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5页
    明安跟汾州不同,汾州的话跟京师的很接近,加上叶六郎又是在祈阳长大的,在寨子里都是说京话,所以月娘他们适应的很快。
    但明安的口音却跟祈阳差的太远了,加上铃儿说话又小声,一般没人有那耐心去细琢磨她在说什么。
    于是,几人便决定先教铃儿刺绣,边让她慢慢把家乡口音给改掉,再把人送绣庄里去。
    而刺绣却是铃儿主动提出来要学的,大约是觉得这种不必动口舌只需埋头苦干的事情很适合自己。
    正文、143:众志成城
    她学的也的确很卖力,看那样子是十分的专注,八成是都没有听见月娘她们在闲聊些什么。
    听说了吗,城外又新添了几个大粥棚,还加了好多馒头跟咸菜呢。李方氏指点了铃儿几句,见她走针准确了,才转头跟月娘和落银说道。
    添了粥棚?月娘讶异地道:前日里不还听人说朝廷打算不管他们了吗
    月娘说后半句的时候声音放得很低,虽然是在自己家里,但还是对这种事情比较忌惮的,关于朝廷的事情,许多都是他们可以做,但你,不能说,更不能指点。
    当今圣上只顾自己行乐,灾民都跑到京师来了,他还怡然自得的,毫不在意,一抬眼皮子轻飘飘地将事情丢给了大臣们,连句开国库的话都没有,所以这些银子都是官员们兑出来的,当然,他们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以此当做借口一层一层地往下剥削,到最后呢,还是得剥削到老百姓身上。
    对于这位皇上,大家真不知道是不是该抚掌夸他一句心性好看得开,不受外界干扰,实乃是一位有主见的旷世明君
    所以月娘在听到说又加了粥棚,才会那么的意外。
    落银也觉得有些奇怪。
    那是徐家茶庄出钱开设的!李方氏看出娘俩的疑惑,出声道。
    徐家茶庄?月娘瞪大了眼睛,道:那岂不是徐公子拿的主意吗?
    可不是吗,今早儿我出去买菜的时候。就听外头的人在那说呢,都夸赞徐公子宅心仁厚,简直是活佛转世。李方氏说着说着,不由就啧啧道:那么大的几个粥棚。又那么多的馒头咸菜少说也有千把人等着吃呢吧,那些灾民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掉的,这开销可不小啊
    落银闻言微微一笑,没有加入讨论。
    徐折清这举动倒是挺超前的。就跟现代的大企业做慈善一样,九成是为了博一个好名声,只有一成是真心的想做慈善。
    当然,更多是连一成都没有的,如果让他们不暴露任何风声的捐出去,你看他们还肯不肯干。
    而且,有徐家茶庄开了头,只怕凤家茶庄也要有行动了,其它的行业巨头说不定也会加入进去。
    落银忍不住在心里感慨。皇上真的有福气。青国出了徐折清这么一位有头脑的商人。为他解忧于无形之中。
    月娘她们则是跟普通的百姓一样,哪里会像落银这样想的那么多,只说道:是啊。徐公子也真的是难见一见的大好人,人都说越有钱的越守财。我看徐公子就不是。月娘对徐折清的印象是越来越好了,甚至都开始带上了几分崇敬。
    看吧,徐折清的目的可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么,他不需要出来多说什么,只需要把风声放出去,便有千千万万的人站出来说他的好。
    落银不禁笑了笑。
    她不反感这种商业模式,毕竟是可以双赢的,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商家的名声被镀上了一层金,又让大众觉得人世间充满了爱与关怀,多好啊。
    如同月娘所言,徐折清是不守财,但徐家有个守财的,并且没远见的。
    此刻徐朗之坐在厅中,脸色气的涨红。
    他看他这个儿子是真的傻到家了,无缘无故地搞什么施粥!
    京城那么多的商号,那么多的有钱人都对此事置之不理,他做什么出头鸟?这可是朝廷的事情,他们不过是商人,掺和个什么劲儿!
    救那些灾民有什么用?难道还指望着他们将来能知恩图报不成!他们能活几天还不知道
    这粥一旦开始施便是不能停的,你做好事人家觉得理所当然,但你做到一半不做了便会有人跳出来骂你!这世道就是这样!
    这没个尽头的,得填进去多少银子啊!
    徐朗之觉得要把一堆堆白花花的银子这么不求回报的送出去,简直浑身都疼的受不了。
    这都是一滴一点挣回来的,徐折清他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这可都是他跟父辈辛辛苦苦赚来的!
    很明显,徐朗之从来不曾觉得自己经营茶庄的时候,许多举措给徐家茶庄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他只知道,自己摊上了一个没有眼光的爹,硬要将茶庄交给这个不让他省心的儿子!
    而且他之所以如此生气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施粥的事情徐折清连跟他打声招呼都没有打,还是他跟好友下棋,听得别人夸赞他儿子此举实在可敬,他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
    他虽然已经无权过问徐家茶庄的经营,但他好歹还是堂堂一家之主!
    自家做了这样的好事,他竟然要从外人那里听来,还有比这更加讽刺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