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章 历久弥新的文化
    第四章
    历久弥新的文化
    时间的魔手远胜狂风暴雨,它能摧毁一切有形之物,也能荡平心中任何波澜。然而,这个桀骜的王者在毫无攻击力的文明与文化面前却无计可施。谁能抛弃世代相传的语言文化?谁能忘记那些经典的文学、美丽的绘画与动听的歌谣?即便它们被中断、禁止或毁去,艺术的华光仍将辉耀后世。在文学大师普希金、果戈理、奥斯特洛夫斯基,电影人爱森斯坦、梁赞诺夫,圣像画家卢布廖夫,音乐天才帕赫姆托娃等人的传承下,俄罗斯文化独树一帜且历久弥新。
    古老的字母与语言
    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是两种非常古老的文字,聪明的腓尼基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22个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传入希腊演变成希腊字母,又派生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这两种字母是成为欧洲各种字母的共同来源,古俄语字母也不例外。
    ◎古俄语和西里尔字母
    9世纪前后,东斯拉夫人在乌克兰草原上建起数百个公国,他们使用的是早期东斯拉夫语,即古俄语。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大量的宗教文献相继涌入,那些文献多由古斯拉夫语著成,使此地渐渐形成古俄语和古斯拉夫语并存的局面。为了便于传教,斯拉夫启蒙思想家、基督教传教士西里尔及兄弟美多德两人在古俄语的基础上创立了西里尔字母,又称“西里尔字母”或“塞瑞利克字母”。这种字母共有43个,后来通行于东斯拉夫、南斯拉夫和西斯拉夫人中。
    东斯拉夫语书写的中世纪福音书
    由于战乱原因,古俄语在那时虽有文字和文字记载,但未能流传下来。现今保存最古老的俄语文献是11世纪的各种经文、福音,以及一些资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1世纪寺院诵读的“课经文”《苏普拉斯利手稿》,12世纪描写基辅公国大公伊戈尔远征波洛夫人经历的《伊戈尔远征记》。
    14世纪,由于罗斯古国的封建割据和外族入侵,各公国处于不同的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三个比较重要的民族,即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从古俄语中分化出来的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开始流行。到了18世纪前后,俄语成为这片辽阔土地上的通用语言。
    ◎现代俄语的形成
    由于西里尔字母不能完全符合俄语的读音要求,1708年,彼得一世对西里尔印刷体字母进行改革,删掉一些不必要的字母,同时规定用阿拉伯数字取代字母表示数目,专门在印刷出版物时使用,这种“市民体铅字”成为现代俄语字母的基础。
    现代标准俄语的发展始自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他整理和完善了俄罗斯民族语言的艺术手法,还丰富了俄语的词汇、语言、修辞的表达手段。在多位文学大师的艺术创作及更广泛的社会活动中,经过19世纪和19世纪以后两个阶段,俄语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发展,最终形成更加系统、更加统一的现代俄语。现在俄罗斯人使用的俄语字母就是在1918年由当时的苏维埃人民教育委员会确定的,共有33个。
    规范了现代俄语的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
    俄罗斯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也形成了100多种本民族语言。他们使用的语言分属多种语系,如印欧语系的奥塞梯语等,高加索语系的车臣语、阿迪盖语等,乌拉尔语系的芬兰语、科米语、马里语等,古亚细亚语系的楚科奇语、爱斯基摩语等,阿尔泰语系的楚瓦什语、鞑靼语等。不过,大多数少数民族仍以通用的俄语作为第一语言。
    经过上千年的使用和发展,从最早的东斯拉夫语到现在普遍使用的官方语言,俄语现已发展为世界一大语系,成为联合国会议使用的工作语言之一。据了解,全球大约有将近5亿人都在使用这种语言,许多国家还开设了俄语课程。
    耀眼的文学与巨匠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大致可以分为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古代俄罗斯人留下了丰富的民间口头创作,成为纸面文学的重要源泉。12世纪末期创作的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古代俄罗斯书面文学的第一部作品。从19世纪开始,俄罗斯现代文学开始崛起,一批文学巨匠相继涌现,并5次捧回了诺贝尔文学奖。
    ◎黄金时期
    虽然俄罗斯现代文学直至19世纪方才兴起,但文学大师们在其后一个多世纪里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成就了俄罗斯文学史的一段黄金时期。
    现存于普希金国家博物馆内的普希金写字台。在这张桌子上面,普希金完成了他的多部著作,成为了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政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政为“俄国小说之父”。
    亚历山大·普希金之于俄罗斯,犹如莎士比亚之于英国。这位在19世纪前期崛起的文坛旗帜人物创作了大量作品,涉及各个领域,有古典颂诗和十四行诗,有短篇小说、戏剧和童话故事,还有人们最喜爱的诗歌,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普希金在政治方面是个异见者,曾被沙皇三次流放,一次流放到哈伊洛夫斯克,两次流放到高加索地区。不幸的遭遇反而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和美丽的女子、好战的男人们玩得十分愉快,经常在漫漫长夜里促膝长谈,来自乡村里的很多故事后来都变成了他笔下的民族传奇。
    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晚年回归田园生活的列夫·托尔斯泰。
    同时代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尼古拉·果戈理也有不少佳作问世,他在《死魂灵》里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在《外套》里塑造了一位悲剧小人物。后一部作品引起了巨大反响,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都曾说过一句同样的话:“我们全是从果戈理的《外套》里走出来的。”
    19世纪后期,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该时期的先锋人物。前者在《父与子》中塑造的主角巴扎罗夫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后者在《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触及了道德、信仰和救赎等问题。列夫·托尔斯泰堪称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两部,一部是描写拿破仑战争的《战争与和平》,另一部是描写女性反抗时代的《安娜·卡列尼娜》。此外,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伊凡·伊里奇之死》和《魔鬼》。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俄罗斯文坛上涌起一股新的风潮,诞生了许多杰出人物。作家安德烈·别雷创作的《彼得堡》被俄裔美国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称赞为“20世纪最伟大的四部小说之一”。马克西姆·高尔基凭借小说《母亲》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另有三部曲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与《我的大学》,表现出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其他代表性作品还有《鹰之歌》《海燕》等。
    ◎苏联时期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政权的建立,俄罗斯进入苏联时期。在此期间,俄罗斯的文学环境趋于复杂化,文学作品也因此而更能反映社会深度。尤为可喜的是,文学大师们各显其能,5次斩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伊凡·蒲宁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作家,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他是中短篇小说写作高手,创作了《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乡村》等一系列作品。1933年,蒲宁作品《米佳的爱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的主要诗集作品有《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1957年,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出版,他说:“当我写作《日瓦戈医生》,时刻感受到自己在同时代人面前负有一笔巨债,写这部小说是试图偿还债务。在写作过程中,还债的感觉一直充斥我的心房。多少年来,我只写抒情诗或从事翻译,在此之后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这部伟大的作品于次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在国内受到猛烈抨击,作家本人也遭到了严重迫害,从此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直至两年后病逝。
    另一位作家肖洛霍夫与苏联当局保持了良好关系,他在《静静的顿河》中讲述了顿河哥萨克地区革命战争的传奇故事。1965年,该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克雷洛夫
    克雷洛夫是俄国著名的寓言家,也是一个饭量惊人的美食家。某天晚上,他在参政员阿巴库莫夫家里遇见几位客人,众人邀其共进晚餐。克雷洛夫一再推托,说自己家里做好了鲟鱼汤。可是阿巴库莫夫极力挽留,克雷洛夫只好答应,条件是晚餐必须立刻开始。这一餐让众人大开眼界,因为克雷洛夫一个人的饭量差不多等于其他所有人的饭量。大胃王咽下最后一口饭,匆忙离座就要出门。主人问:“你急着去哪儿?”克雷洛夫气愤地说:“跟你们说过多少次,我家里已经炖好了鲟鱼汤,再不回去汤就凉了。”
    索尔仁尼琴因屡次批评多位执政者而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让他于1970年荣获诺奖的作品是《癌病房》。可是,另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古拉格群岛》却让这位作家被迫离境,在国外度过了20年的漫长生活,晚年才得以返回自己的祖国。
    198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天才诗人布罗茨基,他的获奖作品是《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其他代表作有《诗选》《言论之一部分》《致乌拉尼亚》等。布罗茨基的英文写作极为出色,自称是“俄语诗人与英语散文家的愉快结合”。
    在整个苏联时期,除了以上5位捧回诺奖的文学大师,其他著名作家与作品也为数不少。比如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及其作品《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讽刺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及其作品《大师和玛加丽塔》《狗心》,小说家沙拉莫夫及其作品《科雷马故事》,等等。
    1910年帕斯捷尔纳克的肖像画
    天才诗人布罗茨基1996年,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籍俄罗斯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逝世于纽约时,俄罗斯的通讯社说:“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陨落了。”这是自普希金以来给予的最光荣的赞颂。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向布罗茨基的遗孀发去唁电时说:“连接俄罗斯当代诗歌和过去伟大诗人作品的纽带断裂了。”
    ◎后苏联时期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文坛再度活跃起来,一批小说家纷纷登场。鲍里斯·阿库宁推出一系列历史推理小说,如《堕天使暗杀组》《土耳其式开局》。他在作品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位智慧型人物伊雷斯特·范多林,被谓之俄罗斯版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与其相比,维克多·叶罗菲耶夫更富有挑战精神。他的中长篇小说《俄罗斯美女》现已被翻译为27种语言广为流传。塔吉扬娜·托尔斯泰娅的小说集《在金色的门廊上》于1989年发表,书中描写了苏联低矮公寓里的高贵灵魂;2007年,她的另一部小说《斯莱尼克斯》出版,书中描写了未知而宏大的科幻世界。
    其他写过科幻小说的多产作家还有维克托·佩列文,他的《黄色箭头》《狼人的圣书》均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弗拉基米尔·索罗金则凭借小说《队列》和《冰》,在国外确立了自己的文学地位。
    风头正劲的俄罗斯作家德米特里·贝科夫
    最近几年,俄罗斯作家德米特里·贝科夫风头强劲。2006年,他出版了一部传记作品《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本书主角便是凭借《日瓦戈医生》拿下诺奖的那位伟大作家。在这部作品里,贝科夫真实呈现了帕斯捷尔纳克的曲折一生,获得全俄畅销书奖。2011年他梅开二度,以小说《奥斯特洛莫夫,或巫师的学徒》再次赢得此奖。
    在不算漫长的俄罗斯文学史上,一代代文学大师们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他们用文字建起一座恢宏壮丽的宫殿,在世界文坛上独占一方天地,他们是整个俄罗斯民族的闪耀之星。
    精美的绘画与大师
    俄罗斯是一个艺术文化氛围非常浓郁的国度,在绘画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它的绘画艺术经历多个发展历程,如实反映出各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与人民生活。在19世纪以前,俄罗斯的绘画题材多以人物为主,到了19世纪后期,绘画艺术进入繁荣时期,许多大师呈现出了一系列精美作品,为俄罗斯的艺术之光再添亮点。
    ◎圣像画艺术
    17世纪以前,俄罗斯绘画以传统的圣像画为主,主要描画上帝、圣母、圣人头像及《圣经》中的情节,被称为“通往天国的窗户”。
    圣像画在10世纪末随着古罗斯基辅公国皈依基督教而传入俄罗斯后,经过了几个世纪,到14~15世纪才进入全盛时期。它与俄罗斯民间艺术相融合,形成显著的民族特征,并从教堂和修道院走进了千家万户。与此同时,一些善于钻研、思想进步的圣像画家出现了。
    修道士安德烈·卢布廖夫便是一位画圣像的佼佼者,他被誉为中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圣像画家之一,同时又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家。1423年,卢布廖夫为谢尔盖圣三一教堂绘制的木板圣像画《三圣像》,被尊为世界艺术的瑰宝——三位身材修长、温柔娴静的天使围坐一起陷入沉思。金黄的翅膀,柔软轻盈的衣衫,灵动的线条,仁爱和平的气息……整幅画作弥漫着一种古铜镜般的恬静,令人感觉到一种圣洁之光。
    从17世纪开始,在俄罗斯工作的外国美术家引入西欧绘画艺术,肖像画渐渐盛行起来。以西蒙·乌沙科夫为代表的新圣像画流派,赋予了圣像画“活人的神气”,开创了现实主义绘画的先河。他擅长将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以强弱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反差。这位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很多艺术作品,比如《莫斯科大公国之树》《慈悲圣母像》等,大多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
    修道士安德烈·卢布廖夫著名的《三圣像》
    ◎两次美术运动
    18世纪中期,“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于涅瓦河河畔落成。学院聘请法国、意大利有名的绘画师前来授业,在完成8年学业后,毕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费前往法国或意大利进修。
    伊利亚·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63年,以伊万·克拉姆斯柯依为首的14名学院毕业生,因不满学院规定的竞赛统一题目“死神聚宴”,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开始探索如何用美术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这一运动使现实主义画作渐渐进入繁盛时期。
    1870年11月,全俄国艺术家联合组织“巡回艺术展览协会”宣布成立。协会以“美就是生活”为创作原则,每年举行定期画展,在各大城市巡回展出,使更多的人了解绘画及雕刻艺术。许多饱含热情的画家纷纷加入协会,形成19世纪的主流“巡回展览画派”,为艺术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巡回展览画派”的组织者和领袖人物,克拉姆斯柯依并未因工作繁忙而荒于创作。在第一次巡回画派的展览上,他的《五月之夜》把因农奴制度饱受摧残的乌克兰姑娘的哀伤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观之心戚。1883年,他在《无名女郎》中塑造了一位气宇轩昂、穿戴时髦的青年知识女性形象,那种冷眼审视、不屑一顾的神情,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世界美术史上的肖像画杰作。
    伊利亚·列宾是“巡回展览画派”中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善于创作历史画和肖像画。他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托尔斯泰》《索菲亚公主》《伊凡雷帝杀子》等,现已被视为不朽的艺术珍品。据说,在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时候,为了真实描绘沙皇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列宾曾两次到伏尔加河深入观察纤夫的生活。
    此外,该时期还有擅画《圣经》和历史故事的尼古拉斯·罗列赫,擅画风景的伊凡·希施金,擅画海景的艾瓦佐夫斯基,以及创作过不少写实绘画的康斯坦丁·马科夫斯基和弗拉基米尔·马科夫斯基兄弟,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画家亚历山大·班诺瓦和谢尔盖·狄亚基列夫在圣彼得堡领导了“艺术世界”运动,主张俄罗斯的艺术家们应该打开大门,迎接西方的印象主义、新艺术主义、象征主义等创新的艺术流派。于是,约从1905年起,俄罗斯的绘画成为各种流派、风格及“主义”的大杂烩。
    1915年,“至上主义派”的创始人卡西米尔·马列维奇首创几何形绘画,为艺术界勾勒出几何抽象画的璀璨星空。他的作品大都以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十字交叉形构成,毫不寻求表现对象。代表作《磨刀工》如谜一般的存在,即使多年过去,仍以单纯简约的构成与梦幻般的感觉令人驻足流连。
    ◎当代绘画作品
    20世纪20年代,抽象艺术开始失宠。绘画创作的主要题材变成革命历史、现实生活、领袖人物,各种宣传画、招贴画、讽刺漫画占据了主导地位。该时期涌现出不少作品,关于重大历史方面的有鲍里斯·约干松的《苏维埃法庭》、彼得罗夫·沃特金的《沐浴中的赤兔马》、亚历山大·布勃诺夫的《库利科沃原野的早晨》等;关于劳动生活的有泰尔·萨拉霍夫的《早晨的列车》、车尔尼科夫的《顿巴斯矿工》、阿尔卡季·普拉斯托夫的《拖拉机手的晚餐》《集体农庄的农村人》等。
    彼得罗夫·沃特金的代表作《沐浴中的赤兔马》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艺术界出现“创作自由”“任其自流”的局面,过去不为官方承认的各种流派作品,以及一些海外侨民画家的作品陆续展出,不过有特色和创新性的作品比较少。
    帕列赫漆画
    帕列赫漆画是在首饰盒、锦盒、香烟盒等漆器制品上进行缩影绘画的一种民间艺术。这种微型漆画大都以黑色为背景,利用耐温涂料,大量使用金色、红色等鲜艳的色彩及黄金利于延展的特性,描绘俄罗斯的神话故事、勇士传说和经典人物等。许多来到帕列赫参观的游客,都会带走一些胸针、小桶、笔记本、香烟盒、包装盒等精美的漆画纪念品。
    如今,俄罗斯比较著名的画家有宗教美术家伊利亚·格拉祖诺夫。他创作了大量的油画作品,为许多俄国古典文学作品提供插图。其中有一幅油画作品《伟大的中国》,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巧妙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文化交流和友谊架起了一座桥梁。
    另一位画家伊利亚·卡巴科夫名列世界上身价最昂贵的1000位画家之一,他与妻子艾米莉亚·卡巴科夫组成夫妻档,一起进行观念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创作,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夫妻俩的代表作“理想之城”通过建筑、雕塑、绘画、灯光、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引领人们进入一个“不可实现的世界”,令人感受到强大的艺术力量。
    被制成邮票的阿尔卡季·普拉斯托夫的代表作《拖拉机手的晚餐》
    此外,俄罗斯当代绘画史上比较著名的画家还有阿列克西·卡利马、塞米恩·法比索维奇,以及亚历山大·维诺格拉多夫和弗拉基米尔·杜博萨斯基这一对好搭档,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很受追捧。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俄罗的绘画艺术渐渐散发出巨大魅力,许多珍贵的作品成为无数人临摹的样板。在未来的俄罗斯绘画史上,那些杰出的画家将继续开创新的艺术高峰,为俄罗斯民族创造新的艺术荣光。
    多样的音乐与天才
    在18世纪以前,俄罗斯的音乐主要是宗教音乐,非宗教音乐自18世纪才开始流行,并渐渐衍生出民间音乐、歌剧、交响乐、流行乐曲等多个种类。与此同时,一批富有才华的音乐天才也相继出现,共同推动着俄罗斯的音乐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闻名世界的古典音乐
    米哈伊尔·格林卡是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奠基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如《穷歌手》《格鲁吉亚之歌》《降e大调六重奏》《威尼斯之夜》《胜利者》等,处处展现了浪漫主义激情和丰富的生活感受。
    1834年,格林卡决心写一部俄罗斯风格的歌剧,诠释俄罗斯人民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思想。于是,歌剧《伊凡·苏萨宁》诞生了。这部轰动一时的歌剧为俄罗斯音乐艺术开启了崭新的经典时代,得到当时著名作家普希金、果戈理等人的称赞。法国一位评论家曾赞誉说:“这不仅仅是一部歌剧,而是一部民族史诗!”
    俄罗斯音乐之父米哈伊尔·格林卡在创作歌剧《鲁斯兰和柳德米》
    亚历山大·达尔戈梅斯基是俄罗斯古典乐派创始人之一,也是格林卡音乐创作思想的继承者。他谱写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民族气息的浪漫音乐,如《我爱过你》《婚礼》《夜晚的和风》《老班长》《芬兰幻想曲》,歌剧《美人鱼》《爱斯梅拉达》等。
    当时,俄罗斯还有一个著名的音乐创作团体“五人强力集团”,也称“巴拉基列夫小组”“新俄罗斯乐派”,由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尼古拉·科萨科夫、亚历山大、鲍罗丁、塞萨尔·奎、米勒·巴拉基列夫5位作曲家组成。他们创作的歌剧、交响乐曲等音乐作品,大多取材于俄罗斯历史、民间传说、文学名著与日常生活中。
    在俄罗斯古典音乐作曲家中,全世界人民最喜爱的要属彼得·柴可夫斯基。他一共创作了将近300部作品,其中的代表作《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是古今交响曲中的精品,至今仍被世界各地的著名乐团奏响。他创作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改编自普希金作品),以及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也是俄罗斯各芭蕾舞团经久不衰的传统保留剧目。
    柴可夫斯基肖像画及博物馆
    ◎现代流行音乐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阿拉姆·哈恰图良并称为“苏联三大作曲家”。他们用诸多经典作品演绎了苏联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被誉为“战争音乐纪念碑”;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五交响曲》和他为儿童写的交响乐作品《彼得与狼》,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曲调充满急促连续的跳动,极为诙谐幽默;哈恰图良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使他成为乐坛知名人士。
    作曲家协会理事罗季翁·谢德林创作了歌剧《死魂灵》、舞剧《卡门组曲》《安娜·卡列尼娜》《海鸥》以及多部交响乐、室内乐、钢琴曲及合唱,极大丰富了民众的业余生活。
    在此时期,还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伊萨克·杜那耶夫斯基的《红莓花儿开》《金色山谷》,瓦西里·谢多伊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海港之夜》《夜莺》——这些广为流传的歌曲现已成为世界乐坛上的经典名曲。
    20世纪60年代,嗓音粗重沙哑的弗拉基米尔·维索斯基成为一代摇滚巨星。到了80年代,俄罗斯本土的摇滚乐和流行音乐渐渐发展起来,涌现出大量有影响力的乐队,如鲍里斯·格雷本施柯夫的水族馆乐队,无论到哪里演出都会引起轰动。
    维克多·崔也是摇滚乐坛上一颗永恒的明星。从1990年他在一次车祸中不幸离开人世后,每年粉丝们都会在忌日那一天演奏他的音乐,他的墓地也成为粉丝们的圣地。在莫斯科的某条街上还保存着一面“崔墙”,上面全是关于他的涂鸦。
    在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是“流行歌后”阿拉·普加乔娃,她自20世纪70年代就活跃在流行乐坛上,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当红明星。那时候,民间曾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人问:“知道谁是勃列日涅夫吗?”另一人答:“当然知道,他是普加乔娃时代的一个政治人物。”
    这位女歌手靠着迷人嗓音和百变曲风在流行乐坛长时间占据着“一姐”的位置,直到2009年才宣布退出,她为人们留下了《百万朵红玫瑰》《我辽阔的祖国》等经典作品。据说,就连普京总统当年也是她的粉丝呢。
    粉丝们为维克多·崔设立的纪念树,上面有俄罗斯最流行的涂鸦口号: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深受喜爱的戏剧与大师
    走入宫廷之前,俄罗斯戏剧经历过一段相当艰难的时期;走入宫廷之后,它在王公贵族的推动下开始渐有起色。当叶卡捷琳娜大帝成为戏剧的铁杆粉丝,即意味着俄罗斯的戏剧艺术迎来了春天。越来越多的观众在这片舞台上欣赏着高雅的戏剧,感受着艺术的魅力。
    ◎首开先河者
    1883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及其一家观看戏剧时的合影
    俄罗斯的民间戏剧是由滑稽节目发展而来,由于剧中一些节目对统治阶级进行了辛辣讽刺,因而在15世纪屡次遭到迫害与打击,甚至一度禁止穿戴演出的服装和面具,禁止在公众场所演出。
    1672年,在贵族的建议下,沙皇阿列克谢于克里姆林宫建起一座宫廷剧院,不过当时的剧本和演员均来自德国。没过多久,宫廷里吸纳了第一批演员,开始使用俄语剧本,陆续上演了《圣经的故事》《小托维的喜剧》《伊戈里耶夫喜剧》《阿达姆和叶夫喜剧》等剧目。
    19世纪时的皇家大剧院
    1750年,戏剧天才费尔多·沃尔科夫在雅罗斯罗拉夫尔建起俄罗斯第一个业余剧团,几年后又在圣彼得堡建立了第一个面向普通民众的固定剧院。
    18世纪,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时期,戏剧艺术的发展慢慢步入正轨。爱好戏剧的女沙皇特意组建了皇家剧院管理处,并准许筹建莫斯科大剧院。在她统治期间,剧作家丹尼斯·冯维辛创作了《准将》和《未成年的人》,这些含有嘲讽之意的剧目如今仍然在上演。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世界的知名度也许不如契诃夫,但在俄罗斯他是和契诃夫齐名的戏剧作家,现在俄罗斯的各个剧院仍然经常上演他的作品。他对莫斯科小剧院的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奠定现代俄罗斯戏剧基础的中心人物。
    ◎“俄罗斯戏剧之父”
    18世纪末19世纪,戏剧在俄罗斯风靡一时,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及作品开始陆续涌现。亚历山大·普希金的戏剧《鲍里斯·戈东诺夫》被搬上了舞台,当时最杰出的有两部戏剧作品,一部是尼古拉·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曾被沙皇尼古拉一世视为最喜爱的作品;另一部是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戏剧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在将近40年的创作生涯里,撰写了《自家人好算账》《肥缺》《贫非罪》《无辜的罪人》《火热的心》《没有嫁妆的新娘》和《白雪公主》等一系列喜剧、悲剧、历史剧和童话剧剧本,总计约有50部。堪称是一位硕果累累的戏剧革新家,人们将其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
    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和安东·契诃夫在创作小说的同时,也撰写了不少剧本,比如前者的《小市民》和《底层》,后者的《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等。
    小说家、剧作家果戈理位于新圣母公墓的墓地
    1898年,戏剧导演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洛维奇·丹钦科一起创建了莫斯科艺术剧院后,将这些优秀作品一一搬上了剧院的舞台。
    ◎戏剧艺术的发展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进入苏联时期,戏剧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此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创立的舞台艺术理论、方法和表演技巧,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成为世界四大戏剧体系之一。国内各地陆续建起了一大批剧院,仅莫斯科即建起20多座大大小小的剧院,在伏尔加河河畔的萨马拉市,全市最豪华的建筑就是剧院和音乐厅。在这段时期里,《白卫军》《狗心》等作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不幸的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因国内经济持续低迷,戏剧发展大受影响,陷入了比较沉闷的境况。
    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的戏剧艺术恢复了活力,各种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并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外国剧目。与此同时,一些著名剧院与公司联合成为新的戏剧团体,另一些小剧院、小剧团也应运而生,为戏剧艺术的发展锦上添花。
    如今,俄罗斯国内已建起几十座戏剧院校培养专业演员,一批戏剧导演正在积极创作新的作品,比如卡玛、彼得·弗门科、列夫·多金,以及最近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两兄弟奥列格·普列斯尼亚科夫和弗拉基米尔·普列斯尼亚科夫等人——这些先锋人物将引领俄罗斯的戏剧艺术继续向前迈进。
    《钦差大臣》
    根据普希金提供的一个荒诞故事,果戈理在两个月内便完成了五幕喜剧《钦差大臣》。他特别喜欢自己的这部作品,曾强烈要求:“请给果戈理们展示俄罗斯性格,展示果戈理们本身、果戈理们的骗子手、果戈理们的怪人!把果戈理们搬上舞台,让大家去笑!”1836年,该剧在圣彼得堡首次上演即获得了巨大成功,也使他实现了创作社会喜剧的心愿。
    俄罗斯电影艺术
    20世纪前后,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始在欧洲出现,俄罗斯成为当时掌握电影制作技术且起步较早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在其后一段复杂又动荡的年代里,俄罗斯电影历经波折艰难成长,走出了一条曲折不凡的艺术之路。
    ◎电影和电影大师们
    随着苏联政权的建立,一些反映重大战事胜利的影片在国内首先出现,最有名的影片是谢尔盖·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前者可谓是世界影坛上的一座里程碑。1936年,原创音乐剧《大马戏团》在国内引起轰动,主演柳博芙·奥尔洛娃成为当时最红的影星。
    动画大师尤里·诺斯坦的《迷雾中的小刺猬》的邮票版别
    在苏联后期电影事业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安德烈·塔可科夫斯基执导了《安德烈·卢布廖夫》《索拉里斯星》《潜行者》等。20世纪80年代,电影业萌生强劲的活力,越来越多的观众涌入影院,当时的亮点作品有爱情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爱情与犯罪片《阿萨》、爱情剧情片《小薇拉》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的解体,全国经济跌入低谷,电影业迎来了寒冬时刻。1994年,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烈日灼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可是全国观众却无钱买票走进电影院。20世纪末期,俄罗斯电影终于回到正轨。黑帮片《兄弟》、剧情片《摩罗神》、爱情片《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掀起了一轮轮观影热潮。
    蒙太奇美学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上图)
    进入21世纪,俄罗斯电影继续崛起。从2002年到2006年,俄罗斯在国际影坛上每一年都有不俗表现,接连推出《俄罗斯方舟》《回归》《土耳其式开局》和姊妹片《守夜人》《守日人》。自2006年以后,在各大电影节上引起轰动的还有悬疑片《十二怒汉》、音乐片《时髦青年》、爱情片《幸福感》、剧情片《我是怎样度过这个夏天》等。
    动画大师尤里·诺尔斯金(下图)
    当俄罗斯电影稳步向前推进的同时,一些电影大师也在国际影坛上崭露头角,比如“喜剧教父”艾利达尔·梁赞诺夫、连夺大奖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天才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以及获称“塔可夫斯基精神继承人”的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等。
    ◎俄罗斯的动画大师
    事实上,国外很少有人知道俄罗斯在动漫艺术上做出的重大贡献。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经典动画《白雪公主》问世的前两年,单格拍制动画片的新技术便出现在这个国家的动画片《新奥列佛》中。该片改编自《奥列佛游记》,里面的木偶形象超过了3000个。1957年,另一部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动画片《白雪女王》上世,正是该片(而不是多数人认为的迪士尼影片)启发了年轻的宫崎骏,使其日后成为家喻户晓的动画大师。
    俄罗斯影坛有两位著名的动画大师,其中一位是尤里·诺尔斯金,他绘制的动画片《迷雾中的小刺猬》在1975年推出时获得了极大反响。另一位亚历山大·彼得罗夫在动画制作方面的表现更加活跃,他的绘制方法比较另类,先用拍照的方法定格一格画面,再手动进行修改,然后拍摄下一个面画,这种艰难的方式使其创作一部10分钟的影片就要花费1年左右的时间。1989年,佩得罗夫的第一部独创作品《母牛》面世,该片体现出标志性的蒙太奇序列手法,其中的人物和景物呈现迷幻的螺旋式分布。1999年,他根据海明威小说绘制的另一部动画片《老人与海》获得了奥斯卡奖。2008年,动画短片《春之觉醒》再次获得奥斯卡提名。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俄罗斯最大的电影节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该电影节于1959年创办,第一任主席是蒙太奇美学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最初每隔两年举办一届,1999年以后改为一年一届。地点定于莫斯科,时间持续半个月左右。
    俄罗斯影院,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办地。
    在奖项设置方面,该电影节也存在一些变化。电影奖项原来分为三类大奖,1969年以后取消大奖,改设金质奖和银质奖,专门授予评选出来的最佳故事片、儿童片和短片,另外还设立了最佳导演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荣誉奖、纪念奖等。
    自创办以来,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已经举办了37届。第37届电影节于2015年7月落下帷幕,共有12个国家的12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最终夺得“圣乔治金奖”的是艾瓦罗·希斯特夫的作品《失败者》。
    伟大导师列宁
    列宁的原名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这个名字只是一个笔名。他是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本人亦被追随者普遍认为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也被列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列宁主义的诞生
    1870年,列宁出生于伏尔加河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母亲是一名小学老师,哥哥亚历山大本是喀山大学的优等生,后来因为参加行刺沙皇的行动而被处死。
    在莫斯科发表演说的列宁
    1887年,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不久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开除,紧接着被逮捕流放。结束这段不幸的遭遇后,列宁开始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共产主义者。1895年,他在圣彼得堡建起“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当年年底又被逮捕入狱。度过一年多的牢狱生活,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笔名,并与克鲁普斯卡娅结婚。
    1900年,第二次流放结束后,列宁回到了圣彼得堡。没过多久,他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火星报》。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于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宣布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该党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领导两次国内革命
    1905年11月,俄国爆发革命,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同年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他开始第三次流亡,并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著作。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他的领导下,俄国人民于当年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年,在某次公开演讲中,列宁遭到枪击,虽然保住了生命,身体状况却从此每况愈下。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俄国进入苏联时期,全国的经济建设逐步转向正轨。这时候,列宁也进入了生命晚期,但他忍住病痛,坚持口授《论合作制》等文章。1923年,他的病情持续恶化,第二年不幸辞世,终年54岁。
    苏联修改历法
    直到1918年,俄国仍然沿用古老的儒略历。该历法比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格里高利历滞后13天。新生的苏联政权将1918年1月31日变更为2月14日(跳过了2月1日至13日),一下子让俄国赶上了世界潮流。这样就能解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于1917年10月25日,而西方普遍认为它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
    “蒙太奇之父”爱森斯坦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来是建筑学术语,是构成和装配的意思,后来派生为电影艺术的专有名词,意思是指把一些不同地点不同角度摄制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创造另一种全新的含义——俄罗斯的一位电影天才由于首次运用这种电影技术而被称作“蒙太奇之父”。
    ◎《聪明人》是个“杂技剧”
    1898年,谢尔盖·爱森斯坦出生在俄国一个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里。小时候,他就在表演方面颇具天赋,时常惟妙惟肖地模仿马戏里的丑角,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中学毕业后,爱森斯坦谨遵父亲的意愿,考入圣彼得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习。由于志不在此,他倍觉课程枯燥,最后下定决心转入美术学校,开始学习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绘画作品、日本歌舞伎、精神分析学、社会理论著作……这些看上去丝毫没有关联的专业,爱森斯坦却学得如鱼得水、互不冲突。进入军队后,爱森斯坦一方面担任军事工程师,一方面在军人俱乐部里担任导演和布景师。1920年,他退役进入剧院当了布景师,接下来两年内一直在b.梅耶荷德指导的高级导演班学习。
    1923年,爱森斯坦导演了第一部话剧《聪明人》。他为这部话剧设计了一个类似马戏场的圆形表演空间,完全摆脱传统舞台的限制,让演员与观众可以直接进行感情交流。剧情被分成几幕,分别在不同的表演区进行,由几十个杂技马戏表演段落构成,其间加以讽刺歌舞和俚曲小调,甚至将一部表现主人公回忆场景的电影短片穿插其中……爱森斯坦的创新不止于此,他还为剧中人物设计了一系列表达内心情绪的方式,比如借助在钢丝上摇摆和空翻来表达犹豫和欢悦,借助不停翻跟头来表达愤怒到极点。说起来,《聪明人》其实就相当于一部“杂技剧”。
    ◎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的大胆创新震撼了广大观众,《聪明人》一时间获誉无数。他后来在文章中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杂耍蒙太奇”理论,国际影坛将其称作“吸引力蒙太奇”。
    1910年时的爱森斯坦
    戏剧舞台终究是狭小的,难以施展更多的才华,爱森斯坦开始进军电影界。1925年,在电影《罢工》取得成功后,他又在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中充分运用蒙太奇理论,将一个个孤立镜头组接成一部波澜壮阔的电影史诗。特别是片中“敖德萨阶梯”的那段戏,他运用60多个蒙太奇镜头,把事件实际发生的时间延长了十几倍,给观众造成极强的心理震撼,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段落。爱森斯坦因此名扬天下,成为轰动影坛的风云人物。
    在这位电影大师的眼里,杂耍镜头是“靠自身完成的一种绝对的东西,而不是靠观众的反应来完成”,“把会引起某种感情震动的刺激人的非凡瞬间加以合成,贯串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之下”。如今,杂耍蒙太奇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题材的电影中。在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电影理论著作中,时常会提到这位“蒙太奇之父”大名。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
    很少有作家经历过如此跌宕起伏的一生:他几乎和苏联同时诞生,随后却遭到这个政权的问责和驱逐,晚年时分,当回到把自己同时视为“怪人”和“良心”的国度时,又意外得到普京的热情拥抱。这就是索尔仁尼琴,一位饱受争议的“俄罗斯的良心”。
    ◎颠沛流离的大半生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出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罗斯托夫市。“二战”爆发时,这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应征入伍,因英勇无畏获得了两枚勋章。1945年,战争临近尾声的时候,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因对斯大林使用了不敬之词,结果被判处八年劳动改造。
    劳动改造期间,索尔仁尼琴备尝艰辛,度过了一段极其困苦的生活,还三次被强制流放至哈萨克斯坦。在劳动营里,他的第一部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问世。到了1953年年底,这位饱受折磨的不幸者又罹患癌症濒临死亡,随后获准进入医院接受治疗。
    1956年以后,他的好运不期而至:先是恢复了自由身;接着癌症也奇迹般痊愈,并且有了一份教员的稳定工作。更重要的是,刚刚上台不久的赫鲁晓夫亲笔批准出版他的处女作。
    《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一部描写苏联劳改营中生活的短篇小说,该书成就了作者的名气。1970年,索尔仁尼琴的作品《癌病房》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借着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1974年,索尔仁尼琴因另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境,先暂居瑞士,后来又移居美国。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总统向他发出邀请,索尔仁尼琴方才结束颠沛流离的大半生,于1994年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索尔仁尼琴的笔是受上帝指挥的”
    在国外的20年里,索尔仁尼琴出版过不少作品,如《古拉格群岛》《牛犊顶橡树》和《1916年10月》《1917年3月》等。同时,由于他在美国哈佛大学阐述的一些尖锐观点,在西方国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回国以后,叶利钦宣布给他颁发“圣安德烈勋章”,没想到却因政见不同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叶利钦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索尔仁尼琴的笔是受上帝指挥的。”
    普京上台以后,这位异见者对新任总统的执政方针表现出难得的认可。2007年俄罗斯国庆节当天,他接受了普京亲自来到家里颁发的一枚国家奖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之后,索尔仁尼琴终于在自己的祖国得到了肯定,人们把他称作“俄罗斯的良心”。
    索尔仁尼琴
    普京曾在颁奖典礼上说:“全世界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是他全部的生命,如今全都献给了祖国。”在典礼结束后,普京还对他说道:“我想特别感谢您为俄罗斯所做的贡献,直到今天还在继续。您对自己的观点从不动摇,并且终身遵循。”
    2008年8月,索尔仁尼琴在莫斯科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喜剧教父”艾利达尔·梁赞诺夫
    喜剧大师卓别林在荧屏上创造了无数个爆笑瞬间,令喜剧电影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疯狂喜爱。在俄罗斯影坛上,也有一位擅长导演喜剧作品的电影大师,他就是有着“喜剧教父”之称的艾利达尔·梁赞诺夫。
    ◎悲喜三部曲
    梁赞诺夫于1927年生于萨马拉,1950年毕业于苏联国家电影学院。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他进入苏联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一口气拍摄了五年的纪录片。
    《办公室的故事》剧照
    五年之后,梁赞诺夫推出第一部音乐讽刺喜剧《狂欢之夜》,接下来又导演了《没有地址的姑娘》《骑兵之歌》《给我意见本》等。由于这些影片均为喜剧,梁赞诺夫在那时即已奠定了自己“喜剧教父”的地位。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的电影作品更趋成熟,也更善于在影片中揉入复杂的情感。代表作“悲喜三部曲”《命运的捉弄》《办公室的故事》与《两个人的车站》在国际影坛上开始受到重视,《好事多磨》《车库》等一系列作品也获得了好评。
    由于酷爱俄罗斯文学,梁赞诺夫还曾多次把俄罗斯文学名著变成影片。20世纪80年代,在他的执导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没有嫁妆的新娘》被改编成电影《残酷的浪漫史》,拉苏莫夫斯卡雅的戏剧《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寂静的海湾》的危机
    2000年,梁赞诺夫创下了一年拍摄两部作品的“电影神话”。这听起来似乎不足为奇,但在当时的俄罗斯实属不易。那时候苏联解体不久,国民经济陷入低谷,全国每年的影片产量不过二三十部,而梁赞诺夫能够一人连续出品两部影片已经无人能比。
    不过在这段艰难的时期里,梁赞诺夫也遭遇了重大挫折。由他执导的《寂静的海湾》因为资金问题连续两次中断拍摄,分镜头剧本险些被改成文学剧本,因为演员还要在寒冷的冬季拍摄夏景——大家不敢拖延时间,因为无力承担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危机。
    终于,《寂静的海湾》上映后得到了观众的青睐。据说首映当天,电影院的过道都站满了人,这部影片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俄罗斯的“金藤奖”。同年拍摄的另一部影片《老马》也获得了“赞美诗、电影、俄罗斯”大奖。
    《命运的捉弄》电影海报
    2015年11月,88岁高龄的梁赞诺夫因病去世。从其一生来看,他的艺术生涯长达66年,创作过10余部纪录片和将近30部故事片,其中包括21部喜剧。在那些深受观众青睐的喜剧作品里,梁赞诺夫善于通过滑稽可笑的故事情节与轻松调侃的对白,表现一些“小人物”在生活底层不断挣扎奔波的景象,让更多的观众感同身受,进而领悟到喜剧背后的荒谬与真实。
    由于这些影片的题材深刻,反映出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梁赞诺夫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极高的称赞,不光被人们誉为“喜剧教父”,还因影片受众非常广泛而被戏称为“每一只狗都认识的人”。
    独树一帜的帕赫姆托娃
    她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为俄罗斯人民创作出大量经典歌曲。她的音乐语言真挚自然,情感饱满,她的音乐才华有目共睹,独树一帜。当帕赫姆托娃创作的歌曲轻轻响起,一位俄罗斯著名指挥家赞道:“一下子落到心里,又久久留在脑海里。”
    ◎音乐学院的高才生
    1929年11月9日,亚历山德拉·尼古拉耶娃·帕赫姆托娃出生在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近郊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她从小即在音乐方面展示出过人天赋,4岁开始弹钢琴,上小学时就能将一些电影插曲完整地弹奏出来。
    母亲非常疼爱她,一周三次带帕赫姆托娃去距离18千米外的斯大林格勒上音乐学校,然后静静待在走廊里等待女儿放学。1941年,被保送到音乐学院附中的帕赫姆托娃正兴高采烈地准备入学,可恶的战争开始了,她不得不中断学习,随家人躲到别处,直到两年后才重新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中央音乐学校。
    当时,在学校里任教的都是最负盛名的大音乐家和大教育家,帕赫姆托娃如鱼得水,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徜徉。毕业后,老师推荐她进入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著名的维萨利昂·舍巴林教授。这位教授不仅传授学生音乐知识,还教育学生要为自己的创作负责,要为国家建设负责,他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舍巴林教授早就预见到帕赫姆托娃会成为著名的歌曲创作人才。果然,1953年,毕业班的帕赫姆托娃凭一首《骑兵行军歌》,在音乐学院举办的征歌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几个月后,她以全优的毕业成绩进入研究生班,潜心研究俄罗斯传统民歌,为将来的成功储备了丰富的基础功底。
    ◎《加加林星座》是一座纪念碑
    1958年10月,帕赫姆托娃为影片《在那一边》谱写了主题歌《歌唱动荡的青春》。这首歌曲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男女老少都喜欢哼唱,帕赫姆托娃一举成名。接着,她又创作了许多大受欢迎的歌曲,比如《小鹰学飞》《好样的姑娘们》《朝气蓬勃的一伙》《爱情、共青团和春天》等。
    20世纪50年代末期,全国上下开始展开大规模建设,人们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帕赫姆托娃的精品歌曲不断推出,如《寄伊里姆河口的一封信》《马尔丘克弹着吉他》《心儿不可衰老》等。
    2013年莫斯科国际音乐节上的帕赫姆托娃
    1961年4月,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顺利进入太空。作为其好友的帕赫姆托娃经过多年的酝酿和构思,写出套曲《拥抱天空》,5年后,她又完成套曲《加加林星座》。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听完《加加林星座》首演后赞扬道:“这部套曲不仅是音乐和诗,而且是一座纪念碑,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赞颂英雄的音乐纪念碑!”
    劳动人民始终是帕赫姆托娃讴歌的主要对象。她为体育运动员写歌,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们写歌:《幸福鸟》《渔人之星》《体育健儿》《马拉松》《司机》《地质队员》。据说《地质队员》传唱开来之后,报考列宁格勒矿业学院的学生增加了1.5倍!
    如果从头细数一遍,帕赫姆托娃创作了将近400首曲子!对一个作曲家来说,这是音乐给她的最高褒奖。
    “沙皇”阿尔沙文
    俄罗斯足球超级联赛有一支声名远扬的泽尼特球队,安德烈·阿尔沙文是这支球队的超级明星。作为俄罗斯最著名的球星,他曾经帮助泽尼特队夺得欧洲联盟杯冠军,又代表阿森纳球队缔造大四喜奇迹!全世界的球迷都为他疯狂,整个俄罗斯都为他骄傲,人们把这位超级球星称作“沙皇”。
    ◎最耀眼的球星
    阿尔沙文于1981年出生在圣彼得堡,7岁便开始在球场上奔跑。从斯梅纳足球学校毕业以后,这个18岁的年轻小伙子加入泽尼特二队,一路征战俄乙联赛,次年进入泽尼特一线队。
    球场上的阿尔沙文表现令人吃惊,可以胜任边锋、前腰、前锋等中前场的任何位置。起初,他踢的是右边锋位置,后来移至攻击型中场,最终依靠过硬的球技成为一名出色的前锋。他的身材并不高大,特点是速度快、盘带强、传球准确,也有人把他比作俄罗斯的舍甫琴科。
    2002年,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比赛中,阿尔沙文首次代表国家队登场。2007年,在俄罗斯与爱沙尼亚的欧锦赛预选赛中,阿尔沙文荣任俄罗斯队队长。在俄超联赛2007赛季,阿尔沙文大放异彩,以攻入10球的傲人战绩助力泽尼特队成功夺取俄超冠军。
    真正的天才是为大场面而生的,而阿尔沙文就是这样一个足球奇才,战场上的胜利意味着属于他的时代刚刚来临。在2006~2007赛季和2007~2008赛季的欧洲联盟杯比赛中,阿尔沙文再接再厉、势不可挡,总计出场25次,攻入11球,最终率领泽尼特队再取欧洲联盟杯冠军——这对球队来说是史无前例的成功,他本人也一跃成为俄罗斯足坛最耀眼的球星。
    ◎大四喜奇迹!
    由于阿尔沙文的出色表现,世界各国著名足球俱乐部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2009年,阿尔沙文以1650万英镑的超高身价加盟英超阿森纳球队,许多俄罗斯球迷一路追随他来到了英格兰。
    2008年欧洲杯足球比赛中,代表俄罗斯国家队出征的阿尔沙文在雨中搏杀。
    加盟阿森纳仅仅两个月之后,阿森纳与利物浦在安菲尔德展开对阵,赛场上的阿尔沙文一鸣惊人,独进四球,缔造了引爆现场的大四喜奇迹!——年轻的“沙皇”将泽尼特时期的鼎盛状态全力展现,为英格兰足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达到了个人足球生涯的巅峰。
    2010年,阿尔沙文提名金球奖,这是欧洲职业足球最高个人奖项。在此之前,俄罗斯足坛上只有一位传奇门将雅辛获过该奖,阿尔沙文能够接近雅辛的足坛地位,足见其荣誉之高。在为阿森纳效力的五年中,阿尔沙文出场143次,打入31球,助攻42球,一度成为球队的招牌明星。然而,巅峰过后的跌落来得太快。由于年龄增大和状态下滑,他在球队里逐渐失去主力位置。2013年,这位转战他国的球星又回到了俄罗斯的泽尼特球队。本欲东山再起,奈何力不从心。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阿尔沙文虽然再次帮助泽尼特队问鼎俄超,但一直未能在世界赛事中重振雄风。
    2016年,曾经风头正劲的“沙皇”已35岁,加盟俄超库班队的他也许在今后的足球生涯中无法再创辉煌,无法再次缔造安菲尔德的大四喜奇迹,但是球迷们始终相信阿尔沙文是俄罗斯足坛上难以超越的一位天才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