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宅是喜事临门。
皇城内,东宫中却是气氛不太好。太子妃吕氏病了,一直没见起色。在拖拉着一个月后,太子妃吕氏病逝。
吕氏病逝,皇太孙司马瞻守孝。他与余氏女的婚事自然是延后。
因着皇太孙这儿要守孝,乾元帝没心思再安排大选。至于那些到了年纪,应该赐婚的皇孙们,这一回也得跟着兄长司马瞻一样的担搁三年。
光禄寺又是忙碌起来。因着太子妃吕氏的身后事宜。
在太子妃吕氏的葬礼结束后,乾元帝让诸皇子就藩。北疆的藩王回北疆,南边就藩的藩王也是一一去就藩。
桂王自然是带着女眷去南方,这一去,那是真的再难以归来。
于是杜家人是舍不得杜婉婉去南边,也只能备上离别的赠礼,那是依依不舍的瞧着桂王府的大队人马南下。
诸王就藩。
秦王离开了,忠勇侯朱弘明这里被闪一回。他当初在秦王夺嫡一事上,他真不上心。只是被秦王司马松拿着把柄,他不得不插手一回。
如今秦王一离开,忠勇侯朱弘明觉得浑身轻松起来。朱弘明如今更注意的便是侯府的下一辈。像是如今在官场上已经开始渐渐展露头角的朱佑禛、朱佑礽。这一对堂兄弟都是能干人,在朱弘明的眼中,他二人自然能撑起朱氏一族的未来。
只是让朱弘明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秦王拿到了调令,因着秦藩缺官,朱佑禛、朱佑礽一起被调往秦藩。
当然秦王也给着甜头,让朱佑禛、朱佑礽的官位是上升一级。如今兄弟二人是从四品的武官。
哪怕朱佑禛、朱佑礽没拿着正职,做副贰,那也是了不得的成绩。这等事情瞧着是甜头,忠勇侯朱弘明更觉得像是秦王在拿捏人质。
只是朝廷的调令下来了,还是突然而来的。让忠勇侯朱弘明是没一个反映的时间。
忠勇侯府。
庆熙堂中,太夫人魏氏与儿子朱弘明在商量这一回的调令一事。她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弘明,这里头你得注意一回。
母亲,儿子明白您的担忧。只是木已成舟,儿子哪怕想改,一时间也没法子更改调令。只能后面想一想法子。便是泰山大人那里也是回我一纸书信,只道此事怕不简单。朱弘明也是担忧朱佑禛、朱佑礽的情况。
北地缺官,这是事实。
可朱佑禛、朱佑礽调过去,他二人又不是什么老手。难不成真缺年轻人的闯劲?忠勇侯朱弘明是不太相信的。
侯府有些好手,你多安排到佑禛、佑礽的身边。他们身边不能缺着心腹。只盼着早些让他们调回京都。秦藩北地在边疆,那里虽是升官容易,却也是我这心头的伤心地儿。太夫人魏氏想到朱侯爷和朱世子。
在北地,太夫人失去丈夫和嫡长子。这些年过去了,她觉得回忆过往,她还是伤怀的很。
忠勇侯朱弘明一听母亲的话,他是应下来。他道:母亲,侯府的下一辈全在佑禛、佑礽的身上。我自是会想法子多方周全他二人。只是朱弘明没讲的便是武官想升职,有时候确实有风险。
文官升职,那是官场上厮杀。武官就是更直接,除着家世背景外,那得有功勋。功勋哪儿来,战场上来的最快捷。只不过就是命在搏着前程与富贵。
忠勇侯府的事儿,自然很快传到司徒宅。
司徒佑淇还是得着爹娘的盘问。司徒弘光说道:佑淇,你也瞧着了,你的堂兄们都要去北地,辞别爹娘与妻儿。你往后想走武举之路,这等事情你也要经历的。那是亲人难在身边。外头的风霜烈的很,可不会像家中一般的温馨。
家人会忍你,让你,疼你,怜你,爱你。淇儿,你爹的话不是在吓唬你。北疆边地的日子不好过,那些武官的升职全是拿命在搏。你父亲的生父,你父亲的大哥,全都是折在北地。杜绵绵跟丈夫一样的态度,她想劝一劝儿子别走武举路。
实在是武举路,有一点考验她的心脏啊。
儿子不是考科举的料子。儿子学武上有一些天份。司徒佑淇实话实说,不是他想走武举路,而是天份天定。
他若是一个读书种子,司徒佑淇也觉得可以在科举场上搏一回。奈何天赋这等东西,那不是人能安排的。
爹,娘,淇弟已经长大了,他有自己的志向。想是在侯府的府学里,淇弟学着兵书战阵,粮道扎营,骑射功夫这一切武将需要学会的将门本领时。淇弟心头已经有自己的准备。司徒滢滢是了解这一个龙凤胎弟弟。这等时候,她替弟弟说出心里话。
杜绵绵听过女儿的话,她把目光搁到儿子司徒佑淇的面庞上。她问道:淇儿,真像你姐姐说的,你在兵书战阵,粮道扎营,骑射功夫这些事情上,你真是下足功夫,也觉得自己有天赋吗?
儿子觉得自己在武举一道上比着科举更有天赋。司徒佑淇肯定的回着自己的答案。
第95章
司徒佑淇是一心想走武举路, 哪怕杜绵绵和丈夫司徒弘光把里面的利害关系与难处跟儿子讲着好些回。奈何司徒佑淇就是不改初心。
杜绵绵也没奈何了。到底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亲儿子,她只能成全最方的一份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