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飞虫集群
古网翅飞虫缓缓拍打着膜翅下落,伸出六肢,试图附着在最大那只生物的身躯上,并用尾部特化的针状结构进行样本的采集与基因序列的分析。
但就在此时,那只生物仿佛反应过来什么,转过身形,尾部借着转身的力道一甩,精准的将古网翅目飞虫为了方便容纳更多特殊结构,依然保持着二十厘米左右的身躯击飞出去。
作为星球内的量产型炮灰品级,这些小型古网翅飞虫的各项数据与寻常生物并未拉开差距,在这一下势大力沉的抽击下依然是骨断筋折-虽然其实它并没装内骨骼就是了
对方的警觉性有些过头,此前的奇虾巢群小型飞行品级恐怕也是如此被击杀的。但作为大型掠食者,对这些较小的飞行生物进行表现出超常的攻击性,却有些不合常理了。
地下世界与地表环境不同,由于生态圈的基础是类似真菌的辐射合成生物而并非植物,且环境相对更为稳定,不存在动植物演化拉开差距导致寻常植食动物难以消化植物的情况。
迪克拉星飞蝗那样的成群飞虫在地下世界不具有任何优势,反而因为较难适应高辐射环境,完全销声匿迹,那些体型较大却以迪克拉星飞蝗那样的飞虫为食,类似滤食生态位的物种也同样无法立足于地下。
这些生物显然也不是这样的存在,按理说对古网翅飞虫这样的存在不会有丝毫兴趣,但事实却是,随后又有几只古网翅飞虫试图靠近,也被它们逐一击落或赶走。
林易有些不信邪,大量古网翅目飞虫从四面八方涌来,附近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古网翅飞虫都集中向这片区域-他倒是想看看对方到底和古网翅飞虫什么仇什么怨。
后方,在这片区域建立起的第一个母巢处,更多的品级个体也被产出,并迅速开始了一系列的操作-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林易都打算在这里长期驻扎一片母巢群。
一些改进版的陆地工虿已经被产出,并用发达且结构经过高度特化的螯肢在一旁的岩壁上就地开凿起来,分割出一块块的特殊矿物。
迪克拉星地下世界具有丰富的放射性矿物储量,支撑起了以辐射合成真菌为基础的特殊生态系统,而巢群的菌毯结构虽然也具有类似且更高效的辐射合成系统,但仅凭各种自养生物合成作用的效率,终究无法满足林易的长期需求。
林易需要更高效的利用这些放射性矿石-母巢的体型还在继续增殖,其内部的一些腔室已经开始迅速向着其它的结构演化,一系列复杂的结构渐渐生长成型。
并不是什么新的结构,而是上一代的老设计-生体核裂变反应堆结构-在放射性矿物储量丰富的迪克拉星地下世界,就地取材生产裂变反应堆反而更为简单。
不过因为开发直螺角石型光秒级导弹的过程中对这一此前的过时技术进行重复利用后,林易再次积累了一些结构改进经验,这一代的裂变反应堆也有些结构的改进。
最明显的改进是,慢化剂部分不再像机械式结构那样储存在一个专门的空间之中,而是采取了更适合生物构造的特点-填充在各处的大量细胞组织直接更改了细胞液的成分,让作为慢化剂的重水直接取代普通水成为细胞液的主要组成。加上一系列杂七杂八的结构优化,新一代的裂变反应堆结构更加紧凑,体型更小,本身的生产成本更低,在这种环境下使用,依然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随着陆地工虿开采与菌毯组织提取吸收的放射性燃料就绪,整座生体反应堆熟练的开始了运转,大量热量顺着装载冷却体液的特殊循环系统被均匀的分摊至热能合成作用细胞集群中,转化为化学能。
菌毯同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质成分,组成大量的有机质,用于品级個体的蛹化。这一切结构在母巢蛹化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运行,它们完工时,前方的古网翅目飞虫也差不多集结完毕。
成群的古网翅飞虫聚集成队,密集的振翅声回荡在地下世界的空洞之间,而它们自带的发光器官基本已经各自关闭,仅仅依靠特殊的微光夜视复眼与红外夜视单眼借助真菌结构发出的点点幽暗荧光视物。
巢群版古网翅飞虫的多样性已经远超了其最初的基因蓝本来源古网翅目昆虫,不过最初曾经为了监视埃兹基人,一比一复刻野生古网翅目昆虫的拟态型古网翅飞虫早已不再使用。
不说现在与埃兹基探索舰队残部已经化敌为友,林易也有有了更高效的监视手段,单说环境因素,二叠纪大灭绝已经发生,整个古网翅目都已化作了天灾下的95%,再拟态也没了意义。
确切说,现在巢群版古网翅飞虫已经基本没有了细分的意义,一个惊人廉价的大致模板与高度模块化的器官设计让这种小型品级现在成为了类似后世各种小型无人机的存在,从侦查巡逻到杀人放火,都不是不能干。
这一批古网翅飞虫的大致外形采用的是林易针对迪克拉星环境的“最优设计”,与地球上的基因模板来源已经有不小的差别,并且,它们还都搭载了针对地下世界环境的辐射合成细胞层,夜视复眼等结构。
而其余的一些器官组织,此前的绝大部分个体安装的是组织样本采集与菌毯孢子注射两用的类蛰针结构,不过由于对方出乎意料的警觉,这一批古网翅飞虫,也就安装了不一样的器官结构。
由于对方警觉导致飞虫无法靠近,剩余的一部分古网翅飞虫远远对目标进行监视,确定其不会离开这一片范围,等待后续飞虫群的到来。
而第一批飞虫很快到达现场,并集结成编队,拍打着膜翅,向着目标目前所在的位置缓缓飞行-某种意义上,这些家伙确实让林易来了兴趣,但对它们来说,这并不算是一个好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