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丹清阙
管事即刻回道:“自然是有的,而且不止一个,像这座悬天城池内,便有一座大型丹阁存在,是元蜃宗的一位长老开设。
至于其他的炼丹产业分布,一两句话无法说清,道友如果购买了元蜃宗辖下众多势力的地图,我可以直接在地图上指出来。”
闻言沈清洛把袖一挥,取出不久前购买之物。
管事见状,即刻以元蜃宗为中心,由近到远,在地图上一一指出相应炼丹产业。
从整体规模,到开设时间,以及东家身份,皆做出了详细说明。
沈清洛听得非常仔细,当中有提及到元苏城。
这九百年间,元苏城先后曾有过四家炼丹相关的产业,倒闭了两家,剩下两家竞争颇为激烈。
唯有火黎城,从始至终没有听管事提起过。
此城也是元蜃宗中所有附属城池中,唯一一个没被提起的。
沈清洛心中好奇,开口询问了一番,很快得到答复。
原来这火黎城气候恶劣,城池周边存在着三座火山,常年高温酷暑,灵植根本无法成长。
通常情况下,开设炼丹相关的产业,皆会选择租赁一定规模的灵田,栽种培育灵植,否则原材料纯靠灵石购买,成本极大。
毕竟对普通丹师而言,炼丹的成功率能有一半已然极为不错,一旦失败次数过多,造成亏损可以说是必然的。
火黎城周边,方圆百里皆无灵田存在,也就无法大规模种植灵植。
如此一来,自然没有任何炼丹相关的产业开设。
得知这一消息后,沈清洛有意前往此城一行。
她的炼丹成功率一向极高,灵植依靠灵石购买并无不可,于她而言,只要能卖出去,可以说稳赚不赔。
当然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去到那里之后,还得想法子购买或租赁一间位置合适的店铺。
总而言之,一切得慢慢来。
管事提供的消息一共价值五百中品灵石,沈清洛付清之后,很快离开了此处。
重新回到街道上,她没有急着去火黎城,而是打算将这座悬天城池逛一遍。
这样的地方,离开之后,不出意外的话,下次再过来,已不知是多少年后。
既然难得来一趟,花少许时间,四处看看并无不可。
两炷香后
一道遁光自悬天城池中飞下,朝火黎城所在方位疾驰而去。
越是靠近此城,越能感应到周边温度明显升高。
修士不惧严寒酷暑,是因一身灵力运转,抵消暑热或寒气,气温明显超过的话,消耗的灵力会加速。
沈清洛大略估计了一番,这里的温度差不多在五十左右,已不适合凡人生存。
不过城内并非没有凡人存在,城池中,布置着特殊的降温阵法。
入城后,温度明显比外界降低了许多,控制在三十度上下。
生活在这里的凡人常年薄衫纱衣,肤色普遍偏红。
进入城中后,沈清洛四下闲逛了一番。
她要先寻找一处相对合适的位置,再看看附近有无店铺对外出售。 火黎城单论占地面积,并不算小,甚至比先前那座悬天城池还要大上许多。
不过要论城池实力,排名在元蜃宗众多附属势力中,居中下。
修仙界无论是城池,还是宗门家族,皆是以实力论整体规模。
在沈清洛感应中,此城没有化神以上的修士,从这一点来看,火黎城确实只能算作小城。
不知为何,来到这里,她无端生出了一种直觉,这儿注定就是她开设产业的立基之地。
这种直觉来得莫名,毫无缘由。
自从修炼以来,她的直觉从未出过错,如今既有这般感应,那便顺其而为。
三炷香后,沈清洛挑中了一处看得最顺眼的位置,恰好这儿有一间炼器的铺子对外出售。
得知情况的她利落地走进店铺内,询问具体事宜。
这间铺子不算大,只有一层,长宽各六丈,高两丈,中间一道屏风隔开内外两室,装饰简单。
屋内有地火存在,这一点让沈清洛极为满意。
一番商议之后,她以三十万中品灵石的价格,买下了这间铺子。
门外原本挂着炼器二字的匾额被她换下,重新制作一块全新的匾额,运灵力于指尖,刻出丹清阙三字。
名字题好后,沈清洛并未立刻挂上,如今她手头暂无丹药,得先炼制一些。
关上店铺门,取出新购置的炼丹炉,再将盛满灵植的储物戒拿起。
里面的灵植以一阶为主,占了六成;二阶占三成半;三阶只占半成。
闭目调整一番心绪,待状态达致最佳,沈清洛即刻开始起炉炼丹。
因对一阶丹药炼制把握极大,基本能保证不失败,为了节省炼制时间,她做了一番全新尝试,每次起炉,同时炼制十份材料。
若能成功,那么一炉满丹,将有一百枚。
初次尝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好在天赋加持下,凭着自身感觉,最终结果不差,一炉炼成后,成丹九十一枚,虽非满丹,但只要继续炼下去,终究可达到这一要求。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炼器匾额被拆下的当天,有城内修士注意到此事,心内暗叹又倒闭了一家产业,长此以往,火黎城只会越来越没落,修士也会越来越少。
匾额被拆下的那几天,有人不时关注着此处,想看看是否会有其他产业开设,结果一连多日,毫无动静,慢慢地也不再关注。
不过这座店铺处于城池中相对热闹繁华的地段,只要重新开张,立刻会有人注意到。
两个月后
店铺内,沈清洛打出最后一道法决,收获了满炉丹药。
至此为止,储物戒内的灵植全部消耗一空。
一阶丹药收获三十万枚,各类别皆有,其中极品将近千枚;二阶收获十七万枚,同样是各类别皆有,极品三百多枚;三阶收获两万枚左右,其中极品二十六枚。
丹药备好后,沈清洛按照品质和等阶区分,分别收入玉瓶内。
为了给店铺进行一番装修,她特意去到城中相应产业,购置了一些看得顺眼的玉架桌椅,外加少许装饰物。
第二日清晨,丹清阙的匾额终于挂在了外头。
经过一番装饰整理,已看不出原先简朴的样子,风格有了较大的转变,四周墙壁上挂着各类山水画卷,充满着墨香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