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7章 这仗怎么打?
    望着眼前飘着松木味的四轮车,周鉴忽然有种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
    “扯淡!赶紧拿走!”
    真服了这帮舔狗,什么招都能想到。
    周鉴这么一喝,那边顿时起了几个孩子的哭叫声。
    居然有小孩!?
    “怎么回事?”周鉴喝道,童兵吗?
    “报总督大人,这是军户家属,特来送行的。”
    周鉴:“送行?”
    张指挥解释道:“他们害怕这次剿匪,出师未捷死在外,故而孩子来送行。”
    这帮卫所兵,生了个好地方,一年也赶不上一场仗。
    这次忽然出征,大家内心都有点慌,如同生离死别。
    他们特地将家中儿子带出来告别,担心以后见不到了,当是给老子提前送终。
    父子相别,氛围悲怆,那边孩子哇的一声哭起来。
    一人哭,其他孩子也跟着哭。
    没儿子的军户也被这场面渲染了,安慰的同时内心暗暗发誓,回来后也要努力生个儿子!
    一时间,大教场如同告别会。
    “走走走走!”
    大河卫指挥使张云冲见总督大人面色不善,立刻让人赶走了小孩。
    孩童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年头吃饱饭都难,不存在拐卖儿童的现象。
    莫说是孩子,就是白花花的大姑娘,都不一定有人要。
    几个镇抚使折腾了半天,才清点好两卫军户人数。
    淮安卫与大河卫各自出兵一千,漕运衙门出兵一千。
    现在到场的只有不到两千多人。
    又过了半个时辰,其余的人稀稀拉拉的赶来。
    光是集合就花了将近一个时辰,人好不容易人齐了。
    周鉴站在点将台上,腿都站麻了,越等越越气。
    好在舔狗张指挥让人又将四轮椅子取回,贴心的放在周鉴屁股后面,周鉴顺势坐了下去,舒坦了不少。
    “咱们三千人去围剿五千贼寇,这仗怎么打?”有个千户抱怨道。
    大河卫的张指挥立刻喝骂:“你个废物东西,总督大人亲临,自会运筹帷幄,莫说韩山匪只有区区五千,便是五万,我家总督大人也能杀他个片甲不留!”
    一边说着,张云冲一边为周鉴小心捶肩,力道未曾因为喝骂而有所改变。
    他这手法,不得不让周鉴怀疑这胖子的人生经历。
    “张指挥说得好!”
    立马有人捧哏,是大河卫的一个千户。
    “都别废话了!赶紧出发!”周鉴站起身来,早已不耐烦。
    淮安府城距离韩山有近二百里路程,得走三天。
    他们这般磨叽,得什么能收拾了韩山匪?
    未曾看到他们出手前,周鉴没有苛责。
    说不定这帮兵看着不行,战斗力不一般呢?
    纵观历代王朝几千年,战斗力爆表的精锐部队才几个?
    大多都是这种。
    古代军队打仗,并非影视里那种列阵前行,牛逼轰轰的样子。
    其实大多是开始列阵,打起来就乱作一团,跟打群架没什么区别。
    往往十万大军对垒,前面只有几千在打。
    而且前面在打,后面在看。
    如果不敌崩溃,前面跑,后面也会跟着跑,他们压根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
    往往一场大战下来,大多是士兵没机会出手。
    辛辛苦苦行军数百里,最后再辛辛苦苦班师回朝。
    若是一个将军,能把军队分开,以几路人马出击,利用天时地形指挥各路打配合,物尽其用,这种妥妥是一代名将!
    三千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北上。
    没什么队形可言,卫所兵在路上挤作一团,勾肩搭背的聊天,跟犯罪团伙干架没区别。
    “什么乱七八糟的!”
    周鉴骑在马上提了一嘴,两卫指挥使立马下令停下前进,派出镇抚严肃行军纪律。
    按照明军的纪律,行军途中必须着甲。
    营兵配有盔甲和兵器以及火器,一套装备下来要几十斤重,天再热都不能卸甲。
    但卫所兵不同,他们没有沉重的盔甲,一般都穿着鸳鸯战袄,加一个兵器。
    因而行军十分轻松。
    周鉴对他们没什么要求,但求队形稍微整齐即可。
    淮安卫还好,指挥使赵彪一声令下,下面的军户们个个像是老鼠碰到了猫,老实排队,不敢说话。
    一眼看去,效果良好,行军起来像模像样的。
    大河卫则比较拉胯,一个个狗改不了吃屎,一路拖拖拉拉,众百户打骂不断才勉强维持队伍。
    到了中午,开饭期间,又是一团乱糟糟的。
    因为卫所兵行军打仗,干粮都是自备的,省去了“粮草先行”的过程。
    但周鉴手下的漕兵不同,他们不是卫所兵,而是总督的亲兵,粮食是从城中运来的,而且吃的比较好。
    按照朝廷规定,漕运总督的亲兵营兵额是三千四百人。
    史可法是个做事认真的厚道人,他的亲兵营居然没一个吃空饷的。
    而且一色的青壮,训练有素。
    统领亲兵营的副将名为李栩,三十岁出头,模样儒雅,一路上沉默寡言。
    两卫指挥使赵彪和张云冲,都对其尊敬有加。
    总督亲兵营吃的很好,还有肉食,军户们只能在一旁干看着,继续啃窝头。
    下午又走了两个时辰,队形还是不成样子。
    但没人嫌累。
    这帮卫所兵都是种地的军户,身体素质还是蛮好的。
    几十里路下来,无人抱怨一句。
    晚上宿营,两卫人马找了个相对宽阔的田野就地休息,也没下寨安营,挖壕沟更是不存在。
    唯有亲兵营副将李栩,亲自选了个靠溪水的地方,这里不容易被偷袭。
    亲兵们搭起帐篷,为周鉴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漕运总督的排场还是要讲的,这已经很简单了。
    当夜无事发生。
    第二天继续赶路。
    情况比第一天稍好一些,来到了沭阳县境内。
    到了第三天,三千大军渡过沂河。
    临近中午的时候,众人终于看到了远处一座小山。
    整个江淮地区一马平川,没什么像样的山。
    韩山海拔近七十米,是沭阳县境内唯一一座山。
    远远看去,跟个小山包一样。
    数千韩山匪便在此占山为王。
    “听说韩山里有宝藏,也不知真假。”
    有个军户嘿嘿一笑,两眼发光,像是组队来寻宝的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