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嫪毐疑案今难解
    初来乍到,他不知道:秦国刚刚平息了一场严重的内乱,作为这场内乱的牺牲品---吕不韦已经失势了!现在,李斯谋划好的行动方案,必须做出适时的修正。
    这场宫廷内乱是如何发生的呢?还要从秦王嬴政说起:
    公元前47年,秦王嬴政年仅1岁即位,华阳太后、吕不韦辅理王国朝政。
    前8年(秦王政九年)四月,二十二岁的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时,嫪毐发动叛乱,旋即平定;并免去吕不韦相国职位,幽禁赵太后。
    其实秦国这几年一直就没消停过,史载:
    前41年,秦始皇七年,彗星出现北方及南方,夏太后病死,蒙骛死
    前40年,秦始皇八年,嫪毐(laoai)封长信侯(以山阳和河西、太原作为封地),王弟长安君成蟜击赵,反,死屯留。
    前9年,秦始皇九年,彗星现整日,嫪毐为乱,战咸阳,处车裂之刑,门客流放去蜀,彗星复现。
    8秦始皇十年,相国吕不韦免,齐、赵王来会,置酒,太后返咸阳
    历史上关于嫪毐(laoai)的记载有以下几处,从篇幅和具体情节来看,记载的异乎寻常的详尽无比,十分可疑!
    庄襄王元年(前49年),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
    1、《史记?吕不韦列传》: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yin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太后闻,果欲私得之。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韦又阴谓太后曰:“可事诈腐,则得给事中。”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太史公曰:不韦及嫪毐贵,封号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遂灭其宗。
    、《史记?秦始皇本纪》: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九年,彗星见,或竟天。攻魏垣、蒲阳。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馀家。
    、《战国策?魏策四》:秦攻魏急。或谓魏王曰:“弃之不如用之之易也,死之不如弃之之易也。能弃之弗能用之,能死之弗能弃之,此人之大过也。今王亡地数百里,亡城数十,而国患不解,是王弃之,非用之也。今秦之强也,天下无敌,而魏之弱也甚,而王以是质秦,王又能死而弗能弃之,此重过也。今王能用臣之计,亏地不足以伤国,卑体不足以苦身,解患而怨报。
    “秦自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挽者,故毕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虽至于门闾之下,廊庙之上,欲之如是也。今王割地以赂秦,以为嫪毐功;卑体以尊秦,以因嫪毐。王以国赞嫪毐,以嫪毐胜矣。王以国赞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于骨髓,王之交最为天下上矣。秦、魏百相交也,百相欺也。今由嫪氏善秦而交为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嫪氏?天下必舍吕氏而从嫪氏,则王之怨报矣。”
    4、《说苑?正谏》: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封以为长信侯,为生两子。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所与斗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毐惧诛,因作乱,战咸阳宫。毐败,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从蒺藜其脊肉,干四肢而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
    其他的包括《东周列国志》、《前汉演义》等文艺作品中的记载,就都属于照搬以上的说法了。
    先不说近乎戏谑性的惊悚、**描述,但就逻辑分析,这里面的悬疑也颇多:
    其一,政治分析:当时的秦国政坛,除了还在被辅导状态的秦王嬴政,最强力的人物有四个:相国吕不韦(赵国和赢姓贵族混合利益集团的代理人)、华阳太后、御史大夫昌平君、太尉昌文君,后三个人代表着楚国利益集团。而韩后代表的韩国利益集团,在亲生儿子的成蟜死后就分崩离析了。嫪毐又代表哪国的势力?他能超越吕不韦,代表赵国利益吗?
    那么嫪毐被封为长信侯(相国吕不韦是文信侯,嫪毐居然能和他平级?),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且事无小大皆决于嫪毐,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而又说嫪毐原本的身份是吕不韦从赵国带来的家奴、“假太监”,那么嫪毐是谁封的?谁给他那样大权力?真正大权在握的人哪去了?十分的不合理!
    上面的《战国策?魏策四》中提到:秦自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挽者,故毕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虽至于门闾之下,廊庙之上,犹之如是也。今王割地以赂秦,以为嫪毐功,卑体以尊秦,以因嫪毐。王以国赞嫪氏,以嫪毐胜矣。王以国赞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于骨髓,王之交最为天下上矣。……今由嫪氏善秦,而交为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嫪氏?天下必舍吕氏而从嫪氏,则王之怨必报矣。
    这段记载说,当今秦国国内,从政府到民间,从官员到百姓,大体分成两派,或者站在嫪毐一方,或者站在吕不韦一方。如果魏国依附嫪毐一边,割地送给秦国,屈身尊礼秦国,这些都通过嫪毐上达,作为嫪毐的功劳,嫪毐就胜过吕不韦了。如此一来,帝太后必定深深地感谢魏国,魏国与秦国的关系就会在各国之上了。如此一来,天下也必定舍弃吕不韦而跟从嫪毐了。
    秦王嬴政都还没有亲政,嫪毐的势力居然能力压吕不韦、华阳太后、昌文君、昌平君?假的可笑!
    其二,情理分析:赵太后是个苦命的人,守寡多年,儿子要当君王了,一时感觉活得窝囊,想享受享受男女欢爱之情,与他人(也许是嫪毐)私通,甚至不小心怀孕生了孩子,只好搬到离咸阳00多里的雍城行宫(这里是秦国先祖最早的国都)居住。就先当这些都合理,但是,隐瞒是不可能的----已经快0岁的嬴政瞒不过,吕不韦、华阳太后等人眼线密布,又如何能瞒天过海?甚至可笑到大臣们都知道,就剩君王自己不知道,直到不小心撞破奸情,才揭开盖子,一怒之下“棒杀二弟”、“囚禁赵后”、“屠杀7位劝谏者”?!这种情节纯属臆造。
    其三,嫪毐叛乱的手段分析:据说嫪毐煽动起来造反的是雍城宫中的一群护卫、太监(这些人恐怕秦王自己就能杀光!),还有咸阳王宫里秦王的侍从内史肆左、弋竭两个人,这批人居然敢光天化日之下、张张扬扬去杀害筹备亲政大典的君王,而且正巧秦王的庞大卫队,都四天了还没有赶到君王身边。连个投毒、暗杀、诱杀都不会?这也太巧了吧?
    王国设置的官员有丞相、太傅、内史、中尉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其中只有丞相由朝廷任命,内史等官均由诸侯王自己任命,内史仅次于丞相。秦王的侍从内史肆左、弋竭两个人也是文官,居然能拿自己已经很高贵的地位,去做毫无意义的赌博?难道他们真就不知道秦国的律法和军队的强悍?难道他们真就不知道秦国的大权掌握在谁手里?
    内史掌管王的八种权柄的运用之法,以告教王治驭群臣,即:一是授予爵位,二是授予俸禄,三是废黜官职,四是安置官职,五是诛杀,六是赦免死罪,七是赐予,八是剥夺。执掌国法和国家政令的副本,受纳并考察各地会计文书。掌管依尊卑次序安排群臣奏事,接受群臣的谋议转告给君王,听断处置。凡四方奏事的文书,由内史读给王听。王制定俸禄,就帮助王撰定文辞。当王有所赏赐时也这样做。内史负责书写王的命令,接着便抄写命令的副本加以保存,相当于今天的政府办公厅主任。
    秦国设置两名内史,一次性全杀了,是杀人灭口吗?他们究竟给嫪毐传达的是什么样的君王命令呢?
    其四,对于真相的猜测:1、嫪毐此人根本就不存在,或者仅仅是个默默无闻的太后面首。史书上假说的目的就是为了抹黑秦朝,宣扬大汉政权的合理性。、假设叛乱是真,嫪毐事件很可能是一次普通的民暴或士卒哗变,军事政变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在当时严苛的秦国律法下,一个家族要煽动、组织起意在推翻王庭的政变,绝无可能。、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谋杀!目的是建立君王的权威。
    所以,我们干脆就跳过这个不清不楚、糊里糊涂的章节,继续往下面进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