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二陛下盼星星盼月亮的期盼下,长安城中文武百官组成的公款旅游团......呸,封禅泰山大部队,终于来到洛阳城,同李二陛下汇合了。
心情大好的李二陛下大宴群臣于洛阳宫西宛,欢饮达旦。
第二天,畅饮一夜的李二陛下依旧精神抖擞地召集了三品以上大员们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泰山封禅的若干行程事项安排。
程处弼也作为羽林卫大将军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分配到了警备组,同一并前往泰山封禅的十六卫诸卫大将军们,商定前往泰山以及泰山封禅系列安排的安保问题。
在勒石纪功、青史传名的诱惑下,上至李二陛下、下至杂役卫兵,关于泰山封禅事项的前提安排在大唐君臣之中如火如荼的进行。
可惜,好景不长。
正所谓‘乐极生悲’,当快乐到极致的时候,悲剧开始上演了。
六月,尚书右仆射虞国公温彦博逝世了。
李二陛下命工部为其造堂,赠特进,谥曰恭,陪葬昭陵。
按照东方的封建风俗,封禅前堂堂正位次相从二品的尚书右仆射逝世了,这是多大的不详,还未出师,就已经不利了。
可是温彦博就只有在刚死的那几天为朝中百官所触动,但很快的就为大势的洪流淹没了。
因为满朝文武此刻的心思都在封禅上边,就连那些深受封建风俗影响的儒生们此刻也满脑子都是勒石纪功、青史传名的念法。
只有一个人在眼观着周围人物的忙碌中,保持着清醒的神经,抬头展望着灰蒙蒙的天际,茫然地摇了摇头。
温彦博的死,成了程处弼心头的一口明钟。
若是按照,历史的走向,李二陛下这次封禅,估摸着又要泡汤了吧,不,应该是泡水了......
封禅泰山的行程安排工作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二陛下兴高采烈地驾临了离宫明德宫举行封禅泰山的誓师大会,踌躇满志地发表了向泰山进发的演说。
其后,封禅泰山的大部队,形如流水,眼不见尾,旌旗蔽空,甲服连绵,浩浩汤汤地离开了洛阳,向泰山之所在博城县开拔。
可惜,天意不遂人愿。
封禅大部队还没有离开洛阳地界,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大雨霏霏,数日不开。
此刻的水泥道路,还并未在大唐的国界大规模的铺开,大雨使得道路泥泞不堪,车马难行,李二陛下不得不降旨暂驻,等候雨停。
可惜,李二陛下最先等到的,并不是雨过天晴,而是洛阳洪灾的消息。
七月初一,大雨,水灾,谷水、洛川洪水泛滥。
连日的大雨,使得洛水大涨,形成迅猛洪峰,灌入洛阳城中。
洪水毁坏洛阳宫左掖宫门,涌入宫中,毁坏宫寺难以估量,冲毁居民住宅难以估量,溺死人数难以统计......
洪水所造成的一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损害,都是不明的。
只有四个字,看在李二陛下的眼里,是发人深醒的,是骇人听闻的,是令人绝望的!
水深四尺!
高达四尺的洪涝!
唐尺,一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三十厘米!
四尺洪涝,就是高达一米二的洪涝!
程处弼永远也忘不了李二陛下那一刻天旋地转瘫倒在地上,两眼空洞无神,口里吹着泡泡,仿佛石乐志般的生无可恋的模样。
李二陛下封禅泰山的心愿,不用多说,只能是泡水了。
而且,这泡水还给李二陛下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就是抗洪救灾的大问题!
所幸,李二陛下毕竟曾经是杀过亲兄弟的男人,内心还是分外坚强的。
李二陛下没有苦,而是站起来撸......呸,是站起来,立马命李全召集三品以上大臣,召见紧急的抗洪救灾会议,部署抗洪救灾任务。
跟随李二陛下前来的诸卫禁军,成为了抗洪抢险的先锋子弟兵。
除了少部分留下来保护体弱的官员之外,其余的第一时间都跟着李二陛下折返回了洛阳城,在李二陛下的亲自调度下,抗洪抢险。
经过三天三夜的抢险救灾,洪水终于从洛阳城退却了,可留给李二陛下的却是一片狼藉。
根据洛阳令的官方统计,洪水冲破洛阳宫左掖宫门,毁坏宫寺十九所,冲毁居民住宅六百家,直接溺死者六千馀人,重伤轻伤者不计其数,损坏财物......
李二陛下不仅把自己的离宫明德宫以及飞山宫的玄圃院废除,分给遭遇水灾的百姓居住,还赐予了不少财物,以慰灾民。
除此之外,李二陛下还下了一封罪己诏,诏以灾命百官上封事,极言得失。
当然,在水灾泛滥下的,可不仅仅只有洛阳,还有整个洛州,甚至是河南道的部分地区,比如亳州。
李二陛下又连忙组织官员对整个河南道的受灾地区进行救灾工作。
同时,为了敬告上天,重修老祖宗老子庙于亳州,重修孔子庙于兖州,并各给二十户享祀焉,七世祖凉武昭王李暠复近墓二十户充守卫,仍禁刍牧樵采。
可惜,上天并没有给他李二陛下这个面子。
九月初六,黄河泛滥,冲坏了陕州河北县,冲毁了怀州河阳县。
在安顿部署好洛州等地的救灾事务之后,李二陛下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河北县,亲临白司马坂察看水患,并赐给黄河附近遭遇水灾的百姓粮食布匹,部署救灾工作。
十一月十一日,李二陛下又离开了去陕州,前往了怀州视察灾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