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3章 计除左良玉(下)
    告辞?
    这就走了?
    左良玉与左梦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袁继咸冷漠的转身走向马车,正要撩开马车的门帘时他转身停下脚步,对左良玉和左梦庚说道:“左兄,贤侄,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左良玉和左梦庚向四周看了看,发现没有异常后二人才迈步来到袁继咸身边:“袁兄,有话请讲。”
    “朝廷封你们父子一个平南伯,一个平贼将军,待你们不薄啊!为何还要这么做?想过后果吗?”
    左良玉无奈的笑了笑:“乱世当求自保,吴三桂如此,我左良玉亦是如此!有何过错?”
    “公侯伯都是虚名,我左良玉年纪大了,早已把那些东西看淡了。”
    袁继咸愣神片刻,看着眼前这位好友,他皱着眉问道:“左兄,你说的有道理,但不多。乱世自保没有错,前提是认清自己。”
    “你是想当君王,还是将军?”
    这句话把左良玉问愣了,他一直想着保存实力,却没往深处思考这种问题。
    君王?将军?
    袁继咸继续说道:“想当君王就应该招兵买马笼络人心,而不是纵兵劫掠民怨沸腾!想当将军就应该选一方站队,冲锋在前建功立业,哪怕战败也能用苦劳换功劳!”
    “而不是畏缩不前,贻误战机!”
    “你拥兵自重,既不做君王该做的事,也不做将军该做的事,知道是什么后果吗?”
    左良玉被一连串的问题弄懵了,他看着眼前这位好友,想回答却不知该怎么回答。
    在他的认知里,只要有剿不完的流贼,朝廷就会继续重用他。
    他的功劳也会一天比一天大!
    在大明朝,养寇自重是常见的事。
    别人可以,他左良玉也行。
    左梦庚抬起那张年轻的脸颊,反问袁继咸:“袁大人,维持现状不行吗?”
    袁继咸叹了口气:“之前行,现在不行了!”
    “为何?”左良玉和左梦庚同时问道。
    “因为陛下眼里容不下沙子了!”
    “左兄,贤侄,来世再见!”
    袁继咸说话的同时往旁边一闪,迅速远离马车。
    与此同时。
    轰!
    马车里传来一声巨响!
    响声传出的同时,一股浓烈的烟雾裹着几百枚小铅丸喷涌而出!
    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将马车门帘炸碎,铺天盖地的铅丸将左良玉父子瞬间笼罩。
    他们二人来不及发生任何声音,脆弱的身体直接被铅丸洞穿。
    肉体撕裂,血雾升腾,尸体惨不忍睹。
    铅丸余势不减,砸在左良玉身后的砖墙上。
    一阵劈里啪啦声过后,现场恢复安静。
    所有人都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吓坏了。
    反应快的将领纷纷抱着脑袋趴在地上躲避,反应慢的像傻子一样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啊!”有人被铅丸击中,抱着伤口躺在地上惨叫连连。
    “怎...怎么回事?”更多人脸上则是写满了疑问。
    “好...好像是佛朗机!”有经验丰富的将领揉着耳朵说道。
    可是。
    哪来的佛朗机呢?
    两千个士兵早已将附近净街,别说人了,就是鸟都没有一只。
    旋即,有将领看到了袁继咸乘坐的马车!
    是了!
    他们检查了所有的地方,唯独没检查袁继咸的马车!
    谁也没想到他会在马车里藏一门佛朗机!
    “是袁继咸,他在马车里藏了一门佛朗机!是他把平南伯炸死了!”
    “对,不止平南伯,平贼将军也被他炸死了!”
    “兄弟们上啊,给平南伯父子报仇!”
    众多将领回过神来后愤怒不已,立刻拔出武器围了过来。
    “谁敢!”张容坐在马车内,已经再次将佛朗机装填完毕。好在马车被提前固定在地上,否则早就被受惊的马拽跑了。
    明代佛朗机由母铳(炮身)和子铳组成,缺点是射程短,精度差。
    优点是射速快。
    如果提前将子铳装满火药,发射速度比鸟铳还要快。
    袁继咸捂着耳朵站起来,从怀里掏出圣旨:“圣旨到!”
    众将先是一愣,看着袁继咸手里的圣旨和张容马车上的佛朗机后,纷纷停下脚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流贼进犯京师,朕命天下之师进京勤王,左良玉父子拥兵自重,抗旨不遵,乃是死罪!”
    “更犯有纵兵劫掠,杀良冒功,克扣军饷等重罪!”
    “今,数罪并罚,就地处决!”
    “其余部将,官复原职,钦此!”
    袁继咸高高举起圣旨,对着所有人大喊:“我袁继咸奉命带兵围剿张献忠,愿意与我一起建功立业的留下,不愿意效劳的现在就可以走,带上你们的兵出城,我绝不追杀。”
    “大家都是军人,有什么不满的战场上见!”
    “给你们半天时间考虑!过期不候!”
    在场的众将同时停下脚步,互相看着对方。
    左良玉父子已经死了...死的不能再死了。
    就算将袁继咸杀了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现在该何去何从?
    继续为朝廷效力?还是杀了袁继咸对抗朝廷?
    前者是兵,后者是贼。
    他们既怕朝廷秋后算账,又怕将袁继咸杀了后再无回头之路。
    一时间,众人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