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章 扑朔(下)
    马车停在背街的小巷中。
    迥异于不远处街上的喧闹,巷中寂静无声。
    巷道两边,是向巷头巷尾延伸出去的白墙黑瓦。五十多丈长的巷道中,只有四五道门扉,其中仅仅两座漆作深黑的正门,并非朱色,也没有门钉,证明宅院的主人并非是官宦之身。不过这等一下占了四分之一座里坊的深宅大院,无论新城旧城,还是外城,都是十分稀少。
    苏忠信下车的正门前,本来空无一人,直到马车停下,正门旁的小门中才走出两人。两人衣服一模一样,上身一件纯黑色的对襟短褂,下身一条黑色长裤,衣裤熨烫得挺括,又贴合身形,腰间又有一缓缓条皮带紧紧勒出腰线,有些类似于如今新制的神机营军服,看起来十分精神。
    两人脚下的皮靴,外形上也是仿制神机营的军靴,但军靴走起路来,哐哐哐的踏地声集合起来老远就能镇住敌人,可他们两人踏着青石板,却是一点声音都没有。
    两人中的一人,快步走下台阶,不见对熟客的奉承,也不见对生客的询问,沉默的拉开车门,等苏忠信和他的同伴下车,他便跨上车边的踏板,引导马车驶向侧门,停进宅院的车马厅中。
    另一人在门前守着,等苏忠信从袖口抽出一块银牌,递给他查验过后,方默默的将门扉压开一线,打开的缝隙仅供一人进出。
    苏忠信进门时,二十来岁的司阍就连眼珠子都没动,直直的平视前方,视线从苏忠信的头顶上越了过去,仿佛眼前只有看惯了的大门,苏忠信两人并不存在。
    苏忠信丝毫不以为意,像他这样的豪商之所以来到此处,看重的就是这种视而不见的态度。
    门后宅院楼阁,无异于寻常宅邸,却是毫无声息,也不知是用了什么手法,竟然连树上的蝉虫都没有声音。
    苏忠信进门,一名与司阍同样装束的仆役站在门后照壁前。一身黑,不说话,宛如幽魂。
    年轻的同伴吓了一跳,反应过来时,脸色古怪的盯着他连看了几眼。
    “东阳的寇公到了没?寇温瑜。”苏忠信问。
    仆役欠了欠身,沉默的转过身,在前面领路。
    院中清静到了极致,不见他人,不闻他声,唯有苏忠信和他同伴的脚步声清晰可辨。
    “二叔。”年轻人下意识的压低声线,“此处好生古怪”
    苏忠信头也不回,“就是这样才对。”
    穿过正院,绕过正堂,走进一扇黑油漆的中门,复在穿廊中行了有二三十步,向右一转,穿过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粼粼湖光迎面。
    “啊。”年轻人轻轻惊呓了一声,坐在马车上绕了里坊半圈,宅院的大小已心中有数,却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一片湖面。
    苏忠信轻笑,“进门的院子当做门房就可以了。”
    所谓宅院只有一座充为门面的正院,整座宅第主体就是一座园林,园林中央是一块三十来亩的小湖。环绕着小湖,草木繁盛,假山耸立,七八座小楼在湖畔错落布置,与天光水色相交融,又各自自成一体。
    两人跟随仆役来到其中的一座小楼前,还没有通报,三四人便从楼中迎了出来。
    领头的一位六十上下,正是今日相邀的寇温瑜,他大笑着,“苏二,何来之迟,老夫可是等了你半日了。”
    苏忠信拱手一礼,笑着解释道,“寇公见谅。忠信昨夜方回京,又去拜见了族叔,在族叔那儿睡到午后方醒。回来听闻寇公有招,不敢怠慢,行李还没收拾就赶来了。”
    几人与苏忠信一一见礼,又打量起跟随苏忠信的年轻人,
    领头的德公老眼中闪着精光,比相女婿时看得还用心。打量了一阵,转对苏忠信笑道,“苏二你带来的这位小友一表人才,可是家中子弟?”
    “家中子侄,跟着跑跑腿。”苏忠信没有介绍太多,寇温瑜几人也没有追问,只是多打量了几眼,微微露出一点心照不宣的笑容。
    一众先后进门,却见厅内光线略暗,背向湖水的几扇窗没有一扇打开。
    “怎么拉着窗帘?”苏忠信诧异的问道。
    一人扯开窗帘,“看着碍眼。”
    窗外可见一座高楼正拔地而起,相距不过百丈。
    苏忠信呵的一声笑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再过两月,这摘星阁可就要开张了。”
    “要是出点事再耽搁一回就好了。”
    寇温瑜摇了摇头,“请柬已经发来了,应当不会再改期。要不是之前的雨水,现在就该完工了。”
    苏忠信叹道,“等摘星楼建起来,此处可就没现在这般清净了。”
    “谁说不是。”三两人异口同声,然后相视而笑。
    以李白的名句为号,摘星阁坐拥七层,高过百尺,还在图纸上的时候,就已经名满京师。
    开始修建之后,京城人时常都能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此楼的新闻。不是对大工的访谈,就是刊载其所用新型材料和新的建造手法,让许多准备建房修楼的人家,都为之心动,想着等摘星楼建好之后,请摘星阁的工匠给自家帮把手。
    但苏忠信并不喜欢摘星阁,究其原因,还是位置太近了。
    坐在摘星楼中,拿支千里镜就能将周围三四里内的宅院窥看得一清二楚,谁还能放心的到此处来聚会?
    三层高的樊楼就因为能够窥探到宫城,被拆掉了第三层的半边。摘星楼这等高楼,能够修起来,还多亏了是建在新城外。现在有了声势,想拆都拆不得了。
    “等过了夏天,就找处好地方吧。”苏忠信提议道。等摘星楼修起来后,他就不准备再往这里来了。
    虽是商人中的一员,但华而不实的物事苏忠信向来不喜欢。他需要的是低调,不惹世人注目。
    此地没有名目,看起来就是一座富人家的园林,故而才会吸引到如苏忠信、寇温瑜这等豪商。可是当环境有变,对他们的吸引力也就消退了许多。
    “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寇温瑜道,“等明日我跟楼、张两位商议一下,日后我等聚会之所换到何处去更合适。不过,这里可是……”他向上指了指,“那位的产业,一下拉走一半客人,也不太好,得好生计较一下。”
    “当然。”
    “此乃正理。”
    几个人先后点头,在他们说话的时间里,外面的酒席布置已经完成了。
    “好了,先别说了。”寇温瑜道,“还是尽早入席,让我等为苏二接风洗尘。”
    几人相互谦让着坐下,各自先敬了苏忠信一杯酒,很快就酒酣耳热起来。
    不过喝酒的时候,头脑间还带着灵性,一人问苏忠信,“苏二,你这番从江南回京,可有什么见闻?”
    “见闻倒没什么新鲜的,就看见下雨。”苏忠信摇摇头,低声道,“今年江淮荆湖各路,多少地方要绝收了。”
    一人的声音更低了三分,“京师里早在传了,都说是宰相失德。”
    “找死吧!”年轻人惊叫,说完自知失态,忙低下了头。
    “谁知道。”寇温瑜冷笑了一声,“今年福建商会怕是要笑死了。”
    “怎么笑?米价一直都被钉死的。”一人愤愤不平。
    “只有三等糙米才如此。”年轻人在旁插话。
    两广和南洋的大米,年产量能达到两千万石。这些年来一直把全国的平均粮价死死压在每斗七十文上下,尤其是京师的粮价,更是像被加了一千斤重的大锁,比国库的大门还要牢靠一点。
    京师一府二十二县一百零三镇,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米价是六十八文,秋天丰收时节,米价还是六十八文,十年来,京师三等糙米的价格完全没有变动过。
    也正因为京师粮价稳定,章韩联合执政才稳如泰山。
    不论是福建商会背后的章惇,还是雍秦商会背后的韩冈,两位秉政的宰相,为了朝堂和京师的稳定,宁可亏本也要保证京师的粮食供应。
    尤其是每到春时,青黄不接的时候,京师的百姓,不论是主籍还是客籍,每天都能凭证在各处粮店购买.官仓寄售的三斤米粮--京师的户籍管理做得好,原因也在这里--同时,福建商会和雍秦商会中经营粮业的成员,都会在此时以相同价格清理仓中旧粮。
    但想要吃好,比如不想吃带着壳,口感又粗粝,许多时候还有些霉味的糙米,吃厌了那等一石磨出九斗的低劣米粮,打算改善一下伙食,那么就要做好大出血的准备。
    不论是官仓,还是粮商,基本上都是收新米,出旧米,不断更换库藏的粮食。市面上的新米新麦,在粮店水牌上的标价,永远都在普通米价的一倍以上。一些在水土优良的地方精心培育出来的特种稻米,价格高出十倍都不止。
    六十八文一斗的米,只有穷人才会去吃,稍稍有点钱的士民,都会买贵价的米麦。
    一人给自己壮着胆,“根本不用怕,京师不乱,天下就乱不了。京师粮价安定,京师就乱不了。只要能吃饱饭,有几个会去做杀头买卖?”
    几人纷纷附和。
    “你家准备放出多少粮?”寇温瑜在一旁问起苏忠信。
    苏忠信笑道,“那要看相公要多少了。”
    少杀慎杀,这就是如今宰相的行事方针。非十恶重罪,总要尽可能的留人一线生机。
    兼并,无立锥之地,无产之人,是乱国之源。朝廷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他们能有一片地,尽管远在云南,尽管偏处西域,但一想到大不了去西域、云南垦荒,那些已经身处绝境的人们,就还能报着一线希望,不会去选择走上绝路。
    六十八文一斗的粮食很难吃,但再难吃也比没有的吃要强很多。再如何穷困潦倒,一天下来,六七文钱总能淘换到的,换上一斤米,好歹不会饿死。
    一斗三钱的碾米费,新收的稻谷一石只能出半石的精米,但如果是三等糙米的话,碾米的价格还能降,出产的数量甚至可能大到畜力碾米的九成半。
    以京师的库藏,加上苏忠信这一班商人的积存,足以让京师太太平平。但若是加上南方的灾情,仓中库存的米粮可就要精打细算才行了。
    一众正说着今年的灾情,外面起了一片喧嚣。几座小楼距离不算近,又是幽静之地,天然的让人保持安静,还能听到吵闹,这种事还是第一次发生。
    寇温瑜推开窗户,向外张望了一下,确认了位置,回头道,“诸位稍等,我去去就来。”
    很快他就回来了,脸上多了几分沉重。
    “出了什么事?”几个人齐声问道。
    寇温瑜长叹道,“河东军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