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太空魁翅俯冲者
一方面,直螺角石型只能单纯的作为杀伤弹,不能搭载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模块,另一方面,足够数量的饱和打击依然是必要的,与直螺角石型更好的配合。
这第二种导弹的方案也相当简单,甚至并非什么新鲜的理念,而是后世早在航天时代早期就被使用过,林易自己也用过的构造-多级火箭。
不过不同的是,这个多级火箭或者说远程导弹的不同级之间差距相当大,这也是其得以在进行远程饱和打击的情况下同时控制成本的关键。
设想中,这种构型的第一级采用聚变反应堆与配套的推进系统,完成绝大部分航程,而剩下的一级至数级则可以搭载少量推进燃料与一个较大的战斗部或多个较小的战斗部,进行攻击。
而这个占据绝大部分弹体,安装聚变反应堆与配套推进系统的第一级火箭,却与寻常的多级火箭第一级完全不同-设想中,为了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这一级,将是可回收重复利用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一级的定位到不像多级火箭中的一级,反而有些类似搭载导弹的舰载机,不过到底应该算作“多级运载火箭可回收第一级”还是“太空舰载机”也并不重要。
也是因为这一构型兼具两者特点的原因,林易干脆并没有继续沿用角石系列的名称和外形,而是思索一番,拉出了曾经大气层内的生体攻击机-魁翅俯冲者的基因模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
说是在基础上改进,实际上,改进幅度已经和设计全新品级没什么区别,毕竟大气层内作战的品级与太空品级相去甚远,不是能两三下改进而来的。
简单的处理完体型增大,全封闭外骨骼,散热结构,黑色素防辐射层,真空循环系统,核聚变反应堆和配套能量合成系统等太空品级的标配结构,就是关键部分的构建。
魁翅俯冲者的主体部分也较呈现圆柱形,在放大体型至主体部分直径略小于袋角石三型情况下,完全可以与直螺角石型远程导弹同样塞进星虿去掉再装填系统后的垂发单元。
由于太空中不再具有通过气动力产生升力的条件,魁翅俯冲者的一对鞘翅与一对膜翅都无法发挥作用,被整個去掉,并延伸出其余的结构。
原先翅膀的位置上延伸出的是两条粗大但并不算太长的附肢结构,再连接其上的是两侧各三个斜向后延伸的,同样粗大的喷管,组成类似星虿尾部的六喷管结构,不过因为生在类翼的结构上,倒有些类似天彗龙的翼爪结构。
这对特殊结构的翼可以完美的收缩在身侧,尽可能的紧贴身躯,让身躯能被容纳在垂发单元中。而被电磁弹射结构弹出垂发单元后,也能很轻松的展开并开始喷射。
位于胸节正中的聚变反应堆输出的氦与中子就从这六个硕大喷口之中喷出,并配合一系列辅助喷口进一步调节姿态,让太空版的魁翅俯冲者也能轻松的做出大范围概率云机动。
在敌方定向能近防武器能精准命中类似大小物体的距离之外,凭借太空版魁翅俯冲者的概率云机动能力,完全可以尽可能规避那些炮塔式定向能副炮的打击,保持存活。而在敌方的近防火力网边缘位置,就是太空版魁翅俯冲者的载弹,或者说多级远程导弹的末端一级部分释放的位置,前方汹涌的火力网,就将由这些弹头用饱和式打击进行突破。
太空版魁翅俯冲者的载弹有数种,其一是简单改进过,主要是略微缩小体型,减少推进剂用量的机载版袋角石三型,仅能搭载一枚,第二种是一种四联装的分导式弹头,而第三种,则可以追溯到此前的一次性主动雷达探测器结构。
相比此前以袋角石三型为基础的主动雷达探测器,这种结构相对缩小了体型,每只太空版魁翅俯冲者同样可以携带四枚,其仅仅具有少量的推进工质,只能航行很短的一段时间-不过足够了。
一如海战中的声呐浮标,这些主动雷达探测器将被载机逐一发射,短时间内探测敌方舰队的精确位置,为后方的主力舰队提供引导。
至于其他的一些功能结构,林易仍在继续研究并开发,但目前,这些作为辅助攻击手段,已经够用。
如直螺角石型这样的远程导弹,林易决定将其划分为一个新的分类-光秒级导弹,以表示其射程与有效攻击范围。与之相比,此前的一切导弹,都只称得上中近程导弹。
光秒级,基本正是主力舰交战的距离,在这个主力舰交战的常规距离下,现在的巢群总算有了定向能武器攻击以外的第二种辅助攻击手段。
直螺角石型光秒级导弹与太空版魁翅俯冲者都迅速开始生产,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通过模拟推算以及真正的实战演练,来确定直螺角石型与太空版魁翅俯冲者的搭载比例,以及太空版魁翅俯冲者挂载各种战斗部的具体比例等。
以巢群的存在形式,品级个体的小幅度升级改进相当容易,因此后续可能需要的一系列改进微调并不要紧,并且随后的过程,大概率不再需要奇虾巢群和埃兹基探索舰队残部参与,这两者可以迅速继续进行下一项技术的研究。
而林易也在继续迅速爆兵的同时,处理着各处发生的其它情况-刚经历过二叠纪末大灭绝的地球环境还需要持续观察,迪克拉星与整个天苑四系统内的进一步规划与建设也在进行。
不过,在这些各地的大量品级个体感官传回的信息中,却有些让林易最为关心。
情况,来自遥远的恒星系统-此前,寻找前埃兹基文明派出的其余探索舰队,并试图与它们进一步建立联络的那些星虿,在对此前前往地球的探索舰队提供的情报中,这些舰队失联前最后坐标的附近恒星系统进行地毯式搜查之后,终于有了些收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