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正在卧榻上憨憨大睡。
郑鸿逵急忙跑进房间里,喊道:“大哥,不好了!出大事了!”
郑芝龙被郑鸿逵一声尖叫吵醒,迷迷糊糊睁开眼睛。
“老二,什么事?一大早急匆匆的?”郑芝龙说道。
郑鸿逵走到郑芝龙身旁,说道:“周鉴攻台了!就在前天,周鉴的大军已经登陆台湾岛打狗子。”
在明朝“打狗子”这个地方只是一个小镇,也就是后世的台南基隆市!
郑芝龙听闻,内心咯噔一下。
赶忙起身,询问道:“周鉴什么时候攻台的?现在他的军队到哪了?荷兰舰队怎么没有动静啊?”
郑鸿逵一看大哥慌了神,赶忙说道:“就在这个月初一,周鉴命令郑成功为攻台大帅,亲率大明海军倾巢而出,偷袭了澎湖列岛的荷兰舰队,随后在打狗子这个地方登陆。”
“郑成功?”郑芝龙疑惑的看着郑鸿逵。
“我儿不是死了吗?怎么帮助周鉴攻台,还成了攻台主帅?”郑芝龙疑惑的问道。
“哎呀!大哥,这个事说来话长了!总之,咱们赶快准备迎敌吧,周鉴的大军就要杀来了。”郑鸿逵说道。
“快!让老三,老四通通过来,立刻召开御敌会议!”郑芝龙急匆匆的说道。
四兄弟和一些郑家军的将领一同在“鸡笼镇”召开御敌会议。
“你们听说了吧!荷兰舰队全军覆灭啊!从台南方向逃回了好多人。”
“还听说,周鉴在台南大肆屠杀荷兰雇佣兵!好多荷兰雇佣兵的人头被砍了,挂在树梢上。”
“我还听说,周鉴的在打狗子镇登陆后,又陆续调集三万人登陆,目前,周鉴的大军正在浩浩荡荡的向台北挺进啊!”
……
一些郑家军的将领纷纷你一言,我一句。
“够了!”郑芝龙看不下去了,大声喊了一句。
随后,整个屋内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射到郑芝龙身上。
郑芝龙环顾四周,说道:“当务之急是如何抵御周鉴的汉武军北进?”
郑芝豹说道:“大哥,刚刚来的路上,我得到最新消息,周鉴大军兵分两路,一路走海路向我们,鸡笼镇方向过来。另一路走陆路,大概不出两日,便能到达鸡笼镇。”
郑芝虎说道:“他们已经过了新港仔镇,他们的挺进速度非常的快。”
郑鸿逵说道:“要不,我们弃岛吧?”
“弃岛?”郑芝豹说道:“如此败家行径,二哥怎么能说出口?”
郑芝豹气汹汹的瞪着郑鸿逵。
郑鸿逵说道:“如果不弃岛,我们还能去哪里?”
郑芝虎说道:“二哥,我们郑家的地盘都被周鉴占领了,如今就剩下台北这点地方了,如果弃岛,岂不是成了丧家之犬。”
郑鸿逵说道:“大清!我们可以乘船北上,投奔大清。我们本就是大清的臣民!”
“大清!”郑芝龙目光有神的望着郑鸿逵。
“不错,我大清雄踞北方,实力不在大明之下。”郑鸿逵越说,越来劲头,腰杆子反而挺的很直。
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三人互相对视着,仿佛找到了人生的前途。
“对啊!大哥,我们如今都剃发了,成了大清的臣民。大清才是我们的后台。”郑芝虎说道。
郑芝龙说道:“那好!不过,咱们仅剩的家资决不能留给周鉴。全部装船北上。”
“不过,大哥,装船需要时间,我们的家资加上这么多郑家军。恐怕船不够啊?”郑鸿逵说着,眼神不由得打量了周围的将领。
郑芝龙自然明白郑鸿逵的意思,带上全部的家资,船是肯定不够用。
那么也就意味着要留下一部分人。
郑芝龙说道:“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你们都回去吧!”
一些郑家军的将领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让自己回去了。
就当郑鸿逵,郑芝虎,郑芝豹三人走出屋外时,突然掉头从后门回到郑芝龙身边。
他们四兄弟开了秘密会议。
“大哥!”进了屋郑鸿逵喊道。
郑芝龙拿出郑家军的将领名簿,在上面圈圈点点。
“老二,凡是被划上圈子的名字,带上跟咱们一起走。没有被圈上的将领名字,命令他们死守鸡笼镇。”郑芝龙说道。
郑鸿逵会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走了出去。
郑芝龙让郑鸿逵,偷偷将所有家资提前转运到船上。到时候只带走自己的亲信,其余的全部丢弃在鸡笼镇,其余的不管他们死活。
汉武军火枪兵行进速度非常快,先头部队已经杀到鸡笼镇城外。
汉武军火枪兵见到鸡笼镇,对眼前的乘城寨感到疑惑,说道:“这个城寨怎么像个鸡窝子?”
整个城寨全部是树木搭起来的。
城池也不是砖头和夯土,而是木头。
感觉就是一把火能从城南烧到城北。
郑成功从小来过鸡笼镇,知道这个镇子完全是当地土着百姓自己搭建起来的。
镇子内住着很多土着百姓,当然大明中期,很多汉人也来到此地居住,甚至与当地土着通婚。
汉武军士卒提议用火烧鸡笼镇,被郑成功否决了。
郑成功认为,放火杀敌不多,但烧死的都是城中的百姓。
因此,郑成功决定写份家书,让城中老爹郑芝龙,和几位叔叔出城投降。
然而,没有得到郑芝龙的任何回应,在城外多耽搁了一天。
据大明海军夜不收探查得知,郑芝龙,郑鸿逵,郑芝虎,郑芝豹等人在天明时分乘坐船只离开了鸡笼镇。
只留下一些不太重要的郑家军将领和士卒。
让他们死守城寨。
郑成功得知后,认为攻城意义已经不大,直接写信劝降了城中的守军。
就这样,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台北鸡笼镇。
周鉴随后也到到鸡笼镇,慰问当地的百姓。
鸡笼镇的百姓纷纷拿出自己养的土鸡,送给大明汉武军将士。
周鉴在台北鸡笼镇登台宣布,大明永绍三年五月十三日,收复台湾。
消息一经传到南京,整个大明京师都在欢庆。
“台湾收复了!”
“台湾收复了!”
……
一时间,大明各地的百姓纷纷来到街市上,载歌载舞,鞭炮齐鸣。
周鉴将台湾交给郑成功治理,册封郑成功为“东番候”。
他则率领汉武军返回京师。
郑成功本想请求让自己加入汉武军,一同北上抗清。
周鉴担心台湾收复不久,人心不稳。需要有熟悉这里的官员治理这里。
答应郑成功,将来定会重用他。
郑成功见周鉴抗清决心坚定,认定周鉴定将会改变大汉的命运。
答应周鉴,将台湾岛治理好,待周鉴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