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5页
    夫妻俩促膝长谈时吕太医造访,近日皇帝又患病了,仍召他去诊治。柳竹秋正想找他询问朱昀曦的病情,见他面色怛然,心一下子提到嗓眼。
    吕太医自称思量了数月之久,直到这次圣疾发作才决定向她坦白。
    “陛下自去秋中毒,又被前太医院那些罪人摧残多时,元气耗损过度,全仗他先天强健方能扛过一劫,但寿数已然大大折损。此后即便精心保养,时时调治也顶多活到不惑之年。”
    换言之,朱昀曦最多只剩十年寿命。
    事关重大,他迫于医者和臣子的指责不敢再隐瞒,让柳竹秋这个集权宠于一身的重臣拿主意。
    柳竹秋怔愣半晌,镇定地嘱咐他严守口风,不得再向任何人透露。
    陈尚志在屏风后听到秘密,待吕太医去后赶忙来到妻子身边,只见柳竹秋神色木讷,仿佛迷雾围困的船只异常彷徨。
    “季瑶,你打算告诉皇上?”
    “……不,万一他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就此荒淫堕落,臣民岂不会遭殃?”
    柳竹秋喃喃解释不能说的理由,心里默念着:“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⑥”,想借此修筑心防,可崩溃犹如榱毁栋折,霎时在胸口蹂、躏出血泊,她没有过渡地失声痛哭:“他那么信任我,毫无保留为我付出。我却连最起码的同情都不能给他。”
    陈尚志难过安慰:“你是为大局着想,情非得已。”
    柳竹秋摇头,无限愧疚地吐露一桩隐情:“我怕陛下反悔抢走瑜儿,每次喂奶前都用糖浆涂抹乳、头,让瑜儿只吃我的奶。陛下已对我坦诚相待,而我依然时刻防备算计,就因为他是皇帝……”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点尾声,放明天吧,我也很舍不得跟故事里的人物说再见
    ①仪宾,是明朝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夫婿的封号。
    ②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三师”;还有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称为“三少”。
    ③出自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④一品文官补子上是仙鹤。
    ⑤鱼鳞册一般指鱼鳞图册。鱼鳞册,又称鱼鳞图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丈量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黄册一般指赋役黄册。
    ⑥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
    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结章
    暖日照上林,莺啭春风酥。
    一支盔明甲亮的卫队簇拥荥阳君的车驾驰向西苑,十一岁的柳璎趁母亲与随行的主簿计议政务,偷偷取出藏在袖子里的小册子翻看。
    这本册子是父亲从广州寄来的,内容翻译自大弗朗机国①传教士撰写的海上探险笔记。
    文中的探险家名叫“哥伦布”,他于十五年前奉弗朗机女王之命出海,在遥远的大洋尽头发现一块崭新的大陆。
    该大陆物产丰富,盛产黄金白银,还有许多新奇的动植物,以及拥有古老文明的神秘土著。
    柳璎被书中光怪陆离的内容深深吸引,这两天废寝忘食阅读。
    父亲在信中说翻译本书的传教士与他交情颇好,她真想马上见到此人,当面请教书中语焉不详的部分。
    柳竹秋偶然扭头见女儿入迷看书,伸手遮住书页,含笑责备:“璎儿,乘车时不可看书,会坏眼睛的。”
    柳璎嬉笑着收起小册子,乖乖端坐。
    快到西苑了,柳竹秋再次叮嘱她:“待会儿见了陛下你该如何称呼他?”
    柳璎笑容消失了,有些别扭地垂下眼帘。
    柳竹秋教导:“陛下认你做了义女,又赐你‘静安公主’的封号,你见了他最好跟长乐公主一样,称他做父皇。”
    柳璎很不乐意。
    他们一家深受皇恩,母亲杖节把钺,父亲受封侯爵,弟弟柳瑜三岁便获赐锦衣卫千户,入东宫做太子伴读,门庭显赫。
    她自幼出入宫闱,也很敬爱拿她当女儿般宠爱的皇帝,但近来受一则流言影响,心中起了芥蒂。
    家里有奴仆议论她和弟弟都是今上的私生子。
    嚼舌根的奴仆已被管家撵走了,可她无法释怀,加之前不久皇帝下旨赐她公主封号,倒像佐证了谣言,教她不知如何面对皇上了。
    柳竹秋猜到她的小心思,前阵子她去宣府会见金海桐,磋商两国边贸条约,没能在女儿身边开导。以前和陈尚志说好,等孩子们长大会向他们交代各自的身世,当下为他们着想还得瞒着。
    她慈爱地替柳璎插绑好略见松动的头绳,哄道:“你乖乖听话,母亲便答应送你去广州跟你父亲住一年。”
    四年前朝廷开放海禁,遭到靠走私垄断海上贸易的南方大士绅集团抵制。
    这些人不惜伙同倭寇在沿海烧杀劫掠,妄图阻止开禁。
    何玿微临危受命出任浙江巡抚,率军抗倭。
    其妻邓云芝招募义勇协同作战,连站连捷,战果竟超过了正规军,最终荣膺定远将军,出任宁波卫指挥使,成为本朝开国第一位女将领,从何玿微的贤内助转为事业伙伴。
    靠他们夫妻出力,东南至福建沿海海域治安得以稳固,民间海上商贸迅速繁荣,现已成为当地主要税收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