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郎君不多过问,就带我来你府上,是因为已经猜到我是谁了吗?”
阿楚声音不大,但咬字很清晰,她一边说一边注视着面前匀称高挑的背影。
荀彧停了下来。阿楚刚刚开口,他便转过身,低头对上阿楚清澈的杏眼。
等到阿楚说完,他才露出了礼貌的微笑,轻声细语地回答:
“不其侯与叔父乃至交好友,彧自当认得小女郎。”
好吧。阿楚泄气了,她还以为至少可以瞒到与荀爽会面的。
不过,她此前一直待在琅琊,回雒阳也是今日的事情,可无论是蔡琰还是荀彧,似乎都对她的出现不太惊讶……看来高望议亲这件事,在雒阳士族中传播不小,连带着她近日为此回到父母身边都被猜了个明白。
阿楚思绪几转,表面却不动声色。她眨了眨眼,又问:“那,郎君现在是要引我见慈明先生吗?”
“是。前面就是叔父的书房了,女郎不是要拜访他么?”
阿楚笑了。她上前一步,对荀彧补上了方才欠下的一礼,朝他低头拱手:
“原本是想与慈明先生见一面的。
可是现在呢,我更加想和荀郎君聊一聊。郎君现在有空吗?”
荀彧愣了愣,对阿楚露出了无奈的笑容:“女郎若想与彧聊天,彧也不好拒绝呀。”
阿楚本以为他会是沉稳持重的性格,没想到居然也会开玩笑,心里反倒没有那么紧张了。她跳上前,拉近与荀彧的距离,站在他跟前,笑嘻嘻地仰起头:
“那就请郎君带我去啦!”
“好。”
荀彧的书房与他给人的感觉一致,整洁又清爽,空气中弥漫着特殊的香气。
不知是否和年幼的高烧有关,阿楚如今嗅觉不大好。平日里影响似乎不大……可是到了荀府,就显得有些明显了。
阿楚在室外时还不觉有异,一到了封闭空间,整个人便受到了汉代熏香的洗礼,荀彧身上的香气与内室所熏的似乎是两种不同的香,只是阿楚对香草了解甚少,只勉强嗅出其中一种是沉香,其他实在是猜不出来了。
两种不同的香气混杂在一起,一轻一重,融合交织又分离,让她有些不适应,阿楚不由皱了皱鼻子。
“女郎,这里请坐吧。”
阿楚点点头。她现在鼻子发痒,有点说不出话来,一边落座,一边又忍不住抬手蹭了蹭鼻尖。
荀彧朝她看了一眼,好像意识到了什么,脚步一顿,朝向木榻的脚步拐了个弯,走向了窗边。
此时正是日中时刻,还不到两点,太阳正好。暖融融的日光从整齐排列的菱形窗格中洒下来,连空气中漂浮的尘埃都被照得干净。
阿楚目不转睛地盯着荀彧,看见他从置物架上取下一把铁制剪刀,缓步走到窗下低矮的木柜边。
柜上铜制雕花的博山香炉正散发着袅袅烟雾,荀彧轻轻掀开炉盖,挽起袖,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腕。那只指节分明的、士族少年的手,握住深色的小剪,驾轻就熟地剪下一段香芯,便又盖上了镂花炉顶。
香炉上方的余烟又飘了些许,很快便淡了,荀彧又低头检查了一遍,确认香的确灭了,才放下剪刀,又坐回对面的榻上。
“多谢荀郎君,”阿楚真心实意地为荀彧的妥帖感到叹服,“您真是是个好人。”
“……”荀彧笑着摇摇头,对这张从天而降的好人卡不做回应,“好了,女郎找彧,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荀彧的确不愧对他远扬在外“伟美有仪容”的名声,相貌属实出众。阿楚一抬眼,看见他大半张脸都沐浴在阳光之下,整个人都在发光,自己也不由地挺直了腰背,好显得不那么随意。
阿楚开门见山:
“郎君也知道,我是伏家唯一的女儿。阿楚自幼被养在从叔家,乃是因为诞生时天有异象,流言四起。离开帝都,也是为了保全自己与家族,不得已而为之。”
荀彧点头。这件事到后来也没有引起太大风浪,但是当年在雒阳的贵族却大都听说过,不知究竟是谁刮起的风,荀爽曾一度猜测是否有人在暗中针对伏氏。
“只是荀郎君或许没有听说,我落地第三日便得了热病,病发一旬不止还未见好。
“离京时又为了避人耳目,只能草草收拾,带着少量物资出发,连煎药的材料都要医工带着部曲、乳母去寻。
“那时抱我的婢女,常常一个人躲在马车里流泪,担忧我过早夭折。
“后来我又听叔父提起过,父亲因送走了我而遭受了很大的非议。
“传言虽起却无实质伤害,因此人们以为他听信流言送我离开,是怯懦怕事,也是对母亲只生女儿而不满,以为父亲难以辨别是非。”
荀彧只是安静地听着她讲述。阿楚出生时,他自己也不过七岁,远在颍川,只隐约听说过侄子荀攸是跟着伏家车队回来的,可具体情况,的确是不清楚的。
阿楚见他反应不显,又开口道:
“荀郎君以为,这样的情况,被送离家中是保全了自己吗?在这之后,我家放言送走独女,关于我的传言是逐渐消失了,可伏家苛待嫡女的言论又兴起了,这是保全了家族吗?
“当人们想通过一种方法来保护自己时,就可能有另一种新的方法伤害到他,不是吗?”
阿楚说着,抬眼去看荀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