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月没让傅青竹帮忙,就这么一寸一寸,慢慢地搜过去。
最终,真的让他找到了。
此时已经快要天亮,东方浮现鱼肚白,朝霞满天,一片血红。
燕山月和傅青竹一起坐在一棵枯树下,脚边就是一个地道的入口,盖板上面有枯草掩饰,简直毫无破绽。
傅青竹看着燕山月,既惊讶于他的精神坚韧,又惊讶于燕山月的敏锐。
本来傅青竹也在帮燕山月寻找,可到了后半夜,她就坚持不住了。
结果燕山月一个人用了半个晚上,真的找到了隐藏的地道。
简直就是奇迹。
跟在两人身后的太监也一脸惊叹。
他们是有修为的,都感觉精神不如燕山月,传说中读书人能养胸中浩然之气,也许燕山月就是这种心怀正义,大气坦荡的人吧。
当然了,两位太监都没想到,其实燕山月单纯是有修为而已。
休息片刻之后,燕山月从地上站起来,走进地道。
盖板下面是向下的台阶,下去之后是一条长长的地道,跟在两人身后的太监点起火折子,就能看到里面十分整齐,四壁平整。
这好像是个修建时间不短的建筑,但还是保存完好。
一路向前,走了很久之后,终于来到尽头。
无论是傅青竹还是身后两个太监,都可以确定,这出口恐怕是皇宫里面。
但燕山月清楚地知道,这已经不只是皇宫里面了。
就算在地下,他也能够依靠与星辰的联系确定方位。
现在四人所在的地方,就在贵妃宫殿下面。
燕山月上前走到盖板下面,伸手像敲门一样敲响盖板。
他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这么一直敲着。
直到盖板被突然打开。
出现在燕山月面前的是被锦衣卫团团包围的贵妃。
看到燕山月,贵妃发出一声夹杂着惊恐的愤怒尖叫。
“贼子!”
燕山月一脸平淡,就这么迎着锦衣卫的刀尖,慢慢走上台阶,来到地道外面。
他站在盖板旁边,伸手扶一下傅青竹,然后看看四周。
这里是贵妃宫殿里面。
而且是前面正殿中央。
谁能想到,宫殿之中,平整光滑,仿佛一体的地面下面,居然还藏着个地道。
但真正令人不敢细想的,是贵妃和这地道的关系。
现在的贵妃几乎已经失控了,她像是疯子一样对燕山月大吼大叫,一边跺脚一边指指点点。
燕山月完全无视,他慢悠悠走出宫殿。
从贵妃宫出来,殿前,宫门,是两道守卫。
站在宫门外,燕山月转身。
他看着站在宫殿前面的贵妃,无声地叹了口气。
傅青竹在他身边发出一声感叹:“真不可思议……”
燕山月点头。
这样看来,贵妃的嫌疑已经大到可以定罪的地步。
这样一条地道,她无论如何都无法解释。
至少现在看来,进入皇宫的密道只有这一条。
如果还有另一条的话,雨春来恐怕就要自裁谢罪了。
此时,燕山月身后一直沉默着的两位太监,终于主动开口。
“两位大人,现在该去上报陛下了。”
燕山月转身看着两位太监:“你们是想上报什么?”
两个太监对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请两位大人决断。”
燕山月点头。
看来这两个太监也很有压力。
万庆应该也是对他们有所要求。
说起来,这个案子的发生,本身就让万庆威严扫地,早点查清,总是好的。
但现在上报,就是针对贵妃了。
燕山月并不觉得现在就可以确定。
地道作为证据,并不足够。
整件事情还是充满疑点,比如燕山月格外在意的,贵妃听到的脚步声。
更何况,贵妃要是被当做幕后黑手,就要轮到青木社得意了。
燕山月又不是傻,钱水凉能那么早得到消息,甚至抢在所有人前面,东宫肯定是青木社掌握之中。
要是这次让青木社成了保住太子的大功臣,以后他们肯定又要势力大涨。
然而,这两位太监就是万庆的耳目,他们坚持,燕山月不能拒绝。
所以现在燕山月也只好点头。
他转身朝着万庆所在的宫殿走去,一边在心里想着,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然而想来想去,最后的结论是,这一条地道,根本就无法证明任何事情。
倒是贵妃宫殿的守卫,值得一查。
地道只有一条的话,进出就必须经过贵妃宫,宫女和贵妃没有太多警惕心,但守卫会有。
想清楚这些的时候,燕山月已经站在宫殿门前了。
走进去之后,万庆正坐在桌边,他显然没睡好,看上去精神萎靡,双眼血红。
但坐在旁边的钱水凉看上去倒是精神很好。
至于跪在房间一边的雨春来,他的姿势都和昨天一模一样,恐怕是动都没动过。
看到燕山月,万庆的表情十分怪异,惊讶下面,是厌恶和期待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混杂。
燕山月并不在意,只是拱手开口。
“昨夜我查到一条进出皇宫的密道……”
此话一出,万庆和钱水凉都愣住了。
这两个人都有同一个想法。
“好快!”
“怎么可能!”
只用一天一夜时间,就查到这种程度,简直就是非人的程度。
燕山月看到了两人的表情,却并不在意,只是继续说下去。
“一端在东南边宫门外,一端在贵妃宫殿前殿中。”
此话一出,万庆一脸阴沉。
钱水凉则是愣住了。
他脸上表情十分精彩,从茫然诧异,到惊怒交加,到义愤填膺。
然后钱水凉站起来跪在万庆面前:“陛下,天子家中自相残杀,是何等荒谬之事,您就这么看着吗!”
万庆一脸阴沉,一言不发。
钱水凉却完全没有停下的意思。
他跪在地上,挺直腰背,义正辞严。
“自古子女孝顺父母,父母慈爱子女,才是正道……”
接下来就是一大串大道理。
燕山月也是学过写科举文章的,听了叹为观止。
能把君臣父子的大道理和眼前现实结合得如此自然紧密,钱水凉不愧是曾经的传胪。