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77 章
    此时正是长兴年间, 其实这会儿真正的大唐早就已经亡了, 李存勖根本都算不上是以前大唐的宗室, 原本就是沙陀人, 不过, 他祖父那一辈因功得了大唐的赐姓, 做了河东节度使, 还被册封为晋王,后来又有人一番附会。因此,称帝之后, 追封了祖父为皇帝,将其与唐代的几个皇帝并列为宗庙,沿袭了大唐的国号, 意思是承继了大唐的事业。
    大理这会儿跑过来朝贡, 对于朝廷来说,已经算是一剂强心针了。此时在位的皇帝还是李嗣源, 李嗣源还算是个能干的皇帝, 可惜的是, 再能干也没多大用处, 李存勖给他留下来的就是个烂摊子, 藩镇林立,又有诸多小国环绕, 李嗣源本事再大,也是施展不开。
    李存勖这个大唐在许多人眼中是不认的, 或者说, 在更多的人眼里,从朱温篡唐开始,在天下人眼中,大唐就已经亡了,李存勖建立的这个所谓的唐朝,对于大家来说,就是个弥天大谎。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大唐的属国,有几个闲着没事干,跑过来朝贡呢,说不定得不到什么好处不说,还得恶了其他藩镇和国家,到时候又是麻烦。
    大理这边可管不了这么多,其实真正跟大理接壤的还有马家建立的楚国呢,就在荆襄之地,但是,大理还是认大唐的旗子,还拿出来当年大唐皇帝册封南诏的诏书出来。
    其实,大家都是在碰瓷,李存勖碰瓷大唐,段思平也就当真了,我们乡下人,也搞不懂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就认大唐姓李,我们南诏原本就是大唐册封的,所以,现在,我们还只认李家人!横竖大家都只要一个能够证明自个统治合法性的证明而已。大理又不比其他地方,想要进攻大理,需要付出的代价可是很大的。大理一方面要显示一下自个的存在感,另一方面,也要显示一下自家的实力,好能够吸引一些人才,因此,摆出的阵仗也比较大,这自然叫大唐那边觉得给足了自家面子。
    因此,虽说李嗣源那边如今财政上头算不上宽裕,但是,还是非常慷慨,先是给了册封,然后又是大把的赏赐扔出去,后来问道大理如今可有什么困难,使臣在那里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表示大理边陲小国,各族混居,急需教化,因此,要是唐皇能派人前往大理,开办学校,教化一方,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李嗣源对此还是很感兴趣的,不过,问题是,这个大唐自个两条腿都不一样长呢,这边为了表示自家是大唐的存续,还得到处搜寻相关的典籍,才能为前头几代先皇修史,一时半会儿,甚至还找不出多少能修史的官员,想要派人到大理横插一脚,自然是不可能了。
    相应的,李嗣源也降低了对大理的警惕心,都肯宗主国派人过去搞教化了,肯定也没什么猫腻,那就这样吧!
    洛阳当年就是大唐的东都,因为关中缺粮的缘故,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唐的中心其实不在长安,而是在洛阳。
    大理本来就是边陲小国,如今哪怕是阔起来了,底子还是太薄了,因此,使团过来的时候很是开了一番眼界,不过,他们还是记得段思平的话的,一路上一直在那里宣扬大理的情况,大理那边生产出来的产品摆开来,便是包装,用的都是精美的瓷器。
    唐代这会儿,瓷器的工艺其实还没发展到那个程度,段思瑾手里头有不少瓷器的配方,又搞出了骨瓷出来,哪怕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工艺的问题,不够细腻,但是釉色却很漂亮,这些瓷器放到洛阳,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结果很多用来当做如香皂、牙膏之类的容器,顿时将这些价格其实不高的日用品看起来都显得高大上了起来。
    总之,大理使团带来的新鲜东西在洛阳很是引起了一番轰动,各种精美的商品摆出来,叫人简直是目瞪口呆,不觉得大理是乡下地方,倒是衬得一帮洛阳权贵变成了村夫。
    这也导致使团的一帮人自信心也上来了,洛阳人又怎么了,见识还不如我们呢!因此,愈发将大理吹得天花乱坠。哪怕大家只相信了一点,也能够确定,大理那边不是他们想象的那种蛮荒之地了。
    其实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就不得不开始开发南方了,没办法,北方要么已经被那些外族占据,要么就被藩镇控制在手中。这些藩镇其实就是当地的土皇帝,就算是皇帝,也拿他们没多少办法。
    因此,到了后来,原本被视为穷山恶水的岭南也开始被开发了起来,不过老实说,那边的情况其实依旧还是挺糟糕的,而大理如今是真的不一样,当物质变得充裕起来之后,原本就没有太多野心的那些山民自然也变得愈发和气起来,不再是像从前一样,对外头充满了不信任与攻击性了。
    不过可惜的是,虽说有不少人表示对大理很感兴趣,但是也仅仅是感兴趣而已,他们还下不了这个决心跑大理去。不过没关系,当他们对大理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日后如果遇到什么事情,说不定脑子里闪过的第一选择就是大理了。
    段思瑾暂时对于中原的事情不感兴趣,他事情多着呢,要培育种子还有家禽家畜,这些虽说是轻车熟路,但是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偏偏大理这边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文盲太多了!因此,他如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扫盲!
    为此,段思瑾不得不先紧急培训出一批人出来,先教他们学拼音,然后自个编纂了一个包含了大概三千左右常用字的字典出来,然后就叫之前跟着他学习的那些各个部族的子弟拿着字典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开始教导,等到这批人教出来了,直接放到各地去扫盲。
    算一算,这种扫盲工作起码也要差不多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出成果,这个效率已经比较高了。
    段思瑾反正又不要求这些人学什么五经正义,所以,只要认识常用字也就可以了,为此,大理这边的政令也开始使用浅白话,不再弄得文绉绉的,叫人看不明白。
    段思平自个在四书五经上头也没什么造诣,大理这边书籍可是非常昂贵的,即便是贵族出身,家里头关于正统儒学方面的书能有个几十本书也算是不错了,倒是因为佛教盛行,这边的佛经还是有不少的,段思平家中原本就信奉佛教,家里倒是藏了不少佛经,这也对段思平产生了不少影响。不过,等到段思平成年之后,还是读了不少书的,都是他在游历中原的时候读的,民间真正有价值的书并不多,段思平看的最多的,居然是一些野史传奇之类的。
    如今做了大理国主,段思平派出使臣的时候,就吩咐使团在中原采购书籍,凡是能买到的都买回来,回来印刷成册,供大理国民阅读。
    段思瑾干脆弄了个思感量子打印机出来,将自个上辈子记下来的除了一些涉及到修行还有比较高等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都打印了一份,交给段思平,叫他去安排人印刷,段思平当时那神情,简直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哪怕知道段思瑾生而知之,早有宿慧,但是,他居然曾经读过这么多书,光是打印出来,就能充满几间屋子,就这还是因为打印出来的字比较小,排版也比较科学的缘故,要是放大到这个年代正常书籍的规格,只怕这体积还要更庞大几倍,这简直叫人窒息了。
    但是对段思瑾来说,这才哪到哪呢,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东西,如果将他看过的各种由基础的自然科学延伸开来的学科书籍什么的也跟着打印出来,那简直是更加要命了。
    要知道,对于智慧生命来说,知识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简直可以说是爆发性发展的,可能短短十年之间新发现的知识要比前面几千年的总和都要多,当然了,像是段思瑾这样,在很多学科上头,都掌握了比较高深知识的人还是不多见的就是了。
    段思瑾弄出来的这些书籍自然都充入了大理段氏的皇家书库之中,段思平发现这里头很多只怕是中原那边的人听都没有听说过的,自然也不能所有的都拿出来印刷,有些还是不太适合传播出去的,因此,干脆只是选取了一些来印刷了。
    段思瑾弄出来的书籍里头,史书其实比较少,毕竟两个世界的历史段思瑾肯定是不能保证相同的,哪怕是同一个结果,可能过程都不一样,照本宣科的话,别搞得误人子弟,那可就不好了,因此,如果想要什么史书的话,最好还是从中原那边弄回来,应该更加靠谱一些。当然了史书这种事情,本来也不能全信就是了,一方面,史书的修订难免要受到皇帝的影响,另一方面,史官也很难真的站到客观的角度,一般总有个人好恶在里头。最典型的,孔夫子当初修订春秋,不还来了个什么春秋笔法吗?他自个也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可见,他自个也知道自个到底干了什么事!
    而等到后来,都是为前朝修史了,这里头自然有掺杂了更多的私货,就像是大唐,给隋朝修史的时候,任杨广当初是何等英明果决,所作所为,又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真的穷奢极欲!为了显示大唐立国的正义性,也得将杨广写得坏事做尽,所以合该亡国!
    因此,真要是想要研究历史,其实最好还是去研究起居注之类的,这些虽说里头也可能会有一些私货或者说是美化,但是,终归会更加客观一些。
    而这个时候,段思平也已经叫人张罗着给南诏修史了,南诏因为之前的传统,有很长一段时间,笃信巫神,因此,即便是以前的那些所谓的史料,也充斥着许多神话色彩,大家都对此深信不疑,即便是写段思平这个大理国开国太祖,大家也在其中增加了许多神话的部分,就像是段思平当初少年的时候,在山上放羊,那些羊都口吐人言,说什么思平为王之类的话,许多人真的相信这一点。
    段思平自然也不去解释,当初他为了上位,本来也搞了不少装神弄鬼的手段,有的是以讹传讹,有的根本就是他安排人做的戏,就像是什么牛羊说话之类的,找个会腹语术的,就很简单了,如今拆穿了就没意思了!
    段思瑾这边好不容易将该编的书都搞出来了,如今除了干自个的正事之外,另外的工作就是教导段思瑜。
    段思平虽说还没有册立太子,但是他那些亲近的臣子都已经知道了段思平的安排。
    段思英肯定是不能做太子了,哪怕杨桂仙已经出家了,但是,他身上杨家的血脉依旧是改不了的。加上段思英的性格,软弱,依赖性很强,真要是将皇位传给了段思英,说不定回头段思英就沦为傀儡了。
    而段思瑾对太子这个位置压根没有任何兴趣,最后自然也就只剩下段思瑜这个人选了。
    段思瑾如今这个圣子的称呼,差不多整个大理都知道了,段思瑾的威望可不比段思平来得低,要不是段思瑾是段思平的儿子,又对于权势没什么想法,段思平稍微狭隘一点,都要忌讳这个儿子了!
    段思平如今也在头疼,到底该将段思瑾放到什么位置上,圣子并不是什么官方的职位,而段思平显然也不能叫段思瑾如同那些部族的祭祀一样,担任祭司的位置。
    段思平虽说笃信佛教,大理建国之后,就有和尚过来化缘,但是很显然,如果说原本历史轨迹上的段思平会广建佛寺的话,如今的段思平,哪怕依旧信佛,却也不会太过抬举佛教了。
    原本的段思平光大佛教自然也有为了巩固统治的意思,毕竟,佛门的教义在那里,教人忍耐顺从,这辈子受苦,只要积德行善,下辈子就能享福,这一点可以用来教化那些桀骜不驯的部族山民。
    而如今呢,根本没必要啊,大家日子都过得很好,一切都蒸蒸向上,再鼓励佛教,就有些不符合自个的利益了,甚至,大理这边如今几乎是佛教一家独大,段思平还要考虑着是不是要制衡一番呢!而且要是鼓励大家向佛的话,万一大家都跑去做和尚了,还有什么人来生产呢!
    当段思平的立场变化之后,宗教什么的,对于他的影响就很有限了。何况,段思平也不是只有佛教可以选择,他对于其他宗教也是有一定了解的。要知道,段思平的偶像里头,还有一个是希夷先生陈抟呢,那位可是道门有名的人物!
    因此,对于佛门,段思平虽然没有打压,却也没有过于重视,虽说给了当年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寺庙一些寺产,但是回头,就颁布了比较完善的宗教管理条例,不光是对佛教,也对各个部族信仰的什么巫神一流,都有了一定的限制。比如说禁止血祭,如果涉及到血祭的,一律打为邪神淫祠一流,破山伐庙,禁止祭祀。而且,对于庙宇什么的,都限制了规格。规格也很简单,按照地域和人口。多大的寨子,能够修建多大的庙宇,里头几个祭祀,都有相关的规定。至于庙产什么的,也因此类推,平均一个人不得超过五亩地。
    佛门自然大失所望,不过,明面上,也不能多说什么,主要是大理这边的佛教流派,地位其实也比较尴尬。按照地理位置,大理这边其实更靠近藏边,按理说,应该跟藏传佛教比较相似,但是,藏传佛教教义其实非常极端,而且许多仪式非常残忍,早在百年之前在南诏就被禁绝了。问题是,虽说如此,这边的佛教教义还是受到了藏传佛教的一些影响的,与中原那边的流派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此一来,他们想要发展,局限性就很大了。若是惹怒了段思平,他们的生存空间肯定也要被压缩的,因此,也只能认了。横竖如今信众们都富起来了,给寺庙的供奉也很是丰厚,比起以前可是强多了。
    段思瑾一开始的时候还担心段思平被自个的信仰绑架呢,等到看到了段思平的作为之后,顿时松了口气,段思平瞧着段思瑾的模样,不由笑了起来:“小瑾你要担心什么呢?我如今不是当年的我了,要是段家还是曾经那个布燮之家,就算是我到了年纪,直接出家也没什么!可是,如今我已经是一国之主,一举一动,都受人瞩目!中原有个诗人说,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若是我表现得崇尚佛祖,那么,下面的贵族大臣肯定争先恐后地供奉佛祖,甚至捐献各种产业,民间说不定也会争先恐后地出家为僧,到时候,佛门有钱有人,力量就太大了!”中原那边多次灭佛,为的不就是这些缘故嘛,既然他已经知道了后果,为什么还要重蹈覆辙呢!
    段思瑜在一边似懂非懂地听着,段思平看着段思瑜,露出了一个笑容,段思瑜接受到的教育,还有如今的眼界见识,可要比段思平当年强太多了。段思平若不是小时候差点都是靠着佛经启蒙,也不至于从小就信仰了佛祖,而段思瑜可没有这方面的信仰,段思瑾有有意识地向段思瑜灌输什么圣天子诸邪不侵之类的说法,段思瑜自然受到了影响。
    当然,段思瑾也没说错,这个世界,因为没有超凡之力,武道的力量其实也有限,就是个相对普通的低武世界,或者说,在低武世界中,也只能说是一般罢了!因此,龙气这玩意可虽然也有,却也不具备什么镇压一切的力量。这是世界规则决定的,如果这个世界真的诞生了什么神魔,而作为人道的某种规则具现,龙气肯定也会进化出相应的能力的。
    何况,在这个世界,又没有真正的神仙存在,皇帝怕过谁啊,当初刘邦硬生生在四帝之中插入了一个黑帝,搞出了五帝来,也没人说什么啊!如今神仙谱系上头,很多神仙都是皇帝册封的好不好,所以说,做皇帝的,根本没必要对什么神仙有过多的畏惧!
    段思平自个本来也不算是佛教的真信徒,以前的时候,顶多也就是个浅信徒罢了,因此,对于段思瑾与段思瑜毫无信仰的状态,自然不会有什么干涉,反而很是欣慰。
    这会儿,段思平摸了摸段思瑜的头,说道:“小瑜,你以后迟早也要坐到阿爹的位置上,很多事情,现在就要考虑清楚了,即便是作为帝王,也是不能随心所欲的,你需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明白了吗?”
    段思平说得其实很含糊,毕竟段思瑜如今也还小,而且也说不清楚,到底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皇帝这种职业,又不像是其他职业一样,有着某种职业准则,行为规范,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段思平自个也是头一回做皇帝,自个还没完全搞清楚呢,哪里能去教儿子!下头那些大臣倒是想要制定出一套准则将皇权关到笼子里头去,但是,真要是按照那些大臣的意思去做,那就很傻叉了!
    段思瑜还是抬头看着段思平,用力点了点头:“阿爹,我知道了!”
    段思平笑了笑:“光知道没有用,你以后要自个心里有数才行!嗯,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问你哥哥!”
    段思瑾对此很是无奈:“阿爹,我也没做过皇帝,我怎么知道皇帝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些,都是要他跟着你学的啊!”
    段思平笑道:“小瑜现在还小呢,先跟着你学吧,等到再大一些,我就册封他做太子,然后就可以上朝听政了!”
    段思瑜听得眼睛闪闪发光,他之前就知道太子是什么意思了,这会儿难免有些兴奋,问道:“那要等到我长到多大,才能做太子啊?”
    亏得是段思平,他本来也没有太高的权欲之心,而且心胸也开阔,换个心胸稍微狭窄一点的皇帝,这句话就要把人给得罪了,好哇,现在急着做太子,等做了太子之后,是不是就要急着做皇帝啦?就算是如今瞧着儿子天真可爱,还觉得是童言无忌,等到年纪再大一点,皇帝再老一点,再回想起来,就是一根刺了!
    段思平哈哈一笑,随手比划了一个高度,差不多是到自个胸口的样子:“等你长到这么高,阿爹去去祭祀宗庙,封你做太子!”
    段思瑾也没有教段思瑜如何谨言慎行,相反,他是希望段思瑜争取的。要真是像司徒毓当年那般,日子也就太憋屈了。他想要的是给段思瑜压倒性的优势,段思平但凡还有理智,都不会有其他选择了。
    段思瑾对段思瑜的规划很明了,随着大理这边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强大,段思平日后势必不可能满足于偏安大理这一隅之地,肯定是要对外发展的。作为开国皇帝的太子,如果没有足够的文治武功,只是在后方坐镇的话,难免会被那些武将还有实权派轻视。
    李建成当年为什么最后失败,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李世民军功卓著,以至于威望太高,而他作为太子,却没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军功,因此,许多实权的将领最终站在了李世民那一派,再不济也是中立,没多少忠于李建成的。
    段思瑜自然不能重蹈覆辙,因此,他哪怕是跟在后头做监军,也得蹭点军功回来。何况战争说白了,就是优势对于劣势的碾压,就算是个古代那些所谓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其实也是局部的优势对局部的劣势,真要是整体和局部都处在劣势,那想要翻盘,真的是需要盘外招,比如说天降陨石之类的奇迹了。因此,如果在后勤还有战力都处在优势的情况下,段思瑜都没法取胜,那就真的是没救了!
    段思平可不知道段思瑾居然想得这么远,他如今对于段思瑜还是很看重的,段思瑜聪明好学,又颇有些机灵劲,很知道变通,性子也不骄横,在学校里头跟其他人相处得也不错,俨然建立了作为老大的权威,哪怕只是在一帮小孩子里头充老大呢,这也算是有领袖魅力了!段思平看在眼里,自然比较满意。
    相比较而言,作为长子的段思英就有些孤僻了。
    段思英年纪已经不小了,如今段思平手上没有多少人手可用,自然得用自家儿子,因此,段思英被段思平安排进了工部,负责各种工具的制造和改良,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很多人都以为段思英办差之后会结党营私什么的,结果段思英一门心思沉浸在技术中,对于别的事情几乎是不闻不问,若果是技术和工艺上头出了什么差错,段思英就会非常较真,恨不得六亲不认,但是其他时候,他就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样,总是待在自个的地方,不是画图纸,就是做模型,有的时候,甚至都没存在感。
    工部那边的人对段思英这样的也算是佩服,但是,如果真要跟着段思英干,一个个都觉得腰酸背痛,没办法,段思英就是个工作狂,恨不得直接在衙门打地铺的那种,其他人有家有口的,哪里受得了这个!
    段思英这般行为,其实就是摆明了自个的立场,他就是想要老老实实做个宗室,做点实事,不会掺和其他事情。
    段思英并不是什么蠢人,他知道自个的处境,段思平对自个的儿子自然不会有什么芥蒂,还会因为杨桂仙的缘故对他挺心疼,可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好不容易从杨家手里得了江山,那么,自然不能容许再落到与杨家人有关的人手里。
    横竖段思平又不是只有段思英一个儿子,因此,当年跟随段思平打仗的人都对段思英十分疏远,而对段思瑜非常亲近。
    在这样的情况下,段思英要是还看不清楚情况,随便蹦跶,那就真的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不过,段思英对此也没太多的想法,他一向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或者说,他一向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以前跟着杨桂仙的时候,杨桂仙少骂两句,少打几下他就满足了,而如今呢,他作为皇子,在工部又有实权,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因此,即便有有心人想要挑动段思英争权,段思英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充耳不闻,一声不吭,渐渐的,那些人自然也就死心了。
    段思英这般,段思平自然对他有些补偿的心理,段思英也到了成婚的年纪了,段思平一琢磨,干脆先册封段思英为清平王,将白崖作为段思英的封地,然后又准备在朝中大臣之中给段思英遴选一个妻子。
    段思平选中了董家,董伽罗这时候已经是大理的丞相,他与段思良比较亲厚。段思良作为段思平的弟弟,自从大理建国之后,自恃功高,如今在朝堂上颇为强势。
    跟能够坦然接受新事物的段思平相比,段思良是相对保守的一个人,而且,他一直生活在段思平的阴影下。段思平大概就属于那种天生就光芒万丈的人,少年的时候,都是在苍山放羊,段思平就已经显出了他作为领导者的特质。段思平能够从佛经中领悟出枯荣禅功,而段思良只能学习段家家传的非常平庸的功夫。
    等到段思平名震天南的时候,段思良依旧就是个段思平身边跟班的角色,一直到段思平跑到中原闯荡江湖,段思良才作为替代品在段家当家做主。结果没几年,段思平回来了,段思良又不得不退到段思平身后去。
    段思良对于段思平听从段思瑾的建议,搞出来的诸多事情,一直颇为不满,他觉得如今这个样子已经很好了,干什么要折腾呢?因此,在朝堂上,往往也担负着反对者的角色。
    段思平对于这个弟弟还是了解的,他要说才能,肯定是有的,但是见识不足,而且缺乏魄力,段思平对此也很头疼,他就这么个同胞弟弟,这么多年跟着他,也是做了不少事情的,大理宗室实在是人太少了,段思良在有的地方还算是好用,总不能闲置了。因此,对于段思良一些出格的行为,段思平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跟段思良交好的董伽罗,他与高家都是很早投靠了段思平,不过,跟高家相比,董家下的本钱自然是更多,因此,段思平为了酬功,等到自个登基之后,就叫董伽罗做了相国。
    董伽罗的想法是想要成为皇位之下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大权在握,执掌朝堂。可问题是,他如今已经跟不上段思平的脚步了,而且段思平设置了许多官职,分掉了属于相国的权力,董伽罗自然也觉得有些失意,因此,走得与段思良自然更近了一些。
    段思平不想看到曾经的老兄弟在错误的道路伤越走越远,因此,一方面是为了分化他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全他们,最终,选择了董伽罗的女儿做段思英的王妃。
    董家那边简直懵逼了,他们跟段思英可从来没什么往来,甚至对段思英是颇为排斥的,谁乐意亲近一个注定的失败者呢!结果,段思平一道诏书下来,直接就赐了婚,叫董家女给段思英这个新鲜出炉的清平王做王妃,这对于董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叫他们觉得有些惊慌的信号,难道是段思平想要让他们退出权利中心了吗?为什么要将他们家与段思英绑定在一起,哪怕是段思瑾也好啊!
    段思平如今威望太高,他早就被塑造成了天命所归的形象,如今又通过一系列的手段,瓦解了那些部族首领头人乃至一些贵族的权力,他可以容忍这些人做米虫,安享富贵,这毕竟花不了多少钱,而底层的年轻人早就将段思平视作神明一般,只要段思平登高一呼,这些尝到了甜头的年轻人立刻就会拿起武器,为段思平作战。
    其实就算是董家,也有许多人被段思平描绘出来的世界所打动,感觉自家家族无论是理想,还是现实,都太落后了!
    董伽罗自个有的时候也觉得惶恐,越来越多的人才简直跟流水一样涌出来,一些出自那些原本董家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小贵族中,更多的,就是那些原本被他们这些贵族视作土鳖的山民里头。等到这些人成长起来,他们早就接受了新的思想,未来,他们这些老人该何去何从呢?难道直接被撵走,如同被驱逐的杨氏旧臣一般,只能苟延残喘吗?
    董伽罗他可感觉不到段思平的回护之心,只会觉得段思平想要卸磨杀驴。同时,段思良也觉得段思平想要扶持段思英取代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很正常的联想,这个时代,结婚是一个里程碑一样的标志,就像是许多小皇帝,想要亲政,就得先大婚一样。段思英成婚之后,在朝堂上势必会担任更加重要的职位,这对段思良来说,无疑是一个威胁。
    段思良跟段思瑾和段思瑜兄弟两个都不熟,他作为一个保守派,哪怕段思瑾的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对于段思良来说,段思瑾做出来的事情,很多根本就是大逆不道的。为什么不能继续让大家蒙昧无知,如同他们的祖辈一样生活呢!那时候,大家多好忽悠啊,一点好处就能叫他们卖命!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大家见识多了,之前那点蝇头小利根本就打动不了他们了!段思良对于物质上头的财富没什么感觉,他需要的是更多的权势,但是很显然,他的权势大不如从前,段思平建立大理之后,段思良感觉自己的发言权甚至不如从前了,以前他是二把手,而之后呢,是不是段思英成婚之后,段思平就要立太子了?段思瑾段思瑜兄弟两个跟他完全不是一路人。
    现在,最重要的是,连亲密的战友盟友,董伽罗都因为这场赐婚,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算是站到段思英背后去了,这叫段思良很难接受事实。
    段思瑾对于段思良这个二叔也没太多的好感,段思瑾最烦的就是这种保守派顽固派,有些人的保守顽固,是因为他们的固有思想,而像段思良这种人,完全是因为社会进步挡住了他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那种势必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的那种人。
    在段思瑾看来,不管是什么,无论是科学、武道、仙道、魔法什么的,都是要不断进步的,想着古人必定胜过今人,固步自封,只会不断退步。因此,段思瑾自个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进步,他吸纳来自各个世界的智慧,将这些智慧融入到自身的道路中,并且进行一步步的升华。因此,段思瑾很少会在论坛上头购买什么器具法宝之类的东西,因为暂时没有必要,成品对他来说,很难让他得到智慧上的启发。当然,如世界树这等灵根或者是一些先天灵宝之类的,自然就蕴含了各种真理规则的也就算了,可惜的是,他现在还是穷光蛋呢!
    在段思瑾看来,力量这种东西,如果没有智慧作为支撑,那根本就是蛮力,段思瑾哪怕一次次转世投生,只要智慧还在,他都能不断进步,而如果失去了智慧,那么未来也就被局限住了。
    ?虽说段思良曾经想要跟他示好,拿自个的道理说服他,比如说,将那些好东西藏着自家用,干嘛要教给那些低贱的山民什么的,段思瑾只觉得可笑,哪怕是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诞生智慧的灵光,为已有的知识添砖加瓦,而如果一直让知识在小范围之内保存,一个人一辈子能学会多少?只会慢慢失传!这样又何来进步呢?
    最终,段思良被段思瑾看傻瓜一样的眼神气走了,还在段思平那里上了眼药,这叫段思瑾更瞧不起他了。
    而被段思瑾分外瞧不上的段思良,却在暗地里头酝酿起了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