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嫡长子 第8节
    杨廷和也这才明白,若不是殿下要召见他,估摸着刘瑾也不会忽然出现在这里。
    “遵命。臣这就去拜见殿下。”
    话音刚落便抬步离开了。
    走了一人,就留下刘瑾和一直拱手执礼的张天瑞,
    老太监的性格也不是好说话的,你敢让他不高兴,他就敢要你的命。
    “张大人。”老太监声音拉的老长,而且行了规规矩矩的大礼。
    张天瑞本就胆子小,这么阴阳怪气的,大冷的天汗都下来了,“刘公公……客气了。”
    “咱家没想到,张大人还挺会替咱家想,背后都在替我这个奴婢鸣不平呢?”
    这话一讲,张天瑞就知道自己是长了十张嘴也说不清楚了。
    干脆正色道:“刘公公,我与介夫都乃堂堂正正的君子,言语之中即便提到刘公公,也不会是什么不能与人言的话!”
    这话讲得刘瑾更加来火,你们是君子,那就是说我那样想是小人了?!
    不过说到底,他一个太监能对朝廷命官做什么呢?
    无非是玩些阴的,此时此地,他也不能抓人、去官。
    张天瑞硬邦邦的他也就无奈了。
    于是恶狠狠的‘哼’了一声,“咱们走着瞧!”
    一个张天瑞,一个杨廷和,这两个中允官在东宫算什么东西?
    看着拂袖而去的刘瑾,
    张天瑞也开始后悔焦虑起来,
    原地转悠着,陷入了不知所措之中。
    这以后在东宫当值,岂不是寸步难行?
    这便也罢了,被这种人记恨上,怕不是九死一生。
    他今年已经48望49了,
    老实说,半辈子了混这么个小官,还是个清水衙门,他也不想太多,平日里低调做人,只想着什么时候辞官养老。
    虽说东宫一旦登基,他们这些人可以扶摇直上。
    然而当今圣上不足而立,正是青春年盛,等到那天他张天瑞估计都快老掉牙了。
    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想,一时间是手心冒汗,脑袋晕眩。
    却说杨廷和这边,到了撷芳殿之后,看到自己上司跪着,那么他也没什么二话,只能跪着了。
    “人我叫来了。李先生觉得我应该怎么处置呢?”他质问李旻,“杀了他吗?”
    杨廷和:???
    李旻心中一顿,他没想到太子的语气竟然这样生硬。
    而且人家聪明,又把话给踢了回来。
    “殿下明鉴。杨中允虽然有错,却也罪不致死。”
    朱厚照追问:“那你说,该怎么罚,李先生也算我的老师,今日你来教我。不管是去职流放,还是收监关押,本宫都会从善如流。”
    太子的话可一点都没有回护的意味,传出去,杨廷和也不会被嫉妒。
    李旻心中则多了几分认真,
    来的时候并不知晓,太子竟然这么难缠。
    原本他以为,先前的那个问题太子不会细想,回答了一句也没什么,也让杨廷和瞧瞧他的厉害。
    没想到成了殿下处处反问他。
    他要是说重了,出了东宫,同僚也会说他心胸狭窄,不能容人。
    “殿下息怒,臣知罪!”
    朱厚照不禁翻了个白眼,一个庸人而已,跟我玩心眼,玩不过就知道磕头称告罪。跟皇上那边估计也就两句话: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息怒臣知罪。
    我解决不了你提出的问题,但我可以解决你。
    “哼。这样的事,闹到我的跟前,你们两个脸上有光吗?”
    杨廷和一口气闷在胸口:殿下,我闹什么了?
    “李旻。”
    “臣在。”此时他的心里对今天事情的发展方向已经没底了。
    “你是杨廷和的上司,也是我的老师,我还是个七岁的孩子,朝廷法度哪里知晓?究竟怎么处置,你若不肯愿意教我,那我可真要治你的罪了。”
    李旻心中苦,没想到太子不愿意放过他。
    心中想了又想,今日演化成这样,追根究底还是太子不愿意处罚杨廷和。
    因为如果想,那就不会有这一切。
    “臣岂敢。臣斗胆认为,罚……俸一月。”
    朱厚照转向另一边,“杨廷和,你服不服?”
    老杨给折腾的心气儿都没了,“臣,心服口服。”
    “那就这样。你们都下去吧。”
    两人整理了一下衣服,一点点退了出去。
    刚到宫外,杨廷和像小乖猫一样低头跟在李旻身边,本来想说几句好话,结果就看到人瞪了他一眼,还怒甩衣袖,“哼!”
    杨廷和:( t﹏t )
    第九章 戏文(一)
    没过几日,宫里传出一道旨意:令侍读学士王鏊进詹事府少詹事。
    王鏊此人年少聪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成化十一年中殿试一甲第三名,人品贵重,极富才名,是弘治年间有名的正直清廉之臣。
    虽然和张天瑞一样四十七八岁。但王鏊的仕途显然耀眼的多。
    没办法,和王鏊放在一起讨论的是谢迁这样的人。
    因为成化十一年这一科的状元正是现如今的阁老重臣——谢迁。
    且当年谁是状元、谁是探花这事还有得论呢。所谓‘文让王鏊,貌让谢迁’,说的正是此事。
    王鏊八股文制义的辞令之妙冠绝一时,当时连中解元、会元,名气大得很,仿佛状元也是十拿九稳了。后来唐伯虎都称赞他: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只不过到殿试的时候,状元却是谢迁。
    本来也没啥,但事儿就出在这谢迁太帅了。
    谢阁老年轻的时候仪表堂堂,长相俊伟,哪怕现在岁数大了也是老帅哥一枚。
    这就不免让人说三道四。于是人们说:文让王鏊,貌让谢迁。
    除了文章一绝之外,
    王鏊在品德方面的评价也很高,用现在的眼光去看,甚至到了有点沽名钓誉的地步。
    比如,他和朱厚照的外祖父,皇后的父亲张栾有些姻亲关系,这是在张栾显贵之前就有的。
    等到张栾封了寿宁侯,王鏊就不与他来往了。
    意思就是:我王鏊不是攀附显贵的人。
    这就是个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贯彻到底的人,一个老头儿,一个硬得像石头一样的老学究。
    “于乔(谢迁字)的意思,殿下背后有高人?”
    太子出阁读书一事终于有了解,这两个老头也偷得半日空闲,寻了一处亭子,煮酒品茗,做点风雅的事。
    当然,朝廷里的事还是要拿出来论一论的。
    谢阁老仪态端正,有古君子之风,偏生一张会侃大山的嘴。
    “此事其中曲折,济之(王鏊字)刚刚也听了,难道济之相信这是一个七岁孩童的智慧?若不是对陛下与臣子之间的关系拿捏的巧,这事儿如何能成?”
    王鏊是个直人,但不代表他不懂政治,不然也当不了大官。
    然而,他们两个自己心里又很清楚,东宫那边,说到底就那些人,
    太子殿下又刚七岁,哪里有什么神秘人物在背后。
    因为难解,所以想解。
    而一旦真有这样的人物,凭借对朝局这样的掌控能力,真不知之后会发生些什么。
    亭外一袭秋风吹来,吹起官袍的衣角。王鏊伸出胳膊挡了挡风。
    到此时他才明白,谢阁老哪里是和他来谈笑风生,大概是知道陛下给自己升了官,以后与太子的接触就多了。
    “济之,此番陛下升你为少詹事,徐首辅包括内阁都是一致同意的。济之的才德陛下都是嘉奖过的。就是殿下近来变化不少,济之或许可以寻机一探究竟。”
    “我听说殿下这次既孝且忠,殿下这样年幼却有这样的品德,于乔也不必过多忧虑。”
    “忧虑倒也不是……”谢大帅哥笑了笑,“只是确实很好奇。”
    “哈哈。能叫于乔好奇的事,那我也要去见识见识才行。”
    ……
    ……
    入冬前的天气忽然阴沉了下来,
    起床时还发现天上落了雨,殿前有一些花坛,
    花坛里种着草木,雨水压得它们也垂了头,
    朱厚照看着廊檐上滑落的水滴,享受着此刻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