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一章、各有苦衷
    吃完,大家坐着吸烟,等着结账。
    这钱由老卓先垫着,他们都有夜餐补助的,到发工资时,再算总了扣除。
    而且他们罚没的资金里,会截留一部分,算作活动经费。
    这笔钱当然是糊涂账,丁春秋等先入行的人心知肚明,只不过都心照不宣,因为老卓过几天就会给他们丢一两包好烟,或者购物卡代购券之类。
    刚要起身,突然听到临桌大声吵嚷,似乎在吵架。
    老卓爱看热闹,所以又坐下去了,他的表情像古罗马的权贵们坐在隔着栅栏的竞技场的嘉宾席上,事不关己,一种悠远的观赏的态度。
    静听一会儿,原来不是吵架,只是有人在作不平之鸣。
    于永乐对面的一个中年男人,也许喝高了,酒精作用烘出的脸红似斗鸡的冠,正在骂他的儿子。
    从他一发不可收的怒气里,喋喋不休的牢骚中,大家知道他的儿子好吃懒做,沉迷网络游戏,每天足不出户,可以一个星期不下楼的。
    “每次回到家,听见他房间里电脑乒乒乓乓的声音,我就恨不能一脚把门踹开,拿刀砍死他。”
    和他同桌的人知道他说气话,并不劝他息怒,反而哈哈大笑不止。
    老卓听到这里,愤然离开。
    隔桌男人吐的牢骚,正好刺痛他的心病,无意中听到的这番牢骚话,反而让他有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慨。
    他也有同样的苦恼,他的儿子一样好吃懒做。和斗鸡冠的儿子宅男作风不同,他的儿子倒不恋家,这是让他欣慰的地方,不过隔三差五就向家里要钱。
    去年大学毕业后,不屑当工薪族,要自己打造一片新天地。
    孩子有志创业,做父母的当然举双手赞成,投了一笔钱让他和人合伙在市里开了一家劳务咨询公司。
    公司开了几个月,没能帮人介绍生意,反而把家里的积蓄咨询殆尽。
    老卓想不通,决定来个突袭检查,一瞧究竟,看儿子开的公司经营到底如何惨淡。
    一天他单枪匹马,开车直杀到楼下,叫了好半天才开门,公司里匆忙间打扫的卫生,地板都是湿的,墙角堆积的酒瓶子没来得及毁尸灭迹。
    出门前他老婆一再要他保证,不管怎样,如今儿子大了,先前打骂那一套做法已经行不通。
    可是他无法控制自己勃然变色的脸。
    前段时间刚把于永乐招至麾下,灵光一现,仿佛迷航的人突然看到太阳,心想把儿子送去参军,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并不希望他在部队能有多大的作为,经过两年的锻炼,能够改掉坏毛病,也是好的。于是向于永乐询问入伍的政策待遇。
    于永乐听他动机如此,叫他省了心罢,强扭的瓜不甜,就算体检政审过关,像他儿子这种状况,根本吃不消部队艰苦辛苦枯苦的生活,两年太久,说不定两个月就被中退回来。
    老卓略显失望地说:“都说部队是熔炉,一块铁进去,变成钢出来。我就不信到里面,天天有人看着管着,打着骂着,还能由他怎么样。”
    于永乐当时没顾虑到上下级关系,实话告诉说:“那也要看它是块什么料。是块生铁,出来时当然会变成钢,是块石头就是生石灰,如果是根木头,根本出不来,已经被烧成灰,化成烟了。”
    转眼已经到了七月份。
    谭志成每天给人送酒送货,渐渐感到烦腻了。
    这些日子,辛苦自不必说,别人免费赠送的冷眼冷言,带回家中,正是天然的避暑降温的好材料,夜里都不用开空调睡觉的。
    这尚可置之不顾,只是这份工作收获不到半点成就感,抬头举目,雨雾迷茫,和自己预定的目标相去甚远。
    每想及此,不免喟然叹气,庸庸碌碌非我志,下决心辞职不干。
    老板碍于熟人的情面,把剩下的那半个月工钱结给他了。
    他和已经退伍的战友通过电话,得知陕甘一带的水果物美价廉。
    上次贸然出去,铩羽归来,为避免重蹈覆辙,经过再三求证,数次推演,最后得出结论:有利可图。
    于永乐听了谭志成的计划,突然想起去年退伍前赵不识的话,觉得这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他对现在的工作,也不是很满意的,靠领这点工资,勉强能够糊口,发家致富就不行。
    有固定工作的人,一般都会揽点副业。
    胖头陀就给他老婆找了个报刊亭,卖报纸、纯净水、充值卡之类,当然主要还是经售彩票资料。
    丁春秋也在自家楼下摆了个简易摊位卖凉茶,招牌上大书“三代祖传秘方”,俨然老字号,宣称具有降火化痰祛瘀通便发汗等多重功效。
    卓队长出名不出力,跟别人合伙做木材生意。这听起来是有点滑稽,现实中监守自盗的例子,恐怕不在少数。
    谭志成问于永乐是否有意。
    偏偏那几天忙得很,请不了假,何况他也在打小算盘,让老谭先吃螃蟹,若真的有搞头,自己再下决心入伙。
    首站选西安,谭志成和一个合伙人叫岳健民,进了一车苹果、坚果回来,倒手之后,除去运费成本,净赚一万余元。
    前后不过十来天时间,可抵打工近半年的收入。
    于永乐听了,生津垂涎,问何时跑下一趟。
    谭志成说跑长途太累了,总得休息几天,答应下次一定叫上他。赚钱的生意,让人平白分去一杯羹,看上去是有点傻气。
    谭志成也有自己的小九九,生意场上的事,阴晴无常,沉浮瞬间,自己终究还嫩了些,缺乏经验,多约一个人同行,客气的说法叫有福同享,刻薄的人一定会这么解释,这叫同担风险。
    这也是迁徙中的野牛过河,为什么总是成群结队的缘故。
    此后于永乐就和谭志成跑运输,三个人平均出资。
    有时候于永乐有事不能同去,他们拉货回来,转手之后,扣去出工的钱,再平分利润。
    于父于母得知永乐进了林业局,满心欢喜,后来听说儿子经常陕西、河南等地来回跑,更刮目相看。
    于母担心他到了外地,人地生疏,被人欺骗。于父就开明得多了,听了于永乐的报告,私下里自我安慰,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一个人要成长成人,须得经历些风雨磨难,小河里培养不出坚强的水手,随他去罢。
    一身难以兼顾,于永乐打算把现在的工作辞掉,况且每个月领的那些钱,渐渐地不入他的眼睛。
    罗绍恒叫他深思熟虑再作决定,说狡兔尚且三窟,做人做事,得学会给自己留条后路,有个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
    人生路上,得给“万一”留个位置,把后路堵死了,破釜沉舟,看似勇气可嘉,其实是不明智的。
    “过去有的人下海了,还停薪留职。反正你在里面挂个名,又不是什么负担。”于永乐的辞职电话才没有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