数:500
    理论水平:lv2(3500/10000)
    工程经验:lv2(1000/10000)
    管理能力:lv2(0/10000)
    综合能力:lv2
    正在进展的项目:0
    可以开展的项目:2】
    在理论、工程和管理等级都升级到2级之后,系统的综合能力评定也随之提升了一级。
    明面上能够看到的好处是,现在可以同时开展两个项目了。
    但常浩南可是还记得,在自己刚刚重生时,曾经带着些许恶作剧般的心思想过让系统帮着设计一架歼20。
    当时得到的回应是【能力等级不足,且不存在关于该项目的可用构想】
    也就是说,要想开展一个项目,除了有一个闭环且可行的思路之外,对于系统的等级也是有要求的。
    只不过后来他的研究一直都比较脚踏实地,所以没再见过同样的提示罢了。
    但随着他逐渐开始接触以三代机为代表的更高级研究内容,综合能力的提升显然会带来不少好处。
    ……
    几小时后,图154降落在了蓉城双流机场的跑道上。
    对于重生前生活工作了十几年的川省,常浩南自然是有感情的。
    但他其实没怎么来过蓉城,反而是现在还没升格成直辖市的山城去的多一些。
    好在611所直接派了卢育英来接机。
    当常浩南被对方带着,看到那辆长得和bj212吉普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尾部稍微加长了一些的车时,不由得感叹航空工业系统内部或许存在着某种默契。
    没想到卢育英听了他的想法之后,却笑着摆了摆手头:
    “小常同志,这次你可看走眼了,这不是一辆bj212。”
    “哦?”
    常浩南对于车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某几个如雷贯耳的品牌上。
    但毕竟前往611所的路途不近,确实需要一些话题打发时间,而且从对方的语气中不难猜出这辆车可能出自过去的某个三线工厂,那是一段他并未曾经历过但颇有兴趣的历史,因此并不介意听一听与之相关的介绍。
    卢育英拍了拍面前的驾驶台,回头对常浩南解释道:
    “这个车叫jc121a,是我们川省本地生产的,叫野马白露牌,仿制的是bj121,省里面不少公务用车都是这个型号,或者更好点的jc212。”
    “本地生产……难道是你们611所或者132厂……”
    常浩南说话的同时紧了紧身上裹着的大衣。
    这辆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的车跑起来漏风不说,还没有取暖设备,只能靠人来硬抗这蜀地冬天的湿冷。
    他前世当然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候,但现在这具身体还是第一次到长江流域过冬,仍然很不习惯。
    “那倒不是。”
    见他这副样子,卢育英从不知道哪掏出一副手套递了过来,示意常浩南戴上:
    “野马白露是当年蓉城汽车修理厂牵头,联合4家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一起搞的,不过132厂在最困难的那几年,给他们生产过一些零部件。”
    “九零年之前,轻型汽车厂的发展势头一直不错,可惜最近几年,国外的好车不断进来,还搞了合资生产,价格也越来越低,这种杂牌子已经很难卖出去了。”
    对于常浩南来说,这种事情算不上新鲜,毕竟类似的剧情在未来的十几年中还会不断上演。
    况且以他一路上的体验来看,这个野马白鹭牌汽车的质量也确实让人不敢恭维。
    对于并不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的领域,有些东西该放手就应该放手。
    华夏的汽车工业必定是要发展的,但常浩南自己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只能依托像是精工计划这样的途径,让尖端项目的技术成果更快扩散出去。
    至于具体是谁能吃到这波技术红利,那就只有看各自的努力和造化了。
    毕竟,一个工厂的命运啊,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奋斗……
    常浩南和卢育英一路聊着关于这辆车、关于蓉城、关于航空工业的各种事情,总算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来到了611所。
    “现在负责十号工程的同志们都在132厂跟进01号原型机的总装,所里面稍微冷清了一点,不过我们歼7f项目组都在,也给小常同志你安排了一个简单的接风仪式。”
    或许是担心被拒绝,因此后者紧接着又继续说道:
    “除了我们611所和132厂之外,还有参与项目的其它兄弟单位,尤其从筑城那边几个厂所过来的同志们,都是特地赶过来的。”
    “我也很想见见筑城的同志们,他们很不容易。”      常浩南微微点了点头:
    “不过我还是想先去一趟住处,把随身带的行李收拾好。”
    如果仅仅从地图上看的话,那么筑城似乎并不比蓉城偏僻多少,但由于历史、地形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导致前者的经济水平要差上不少,同为三线建设产物的648所和贵飞(130云马厂和162双阳厂合并而来)相比兄弟单位来说,发展自然也不那么尽如人意。
    目前只能靠着歼教7这一个型号维持着生产线和研发能力不至于断掉。
    因此在当初卢育英提出那个面向出口的歼7改进型计划时,筑城方面几乎是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加入。
    考虑到132厂未来的大部分产能恐怕都会放在生产歼10上面,贵飞厂很有机会获得后续歼7新改型的生产任务,而648所也可以借着这个项目锻炼一下团队。
    在这个军工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只有想办法活下来,才有可能坚持到看见曙光的那天。
    “没问题,我这就带伱去,条件绝对不比601那边差。”
    卢育英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然后示意司机朝着旁边的一条小路开去。
    ……
    晚宴就在611的招待所里面举办。
    规模不大,至少比不上那次霹雳11成功试射之后。
    毕竟那次属于庆功性质。
    毫不意外地,在宴会开始之后没多长时间,卢育英把常浩南介绍给所有人认识之后,现场的话题就逐渐转向了飞机设计上。
    “常同志,我们昨天已经看到刚刚从盛京运过来的涡喷14b发动机了,你能和我们讲一下在进气道匹配上,它和老型号有什么区别么?”
    开口的是一名来自黎阳厂的工程师。
    之前在624所做高空台测试的时候,他还和常浩南有过一面之缘。
    作为歼7f研发的参与者和出资人之一,黎阳方面最初自然是希望能将自家的涡喷13fii发动机作为动力。
    但是亲眼见识过涡喷14地面测试之后,他们立即意识到,那是一种能让飞机性能实现飞跃的新型号。
    但认清现实归认清现实,不甘心多少还是有一点的。
    “主要还是在跨音速范围内,进气道的溢流阻力上面。”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杯子,向对方解释道: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最终定型的涡喷14发动机增压比达到了18.6,基本已经处在小于15的典型涡喷和大于20的典型涡扇发动机之间。”
    “由于涡喷14最初确定的主要装机对象是高空高速取向的歼8c,所以又用提高涡轮前温度和重新设计加力燃烧室的方式提高了喷流速度,以维持其两倍音速以上工况的性能,代价是在使用了大量新材料的情况下,寿命相比老型号几乎没有提高。”
    “但歼7f飞机的设计最高时速也只有大概2.1马赫左右,设想作战状态下,速度大多处在亚音速到跨音速区间,过高的喷流速度对于我们这个型号来说毫无意义,因此我特地要求606所在设计涡喷14b的时候,降低了涡轮前温度和喷流速度,换取更长的寿命、更高的可靠性以及更低的油耗。”
    “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原来的进气道是我根据涡喷13f发动机的流量特性进行设计的,它对于涡喷14b来说太大了,进气道唇口捕获的空气流量甚至大于发动机所需的流量和放气量之和,唇口的正激波就会被推出来,使进气道长时间处在亚临界状态下工作,产生很大的溢流阻力。”
    “不知道我有没有讲明白?”
    他的解释言简意赅,三两句话就说明白了歼7f下一步需要优化的部分。
    实际上,这项工作611所也不是不能单独完成,但就需要一点点摸索合适的进发匹配甜点,远不如同时了解飞机和发动机进气特性的常浩南效率高。
    毕竟还要赶首飞节点呢。
    刚刚提问的那名工程师本来也不是想难为常浩南,所以也干脆地点点头,然后举起杯子向常浩南示意了一下。
    “这样的话,常同志……”
    另外一名611所的年轻工程师开口了。
    “叫我常工就可以了。”
    在大概同辈的人之间,常浩南还是更习惯于这个称呼。
    “好吧,那常工,既然旧进气道和发动机无法匹配的关键在于进气流量太大,是不是可以直接设计几个放气孔,提高进气道的放气量?”
    “不,当然不行。”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常浩南郑重地摇了摇头,然后四下寻摸了一圈,发现在现场的角落里有一块黑板,便径直走过去,直接拿起粉笔在上面画了一个抽象派进气道示意图。
    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他想起前世关于下颌进气道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地方遭到了不小的挫折。
    “在亚音速状态下,你刚刚说的方式没有问题,但在跨音速区间内,进气道波系的正激波位于进气道唇口之外,自由流管边界与楔板表面之间,根本到不了放气孔的位置。”
    “如果是歼8c那样的可调进气道问题还不大,但歼7f的进气道形状固定,没有办法根据不同航速进行调整,必须对整个进气结构设计进行优化。”
    常浩南放下粉笔回过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众人或是低头沉思或是恍然大悟的神情。
    宴会开到这里,竟然已经有了点技术研讨会的架势。
    为了让气氛变得不那么糟糕,常浩南又换上了轻松一些的表情和语气:
    “而且,你们不觉得之前的那个设计有点太丑了么?就像是……一只张着大嘴的蛤蟆一样。”
    “在换用新的设计方案之后,虽然总体样子还是这样,但是……至少嘴巴没有现在这么大了,要协调很多。”
    这个形容让现场的氛围顿时活跃了不少,有人听到之后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
    实际上下颌进气道设计在美观性上确实会差一些,但像是歼7f还有美军的f8和a7这些都还好。
    真正突破美学下限是目前还尚未问世的x32战斗机,也就是波音公司为了竞标jsf项目而推出的技术验证机。
    蛤蟆嘴也是用来形容这个型号的。
    x32最终败给洛马的x35,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三个军种的飞行员都表示他们不愿意驾驶一架如此丑出天际的飞机升空,太影响士气。
    卢育英此时也非常恰到好处地举起了酒杯:
    “那就祝愿我们的新型号,能在常浩南同志的帮助下,进化成功1
    “进化成功1
    在场所有人跟着一起应和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