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老孟家就孟老太、孟老爷子不上班,俩人就得做一家人的饭菜,说不好还得洗一家人的衣服。
老太太老脸垮塌下来,连忙话锋一转,我老了,做这么一大家的饭菜,力不从心,不像封晴年轻,做饭是小事,再说我老了,吃饭要求简单,做不到你们年轻人心上。
分开吃饭吧,你们各吃各的,我和你爸带着你们的弟弟吃饭,你们就自己开灶吃饭吧。
老太太决定各管各的,谁也休想让她自己和封晴以前那样做一家子的饭,洗一家子的衣服。
第218章 租房纠纷
孟山和哥哥当场麻溜的同意了。
老太太要求俩结婚的儿子一家一个月给10块钱,俩人怕老娘后悔似的,立马拿了一年的钱直接塞老娘手里。
因为哥俩的媳妇都不愿意吃大锅饭了,孟山的嫂子即便不做饭,也不想吃封晴做得没油水的大锅饭了,宁愿自己动手吃得舒心点,也想一家人吃好点。
封爸封妈一瞧,就这样解决了?
也松了口气。
原本看样子,孟老太拿的架势是要吵上一吵的。
以此告诉老封家人你们妄想参合我们孟家的事,你算老几?
封晴松了口气,想着还是弟媳妇揣测的对,至于最小的儿子才不到两岁,那就克服克服。
要是婆婆不给看孩子,找个邻居白天帮忙带孩子,一个月给五块钱就有人乐颠颠的帮忙,自己是真得不愿意干一家人的老妈子了,没人说好,只剩下一堆不是。
而弟媳妇,以后还是别找她的麻烦,看起来是个精明能干的,能让家里人都说好,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别得罪人家比较好。
哪里跟自己似的,天天跟个老妈子似的,老孟家也没人说自己好,女人还是要自食其力才行。
你瞅瞅,一说能挣钱,啥事都好商量了。
接着,封家带着三个小家伙,和沈小园一起进驻京都。
封爸自嘲道:以后我就成孤家寡人了,就连儿子也比我强,儿子每个月有一半时间都在京都呢!
封爸在供销社其实是有前途的,乡供销社的老主任今年夏天就退休了,而论资历和能力,供销社主任这个位置,封爸志在必得。
要知道乡供销社的一把手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所以封爸最近表现的很积极,什么都抢着干,为的就是要弄个一把手给家里人看看,自己是人中龙凤啊。
而沈冰月终于如愿的把三个小家伙接到了京都。
虽然上半年仍旧没打算让孩子上幼儿园,只是适应一下京都的环境,但足够让沈冰月心旷神怡。
让小家伙们开心地跳脚。
而沈小园,沈冰月也早早的为她安排好上职业培训,周一、周三晚上18:0020:00,周天全天,学习会计知识。
沈小园很开心,这个机会对沈小园来说也是很难得的。
学费都由沈冰月承担,沈冰月还带着沈小园在京都买了好几件应季的成衣。
17岁的沈小园坐在教室里上课,觉得自己的世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封国栋把小院中央的大缸里放上了活鱼,保证家里每天都有新鲜的鱼吃。
在家里也用熟料袋技术种了点平菇和香菇、金针菇,这样什么时候想吃,就有新鲜的。
而作为一个水果之乡来京都的人家,靠着赵运达实验室的诸多新品种,封家不缺应季的水果。
封国栋负责开拓京都的市场,总是会准备些好茶叶,家乡的新鲜水果,为了攻克客户嘛,所以今年封家吃喝上,是很丰盛的。
小家伙们在京都待了两个月后就有了新朋友。
四合院周围的邻居在春日里,晌午吃完饭,老人会带着孙子孙女在小巷子里玩耍。
一来二去,封妈就找到了几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奶奶辈的聊天,都是带孩子的。
老人嘛,也要找个组织聊聊天啥的。
老人聊天的话题就是家里的鸡毛蒜皮的事情。
这天晌午吃完饭,等小家伙们睡午觉起床后,封妈和沈小园又带着三个小家伙到小巷子里玩。
封妈继续和几个中老年妇女聊天。
快50岁的黄婶带着三岁的小孙子,亲热地说道:你们这个小院子可是个好地方,你瞅瞅我们住的小院子都是好几家人一起住在一起,你咋不想着租一部分房子,能挣点租金呢?
封妈下意识的接话:家里人多,儿子儿媳妇、还有我闺女,三个孙子辈的,还有小园也要住,卧房只有四间,没有地方租给别人了。
60岁的赵大娘往封家的小院子溜了眼,一脸羡慕:从外面看,里面看着就挺好,不像我家的房子,虽然是自己的,但只有两间房,小院里乱搭乱建的,让俺们也进去参观参观呗!
封妈这个人,为人和善,在家里的时候,邻居间串门的多,封妈自己也爱串门。
现在见俩人这么说,都是看孩子的,小家伙们在一起玩得也很好,于是就带着俩人去参观了一番小四合院,小巷子还有两名老妇人也就跟着过去。
大家看着宽敞的四合院,古色古香,加上东厢房沈冰月特地保留了书房。
书房里还有茶桌,挂上几副字帖,房间里有的地方,恰到好处的挂上一幅国画,更增添了一番别致的美感,既不奢华又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